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人權篇】廣西博物館助力文化扶貧 千年壯錦工藝重獲新生

2017-07-20 09:06:0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壯錦加工現場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費青朵、吳一塵):“錦上添花”、“前程似錦”、“錦瑟年華”……在漢語中,“錦”用來形容美好的事物,而錦本身則指代圖案精緻、顏色華美的絲織品。作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廣西壯錦——中國壯族傳統手工織錦,是四大名錦中唯一齣自民間的絲織品,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以下簡稱廣西博物館)與廣西織繡發展研究會合作,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金龍鎮雙蒙村板池屯舉辦了織繡技藝培訓班。通過培訓壯錦工藝技能,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傳統織繡技藝的傳承中來,並以織繡成果為基礎,開發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創意産品,推動産業發展。

  壯錦是用棉或麻的股紗作經線,再用彩色絲線織入起花,花紋多用幾何圖形,色彩鮮明,具有濃艷粗獷的藝術風格,既美觀又結實耐用。據介紹,古時壯錦為人們常見的生活用品,今則以工藝品為主。傳統壯錦基本靠手工完成,機器生産的壯錦不足以體現其鮮艷絢麗的特色。因此,人工生産的壯錦價格較為高昂,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

  自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壯錦這一過去民間普遍使用的民族工藝品逐漸走向衰落。2006年,壯錦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産,國家在壯錦工藝保護的資金扶持、人才培養和市場營造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如今,壯錦産業發展在廣西總體呈增長趨勢,傳統手工壯錦更是供不應求。談到壯錦工藝的發展前景,廣西博物館館長吳偉峰表示:“廣西有三寶,壯錦、繡球、坭興陶,代表了廣西三大技藝,是廣西文化的瑰寶。放眼全國,壯錦是四大名錦之一,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有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視,潛力比原來大得多。不單是産品越來越多,對壯錦開發的公司越來越多,現在南寧至少有20家公司在做,所以我認為前景還是不錯的。”

  吳館長告訴記者,壯錦培訓班選擇在真正有壯錦文化傳統的村落舉辦,主要面向村中沒有工作的中年農村婦女以及壯錦愛好者,對她們進行免費教學,並給予一定生活補助。每期大約有40名農婦參加,集中培訓3個月的時間。舉辦培訓班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喚醒她們對民族文化的記憶,同時為她們提供學習技能和提高收入的機會。據介紹,過去大多數農婦僅靠每月300元的低保生活,通過學習織錦工藝,農婦們掌握了一技之長,她們的壯錦作品被訂購銷售,月收入可達1200元左右。

  吳館長介紹説,現在整個社會對民族文化保護非常支持,每次都會有公司來協助廣西博物館舉辦培訓活動,現已形成了“博物館+公司+農戶”的良好運轉模式。他説:“廣西現在搞精準扶貧。博物館的重點是研究和展示,有些事辦起來不方便,組織培訓就跟公司合作,公司具體操辦。公司根據開發的東西訂貨,跟農戶簽合約,付給他們錢,點對點扶貧。總體來説這個流程比較健康,可持續發展。”

  廣西金壯錦投資公司是一家做廣西民族文化系列産品的企業,産品以壯錦為主,致力於民族文化挖掘、人才培訓、創意設計、生産銷售等,現已形成了産業化。這家公司跟廣西博物館的合作已開展了十幾年。金壯錦公司董事長賀定英強調,民族的東西必須有出處、有源頭:“這些東西都來源於農村,來源於少數民族山村,我們就得到那些地方培訓,因為那些地方有很強的基礎。怎麼培訓呢,已經固有的保存它,把新的加進去,做出更符合現代要求的産品出來,既有傳承又有發展。這些産品做出來之後進入設計領域,設計出各種各樣的産品,有家居的,有服飾的,有禮品的,私人定制的等一系列,設計出來以後進入銷售網絡,這一整套(流程)就完成了。”

  曾經是第一期壯錦培訓班學員的李冬蓮已經成長為一名資深織錦師了,並且擔任了2017年壯錦培訓班的老師。她告訴記者,這次培訓班的所有材料都是由廣西金壯錦投資公司提供。培訓班結束後,公司將回收學員所有的作品,並付給學員手工費。此外,公司與成績優異的學員建立長期合作,向她們訂購壯錦作品。談到培訓班的開展效果,她説:“這期培訓班辦得很成功,學員也配合得非常好,她們的接受能力也挺好的,有些人是零基礎,有些大齡的老阿姨都能接受。”

  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往往需要新思想和新理念的注入,文化能否得到傳承,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在於有沒有接班人。吳偉峰館長認為,實現壯錦可持續發展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物,二是人。産品能否符合市場需求很重要,主動性、生産性的保護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在人才方面,吳館長説,當今年輕人參與壯錦産業的熱情越來越高漲了:“現在我們可喜地看到,原來做壯錦的都是老人家,現在廣西有不少年輕人自己在做,自己開作坊,利用業餘時間鑽研設計,都是年輕人,他們對壯錦也有一些改良,過去壯錦比較粗,因為是用棉線和絲結合的,只能做壁挂、門簾,用法比較單一。現在的話,年輕人就想能不能把它做薄一點,全部用絲線來織,這樣壯錦又高檔了,應用範圍更廣了。”    

  最後,吳偉峰館長對壯錦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壯錦能夠成為壯民族的標誌;二是壯錦仍然需要不斷創新,産品更加輕便,應用範圍更加廣泛,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三是要繼續傳播壯錦文化、拓展市場,讓更多人了解並喜愛壯錦。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