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網絡媒體國防行】訪維和老兵:為學英語曾苦背詞典

2017-07-24 16:01:35|來源:中新網|編輯:杜軍帥

  中新網7月24日電(記者 張尼)皮膚黝黑、笑起來有些靦腆,站在記者面前的商雲鵬説起話來還帶有幾分羞澀,如果沒人介紹,外人很難想像他是個四度赴黎巴嫩參加維和任務、且榮獲二等功的維和老兵。然而接觸下來卻又能發現,在黎巴嫩的維和經歷,還是在他身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維和老兵四次赴黎執行任務

  1986年出生的商雲鵬是是河北承德人。2004年入伍至今,他已經在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度過了13年軍旅生涯。

  2006年,黎以衝突爆發,商雲鵬所在的部隊派出第一批赴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當時還是義務兵的商雲鵬對能夠參與這項光榮使命的戰友很是羨慕。

  “每次看到電視裏出現當地老百姓飽受戰爭摧殘的畫面時,就很受觸動,作為一個軍人,我覺得自己好像也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商雲鵬告訴記者,從那時起,他就暗下決心,希望有朝一日通過努力,自己也能戴上那頂象徵和平的藍色貝雷帽。

  2009年,已經升為士官的商雲鵬終於等來了機會——在主動請纓並經過選拔後,他成為了第五批赴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的一員。工兵出身的他主要負責工程建築、設施維護等工作。

  “對於我的這個決定,父母一開始是反對的,因為我是家裏的獨生子,他們不放心讓我去那麼危險的地方,不過最後還是尊重了我的決定。”商雲鵬回憶説。

  事實證明,父母的擔心並非多餘。2009年2月,在剛剛抵達黎巴嫩的第三天,商雲鵬就遇到了“險情”。

  “那天是我站崗,當時一枚炮彈正好落在距離我們營地一千米左右的後山上,威力很大,爆炸産生的灰塵清晰可見。”商雲鵬坦言,那次自己確實被眼前的場景震到了,炮火聲提醒他——這不是什麼演習,而是隨時會奪走人生命的殘酷戰場!

  然而,這樣的經歷並沒有讓商雲鵬退卻。2009年,順利完成8個月維和任務後,他又先後在2010年、2013年和2015年赴黎執行維和任務,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維和老兵”。

  為學英語曾苦背詞典

  商雲鵬在旅裏有個外號叫做“第一挖”,因為他的挖掘機操作技術十分熟練。

  2013年赴黎執行任務期間,商雲鵬利用這一特長,完成了大量高難度、高危險的設施維護和援建工作,還曾創造了96%出工率的紀錄,並因此榮獲二等功。

  當然,身為聯合國維和部隊成員,光會技術還不行,因為要和其他國家的工作人員交流,英語也成了一項“必備技能”。

  為了能夠勝任這樣一項工作,原本英語底子不好的商雲鵬從2006年起,就開始自學起英語。

  那個時候能接觸到的學習資源有限,摸不到門道的商雲鵬選擇了一種笨拙的方法——背英語詞典。

  “那時就是按照字母順序挨著個死記硬背,覺得會的單詞多了就能和別人交流了,不過真的要用的時候還是説不出來。”商雲鵬笑著説。

  他説,自己剛到國外的時候,見到外國同行很害羞,根本不好意思開口説英語,對方説的什麼他也聽不太明白,讓他覺得有點尷尬。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培訓、與有經驗的戰友交流後,商雲鵬慢慢克服了對開口説英語的恐懼。

  “大著膽子説出來以後,發現也沒那麼難了。”商雲鵬説,經過長期的學習與實際應用,如今他已經能夠和外國維和部隊的工作人員交流了。

  入伍十餘年只回過4次家

  在黎巴嫩執行任務期間,除了外國維和部隊工作人員,商雲鵬接觸最多的就是當地老百姓,而這些當地民眾對商雲鵬及其戰友們説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感謝中國”。

  2013年,商雲鵬所在維和部隊接到任務,要在黎巴嫩一所小學校附近援建一個足球場。掃雷、排爆、平整土地……經過一個多月時間的努力,原本彈痕遍佈的場地變成了嶄新的足球場。

  “我們修建足球場期間,有當地老百姓自發趕來給我們送蛋糕、咖啡,這一幕場景現在回想起來都很感動。”商雲鵬説,足球場建好後,官兵們還和小學校的教職員工在球場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他説,在自己修建的球場上踢球“感覺很棒”。

  雖然維和期間取得的成績讓商雲鵬很有“滿足感”,但對於家人,他更多的是愧疚。

  因為執行部隊任務,商雲鵬和父母聚少離多。入伍的十幾年裏,他只回過四次家,已過而立之年的他,至今還沒有成家,這也讓父母沒少操心。

  “每次回家,父母都張羅著給介紹對象、相親,他們比我還急。”説到“被催婚”的經歷,商雲鵬有點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無奈。他知道,自己能在家的時間太少了,畢竟對於不少姑娘來説,異地戀並不是一個現實的選擇。

  但當記者問起他,以後還會不會再主動申請參與維和任務時,他很肯定地回答説:“會!”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