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網絡媒體國防行】維和先進典型楊勁:做有意義的事情

2017-07-26 12:28:01|來源:北青網|編輯:韓宇辰

  

  (北青網記者劉琰報道)小時候,我們總被要求寫“一件有意義的事”,那時候有意義的事無外乎扶老奶奶過馬路,幫媽媽洗碗之類的小事。長大之後,什麼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呢?很多人有了不同的想法,也有些人難以回答上來。對於維和老兵楊勁來説,這根本不是問題,當兵、執行維和任務,這就是有意義的事。7月24日,網絡媒體國防行記者團走進第75集團軍某維和工兵分隊,有幸採訪到了先進典型人物楊勁。

  楊勁,今年33歲,至今已服役14年,稱得上是一名老兵了。他曾兩次赴黎巴嫩執行國際維和任務,第一次8個月,第二次1年整,今年5月份才剛剛回國。

  

  在維和方面,他絕對是專業的。他學習的專業是道路橋梁。在黎巴嫩,他在平面建築排,負責營區構築,在聯合國劃定的停火線上栽樁,支援當地老百姓援建等工作。

  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去年9月他在以色列和黎巴嫩交界處執行栽樁任務時,在距離目的地還有500余米的時候,因為路不好,車輛進不去,所有任務需要的水、沙、石料等等全都是人工一件件背進去的。

  這同樣是一份危險的工作。很多次執行任務的通道旁就是雷區。這時候,工兵分隊的小夥伴一邊掃雷,一邊標識雷區,之後楊勁和他的小夥伴們才能進入作業區。即使這樣,仍然需要小心翼翼,萬分謹慎,才能安全地走進去和走出來,順利完成任務。一次執行任務的時候,他和戰友們突然發現前一天做好記號的警戒線被動過了,大概偏離了30cm左右,所有人都緊張起來,開始一點一點地排查。後來發現只是虛驚一場,這次偏離不是人為的,而是當地的野狼覓食中觸碰到警戒線而導致的。還有一次,在作業現場,官兵無意間驚動了灌木叢中的一個鳥窩,飛起的小鳥觸碰到離作業區一步之遙的以色列技術圍欄。沒幾分鐘,對方的軍隊就疾馳而來,槍口對了過來。幸好通過亮出服裝上的聯合國標誌和我國的國旗圖案,並用英語進行交涉,這場誤會才解除了。事後想想,場面還是非常嚇人的。因為黎巴嫩和以色列的緊張局勢,這樣危險的情況經常存在。楊勁説,必須遵守當地的安全規定,不能掉以輕心。

  在出國執行維和任務前,維和官兵專門在維和培訓中心進行專門的培訓,培訓英語、禮儀、宗教、涉外問題等。

  在黎巴嫩,他使用英語和當地老百姓和外軍進行交流,交流起來沒有問題。在當地執行任務久了後,當地的老百姓就和維和隊員非常熟悉了,經常會互相打招呼。這也是他感觸最深的事:我國維和官兵在外執行任務10餘年,用10年辛苦換來當地老百姓的友好的中文問候“你好!”“早上好!”“謝謝!”,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

  他説,在外執勤,代表的不是個人或是一個戰士,而是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平時維和分隊友好地對待當地的老百姓,幫助他們建設家園,贏得了他們的信任,才會換來他們的尊重和友好。

  不僅是對當地民眾態度要好,在工作方面精益求精才能贏得工程驗收方和外軍的尊重和信任。我國維和隊伍的栽樁速度是外軍的若干倍,常常提前于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對方還規定完成時間,後來發現中國軍隊的速度這麼快,就不再規定了。栽樁是個技術活,聯黎SOP規定的點位誤差要求在10cm以內,但我國軍隊卻能把誤差控制在3cm以內,品質上也絕對讓驗收方滿意。

  他是家中的獨子,對於家裏,他感覺挺虧欠家裏的。父親去世的時候,他當時在帶新兵,不能一直在家照顧。父親去世前的前一天的中午,曾打電話給他,讓他好好工作,説想他了。第二天的時候,冥冥中似乎有感應,他一直心緒不寧。不久後接到母親的電話,説父親已經去世了。

  但是他還説,既然選擇了,就要幹好。要感謝組織上給機會,同時自己努力做好事情,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因為,這是有意義的事情;這是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如果有機會,他還願意接受出國維和的任務,在最危險的地方奉獻自己的力量。他,不怕危險。

  (原標題:維和先進典型楊勁:做有意義的事情)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