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微觀日喀則】“合作社+”模式為西藏精準扶貧造血(組圖)

2017-09-15 13:01:4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金近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徐藝源):西藏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扶貧工作面臨貧困人口基數大、貧困集中連片、局部貧困突出、貧困程度深、返貧現象普遍、相對貧困突出等困難和問題。為了在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西藏全區上下都在加大扶貧脫貧的工作力度,而“合作社+”模式成為精準扶貧中一個新的亮點。

  細褐合作社:陽光灑在織機上,也灑在我們的心田

  沿著雅魯藏布江的一條支流逆流而上,來到海拔4100米的仁布縣康雄鄉。從鄉政府旁邊的一幢二層小樓裏,傳出了婦女的藏語歌聲。這裡就是仁布縣最大的合作社,30多名員工製作的就是有1200餘年歷史的亞德細褐純羊毛布料及服飾。

  亞德細褐純羊毛布料選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綿羊羊毛,經過人工去雜、漂洗、彈選、碾壓、穿織成布後,用植物染料浸泡,織出的布匹綿滑、舒適、透氣、暖和、不褶皺、不褪色。羊毛織染技術的第四代傳承人南木珍于2013年底開辦了這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訓當地不能外出務工的婦女,將技術傳授給30多名學員,現在有23名學員精通細褐紡織的技術。

員工正在織布。攝影:徐藝源

  不僅到細褐合作社工作的貧困戶可以當地解決就業,鄉里不能工作的貧困戶也可以享受合作社的年底分紅。合作社用這種模式,以工資性收入使一部分人脫貧,以輻射性資助帶動更多人提高生活水準。2016年,合作社的産值達到235萬元,純利潤135萬元。合作社拿出11萬元作為扶貧資金,為貧困戶送去了冰箱、洗衣機、傢具等實物。

  63歲的獨居老人卓瑪,在合作社工作了一年多。她説,自己歲數大了,沒有體力種田,在合作社打工,每天工作七、八個小時,一個月幾千塊的收入大大改善了她的生活,現在也舍得花錢了。她笑著説:“我現在對工作很有熱情,很喜歡工作。”

63歲的卓瑪在窗邊唱著歌工作,陽光灑在織機上,也灑進她的心裏。攝影:徐藝源

  合作社負責人次仁巴久説,現在廠房是臨時的,暫時借場地開工,政府已經投資600萬元建設新廠房,未來會繼續擴大規模、增加員工,讓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康雄鄉黨委副書記丹增平措説,“現在鄉里還有216戶貧困戶,爭取在2018年讓他們全部脫貧。”

  “英雄城”的藏毯合作社:用先進技術 做傳統藏毯

  以抗英歷史聞名的“英雄城”江孜,也是一種蜚聲世界的地毯——江孜藏毯的故鄉。江孜藏毯與土耳其地毯、波斯地毯並稱為世界三大地毯。江孜藏毯有600多年的歷史,曾幾何時,江孜家家都會織毯,後來很多人選擇外出打工,藏毯技藝的傳承岌岌可危。看到江孜藏毯的藝術價值和市場潛力,從西藏大學建築專業畢業的旦增稱來放棄公務員的工作,2014年回鄉創辦了江孜縣年堆鄉尼瑪藏式卡墊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

江孜宗山主題藏毯,宗山曾是抗擊英國侵略者主戰場。攝影:徐藝源

  旦增聘請了當地經驗豐富的藏毯大師、染色大師作為骨幹,合作社迅速發展起來,雇傭了65名員工。旦增説,“我們採取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實現社內與社外的聯合就業”。他介紹道,“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就是讓部分貧困戶到合作社全職工作,無法全職工作的貧困戶就在家做些兼職工作,方便他們在務農、照顧家人的同時,增加額外收入。

  西藏自治區目前的精準扶貧工作不僅落實到戶,更落實到人。圍繞“扶誰的貧、誰去扶貧、怎麼扶貧”這些關鍵問題,西藏通過逐戶摸底、逐項調查,建檔立卡精準識別扶貧對象,初步建立了貧困人口動態管理系統。這個做法已經在全區推廣,年堆鄉也不例外。旦增稱來開辦的合作社就雇傭了19個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其中包括四名殘障人士。

  合作社不僅解決大家就業,也帶領群眾一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在保護傳承江孜藏毯獨特的傳統技藝的同時,旦增還進行了創新,根據圖片進行電腦設計,探索“3D織毯技術”,使“看照片紡藏毯”成為合作社産品的新賣點,不僅大大拓展了紋樣設計,還實現了圖案的私人訂制。

江孜藏毯的每一道工序,都由手工完成。攝影:徐藝源

  旦增稱來説,有些員工有技術基礎,有些員工需要接受從零開始的培訓,為了解決婦女的就業,還專門設立了江孜婦女培訓基地。旦增的夢想很大,他希望新技術、新設計能夠推動江孜藏毯這個文化瑰寶重新煥發生機,走出西藏行銷全國各地乃至世界。

  藏靴技法傳承人:辦廠扶貧做公益 一起“走”上致富路

  在日喀則白朗縣噶東鎮馬義村,一棟氣派的廠房顯得“鶴立雞群”。這是興旺民族服飾農民專業合作社,由日喀則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噶東靴子和藏靴傳承人巴桑次仁創辦。小學文化程度的巴桑次仁憑藉精明能幹、吃苦耐勞,把合作社辦成了藏區最大的藏靴廠。

巴桑次仁展示合作社生産的藏靴。攝影:徐藝源

  巴桑次仁説,工廠組織村裏的貧困戶學習制靴技術,初學的員工日薪50元,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熟練工一天能拿到160元,技術專家型員工月收入能有6000元,這樣能解決村裏30多人的就業問題。

  無法工作的貧困家庭也能享受分紅。他算了一筆帳,藏靴、藏帽等民族服飾年銷售收入可達180余萬元,除去成本,純利潤的15%作為滾動發展資金,85% 以紅利形式按股份分紅給合作社和村裏的貧困戶,每戶年均能增收6750元。

這名18歲的男孩是家裏唯一的孩子,能在本地就業,家人都很高興。攝影:徐藝源

  合作社的規模不斷擴大,工廠和門店開到了拉薩、乃至廣東,巴桑次仁説,“西藏的純手工做法産量小,企業發展不大,這樣能帶動的貧困戶也少。只有發展壯大,才能帶動更多人脫貧致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紮根傳統文化、振興傳統工藝、借助先進技術、搭上電商平臺,藏區的農業合作社在互聯網時代正煥發生機,成為脫貧致富路上的一股內生動力。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