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布其的治沙之法(組圖)

2017-07-30 12:59:4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庫布其”是蒙古語,意為“勝利在握的弓弦”, 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3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風沙肆虐、寸草不生的荒漠。如今,這裡的沙漠披上綠衣,沙地改造成良田,庫布其人創造了令人矚目的“庫布其模式”。國際在線 韓宇辰 攝

  網格治沙法是治理沙漠的一種物理辦法。主要用來防風固沙、涵養水分。草方格固沙,顧名思義是利用廢棄的麥草或沙柳、沙蒿等,一束束呈方格狀鋪在沙上,再用鐵鍬軋進沙中,麥草的1/3或一半自然露出,然後將方格中心的沙子撥向四週麥草根部,使麥草牢牢地豎立在沙地上,達到工程固沙的作用。同時,還可截留隨風飄散的沙生植物種子,遇有墑情較好,便可生根發芽。國際在線 韓宇辰 攝

  生態光伏治沙模式,生態光伏是立體化的新型産業模式。“板上發電,板下種草,板間養殖”。庫布其沙漠年日照時數3180小時,沙漠發電量充足。引進國內先進的“雙面發電”技術,可提高發電量20%以上。同時,利用光伏板遮光擋風特點,減少沙漠蒸發量,在板下種植優良耐旱牧草,帶動農牧民集約化養殖綿羊、家禽等。國際在線 韓宇辰 攝

庫布其光伏發電站。國際在線 韓宇辰 攝

  種質資源庫裏所收集的部分作物種子。

  “一帶一路”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物種的傳遞方面起到了決定性因素。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種質資源的傳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種質資源庫通過發掘和收集庫布其及周邊區域各類植物品種種子,科學地加以貯藏,使種質在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後仍具有原有的遺傳特性和很高的發芽力。目前庫布其的種子儲備量達到了1040種,其中大部分都馴化為“耐寒耐旱耐鹽鹼”的植物種質。國際在線 韓宇辰 攝

  沙漠中的農作物大棚,充分利用沙漠豐富的光、熱資源,大規模發展了以大棚和節水灌溉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種植出了沙漠西瓜、沙漠香瓜、沙漠黃瓜、沙漠番茄等。國際在線 韓宇辰 攝

  圖為螺旋鑽植樹法,又稱“幹法種植”,用微動力帶動螺旋鑽打孔,插入苗條,再夯實沙土,10秒種下一棵樹,對周圍土壤擾動小,土壤墑情好,解決了沙漠裏沒有水源植樹的問題,效果良好。國際在線 韓宇辰 攝

圖為節水容器種植法。國際在線 韓宇辰 攝

  圖為水瓶植樹法——利用500毫升一類瓶裝容器,盛滿水,將樹苗插入瓶中,封好瓶口,埋入沙中,樹苗在瓶中充分吸收水分後,進行生根發芽,瓶口外樹榦逐漸生根,側根扎入沙漠濕土層,樹苗則成活,成活率達85%以上,這一技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被廣泛應用。國際在線 韓宇辰 攝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