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壯美內蒙古 亮麗風景線】內蒙古加大開發新能源 讓風電光伏電走進千家萬戶

2017-07-18 13:18:2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劉維靖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徐藝源):三伏天,在屋子裏吹著空調吃著西瓜,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然而,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電是從哪來的呢?7月上旬,記者隨“壯美內蒙古 亮麗風景線——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週年”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內蒙古自治區,了解了這裡的新能源發電狀況。

  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發電大省,據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1.4%,累計發電3795.62億千瓦時。其中,火力發電仍佔大頭,達到3321.76億千瓦時,但同比僅增長0.2%。而風能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增幅明顯較大,風能發電同比增長9.0%,達到412.20億千瓦時,太陽能發電同比增長42.0%,達到54.98億千瓦時。

  佔據風能資源天然優勢 實現“蒙電外送”

  內蒙古全區風能可利用面積佔全區總面積的80%左右,據估算,風能技術可開發量達1.5億千瓦,約佔全國的50%。目前,內蒙古自治區風力發電量最大區域為烏蘭察布市,2016年風力發電96.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6%。

全國有效風功率密度分佈圖。攝影:徐藝源

  位於烏蘭察布市中部的察右中旗(全稱:察哈爾右翼中旗)平均海拔為1700米,這裡地處西伯利亞冷高壓和蒙古氣旋向內地的主風道上,是內蒙古乃至全國的風能富集區,是內蒙古風力發電的搖籃。這裡1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為7.2米/秒,7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為8.8米/秒,有效風時達7300小時,具有有效風時多、風能品位高、場地面積大的特點,是理想的風電場區域。

 

輝騰錫勒風電場 攝影:徐藝源

  2005年底,隨著國家新能源法規的出臺,國家發改委一批風電特許權項目開始實施,京能、華電、北方龍源、中廣核幾大風電公司先後落戶察右中旗。其中,成立於2009年8月的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察右中旗成立的輝騰錫勒(蒙語意:寒冷的高原)風電場裝機容量達到23.05萬千瓦。採訪團來到該風電場時正值盛夏,但仍然感到風速很大。上千台矗立在草原上的風機轉動,與蒙古包、駿馬、羊群等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據負責人介紹,風力發電受外界環境因素,尤其是風速大小的影響較大。所以,風電場的選址非常重要。另外,這裡距離京津地區非常近,在輸送電力上也佔有優勢,我們日常使用的一些電力很可能就是來自這裡的風機。

在內蒙古自治區隨處可見的輸電線。攝影:徐藝源

  太陽能發電走出新路:修復生態、精準扶貧

  內蒙古自治區的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太陽能年總輻射量在1342-1948kWh/㎡之間,年日照時數在2600-3400h之間,在全國來説都屬於高值。其中,鄂爾多斯市的日照時數達到3205h,居內蒙古自治區首位,年均太陽總輻射量也大於1700kWh/㎡。由於太陽能資源較為穩定,在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的政策下,近年來光伏發電的擴張非常迅速。

  7月中旬,記者來到位於鄂爾多斯市的庫布其沙漠,參觀了建在這裡的億利生態光伏310兆瓦項目。站在高處,可以看到排列整齊的光伏發電板密密麻麻、一望無際,甚是壯觀。據介紹,目前這裡建成的是310兆瓦項目,已經並網發電,每年大約可以發電5.27億度。

億利生態光伏310兆瓦項目。攝影:徐藝源

  該項目的最大亮點是“生態發電”——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下養殖。即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同時,還在設備中間種植甘草中草藥等沙漠經濟植物,並養殖綿羊、灰雁等,進行立體化發展。項目負責人田俊庭介紹説:“板上發電對減少水分蒸發量、降低風速有重要作用,而板下種植則有利於固定荒沙”。如此一來,除了太陽能發電帶來的效益,還可以從種植養殖業中獲得可觀的綜合經濟效益。生態光伏發電讓荒沙變為綠洲、變為“太陽谷”。

光伏發電的精準扶貧項目。(資料圖)

  這樣的生産模式還為扶貧做出了貢獻。付費租用農牧民未利用的荒沙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礎上,種植模式採用公司+農戶合作制、農戶總承包合作制等,受益農民達1萬餘人。該項目提供了約1700余個工作機會,增加農民收入2945元。就在2017年,該企業還啟動了“光伏板清洗+光伏板下種植牧草”的扶貧項目,帶動57戶貧困戶精準脫貧。田俊庭説:“我們對貧困戶是非常照顧的,比如説用別人一天給150元,用貧困戶一天就給200,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他們早日脫貧致富。”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