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羅馬尼亞媒體人士:羅馬尼亞應積極回應中方合作倡議

2017-06-22 15:58:4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羅馬尼亞記者訪問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並與羅馬尼亞語部主任吳敏合影留念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雪):應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聯合邀請,來自羅馬尼亞、匈牙利、塞爾維亞等中東歐16國的23名媒體記者于6月12日至20日訪問中國。在華期間,包括兩名羅馬尼亞記者在內的媒體代表團訪問了北京、上海和深圳,與中國媒體同行交流座談,參觀了具有代表性的旅遊景點,親身感受了中國文化魅力和中國經濟發展成果。

  兩名羅馬尼亞記者分別是來自《真理報》的八零後編輯奇普裏安·普勒亞舒和羅馬尼亞國家通訊社青年記者洛列塔娜·喬巴努。具有一百多年曆史的《真理報》是擁有報刊、雜誌、網站等多種媒體形態的出版集團,是羅馬尼亞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作為集團旗下《歷史》雜誌編輯的普勒亞舒第一次訪問中國,他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非常豐富,而羅馬尼亞應積極回應中方的合作倡議。他説:“代表團與中方交流的重要議題之一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羅馬尼亞國內有聲音認為,中國只想與某些國家例如波蘭、匈牙利等進行合作。通過此次訪華,我了解到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中方與所有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願望都非常強烈,而中東歐國家自己也應該有所作為,以回應中方的合作倡議。我認為,中國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而羅馬尼亞政府應該積極回應,這樣才能建立一種合作共贏的夥伴關係。”

羅馬尼亞記者在深圳廣電集團體驗虛擬演播室

  訪華期間,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深圳廣電集團和深圳報業集團,與中國同行就媒體轉型、媒體運營、節目製作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經驗交流。普勒亞舒認為,羅馬尼亞傳統媒體也面臨來自新媒體的挑戰,中國媒體的轉型經驗值得借鑒。他説:“我驚奇地發現,中國的新媒體發展異常迅速。羅中兩國在媒體發展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羅馬尼亞,紙媒同樣面臨來自新媒體的挑戰,很多報紙和期刊只是出於影響力而不是發行的需要而被保留下來。我看到深圳廣電集團開發了功能強大的新媒體采編播平臺,這種主動適應未來媒體發展的做法值得借鑒。”

  中東歐記者在滬深兩地還分別參觀了城市歷史和規劃展。在深圳博物館參觀期間,記者喬巴努還驚喜地發現了一件和羅馬尼亞有關的展品——一張羅馬尼亞代表團1985年參觀中航深圳工貿中心天馬微電子廠的照片。喬巴努表示,上海只用了20年時間就修建了700多公里地鐵令人驚嘆,而難能可貴的是上海和深圳的發展還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保持了平衡。她説:“我們在上海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參觀了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展覽以實物和蠟像的形式展現了上海近代歷史的變遷,不僅有趣,而且對於外國人來講容易理解。而外灘上看到的歐式建築和現代建築更讓我感嘆傳統和現代的完美結合。在深圳博物館我看到了深圳成為創新之都所走過的每一步,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羅馬尼亞記者參觀深圳博物館

  中東歐記者的中國之行在深圳畫上了句號。回國之前,作為中餐愛好者的喬巴努買了很多中國的醬料、榨菜和調味品,準備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大展廚藝。她説:“羅馬尼亞有很多中餐館,其中有的比較地道,有的則針對羅馬尼亞人的口味進行了改良。我在家經常做中國菜,但是到了中國我才發現,我過去做的都不是真正的中餐。我期待著用從中國買的調料為我的家人和朋友烹飪,看看他們會有什麼評價。”

  談到中國之行的感受,普勒亞舒表示,中國的文化傳承令他印象深刻,他希望能有機會了解中國其他地區。他説:“通過參觀故宮、長城和其他景點,我認為中國在文化傳承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這一點我非常讚賞。回國之後,我會把在中國的見聞分享給《真理報》的受眾以及我的朋友。遺憾的是,此次中國之行時間太短,我只是看到了中國面向世界的一些‘窗口’。我期待能有機會看看中國的其他地方,更全面地了解中國。”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