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託】思想脫貧才是真脫貧——精準扶貧為十八洞村帶來新風貌

2017-09-25 10:45:2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路 鄭可欣):“現在我還準備明年養豬,原生態的豬。我的豬不放在豬圈裏面,放在山上,每天趕出去,讓它在外面吃食,我讓它們到山上去吃野菜。以後那個豬最少要養十個月以上,肉質肯定比家豬還要好,味道和野豬差不多。現在豬圈已經開始搞了,全部都是本地的黑豬。”這位對未來生活做出如此清晰規劃的,不是村裏的養殖專業戶。他名叫龍書進,是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一戶農家樂的普通員工。他一邊劈柴燒火,一邊向記者描述著創業致富的構想。

  如今,像龍書進這樣思維活躍、四處尋找致富道路的村民在十八洞村不在少數。他們有的經營農家樂,有的搞旅遊,有的養蜜蜂,有的做導遊,每家每戶的日子都紅紅火火。然而在幾年前,十八洞村的氣氛卻迥然不同。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吳式文回憶説,他2014年剛剛來到十八洞村的時候,被村裏惡劣的生活條件和村民保守的思想震驚了:“到十八洞以後,感覺和以前到過的村子不一樣。一個是環境比以前的村子惡劣,因為這裡山大溝深,另外這裡的老百姓思想沒有以前到過的村子那麼開放,他們還是比較守舊的。這邊主要還是以發展糧食産業為主,基本上是耕田耕土來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基礎比較薄弱。”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十八洞村,並在這裡提出了“精準扶貧”重要戰略思想,提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十六字方針。“精準扶貧”的提出,改變了我國以前扶貧以“大水漫灌”式的粗放工作為主的模式,本著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對扶貧事業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要求。為了做好十八洞村的扶貧工作,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領導集體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深挖“窮根”,最後得出了“精準扶貧,思想建設為先”的結論。回憶起當初為何決定要抓思想建設,吳式文隊長介紹説:“我們修村級公路的時候要佔用一些老百姓的林地,當時的老百姓大部分也不同意。拓寬道路方便了出行,但是他們覺得佔了林地要有補償,但是作為村級公益項目來説是沒有補償的,很多人不同意,做了很長時間工作。在做農網改造的時候插一根電線桿在田裏或者荒山上,有的老百姓也不同意,做了好多工作也不同意。”

  針對這一情況,十八洞村創新性地在全村開展了思想道德星級化評比工作。村委會主任龍吉隆認為,正是這一措施改善了村民的風氣,讓村民的思想能夠統一到如何脫貧致富上來:“思想道德教育星級化管理,具體就是説我們老百姓互相評比。一個組坐下來,每家每戶來評議,每一家該打多少分。我們一共是100分,打100分就是5顆星,80是4顆星,以此類推,最少是兩顆星。根據你平時的公益事業是一方面,家庭和睦,遵紀守法,一共六個方面,每個方面代表一個分數,加起來一共是一百分。我們把星級打好之後貼在家門口,那戶幾顆星一看就知道了。如果是五顆星説明家裏各方面都非常好,如果是兩顆星,在村子裏面就是不得人心,不行了,農戶覺得讓人家看了就沒面子了,就低著頭了,覺得哎呀我怎麼這麼低。”

  龍吉隆説,評定結果出來的第二天早上,那戶阻礙在自家田裏插電線桿的“釘子戶”家門口“兩顆星”的牌子就不翼而飛了。接下來,扶貧工作隊又在村裏舉辦道德講堂,給老百姓講一些奉獻的故事,同時也細緻耐心地給老百姓講道理,解釋政策,告訴村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是為了大家生活得更好,修路通過誰的田、電線桿插在誰家的地裏,都是通過科學規划得來的,並不是針對哪個村民。通過把思想工作做在平時、做到農戶家裏,全村的精神風貌有了改觀:“平時還要入戶和他們交流。我們要借助習總書記到訪的機遇大力發展十八洞,我們十八洞以前什麼樣子大家都知道,光靠以前的幾畝薄地,我們能不能夠致富?如果光靠這些田地能夠致富,那麼國家也不需要搞精準扶貧了,大家早就致富了。有些地方發展就要有犧牲,要為全村著想,為子孫後代著想。這樣大家的思想就統一了。”

  一年之後,這戶村民光榮地挂上了“四顆星”的牌子,還被村民評選當上了第六村民小組小組長。從一個“釘子戶”到熱心公益事業的“先進戶”。

  思想轉變讓村民能夠更好地發揮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各家各戶都開始琢磨做什麼能夠增加收入,怎麼樣才能讓生活越過越好。當然,習慣了以前“大水漫灌”扶貧模式的村民不可避免地有“等靠要”的思想。村裏的孤兒龍先蘭在習總書記考察後,天天圍著扶貧工作隊轉悠,以為他們能帶來更多的補助金。然而他等來的不是錢,而是創業的機會:“他(龍先蘭)在工作隊入村之後本來想找我們分錢,一天到晚圍著工作隊在轉,等著我們給他發錢。後來知道了習總書記不是來發錢的,知道了要靠自己勞動。我們慢慢引導他先在村裏面做一些公益事業,比如幫助糊泥巴墻,我們經常讓他幫忙,他也不要工資,我就感到很欣慰。”

  隨後工作隊幫這個善良熱情的小夥子聯繫了養蜂專家,還送他到外地的學校去學習養蜂的知識。龍先蘭也沒有辜負工作隊的期望,從四箱蜜蜂養起,憑藉辛勤的勞動和小額貸款的幫扶,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蜂能手:“(現在)一共有一百一十八箱,蜂蜜是按照一年産,一年只取一次,我們到農曆的十月初取蜜。一般行情(每箱)可以採到10多斤,弱的話7、8斤,平均到10斤左右。”

  土法養殖的野生蜂蜜格外受歡迎。龍先蘭告訴我們,去年的三、四百斤蜂蜜沒幾天就被搶購一空。望著山上山下遍佈的蜂箱,這個帥氣的苗族小夥子憨憨地笑著,説今年大概能收上來五百多斤,收入可以達到七、八萬元。

  收入上去了,眼界開闊了,這個以前在村裏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小夥子不但結了婚過起了幸福的小日子,還帶著村裏幾個年輕人一起養蜜蜂。望著自己養蜂山頭對面的溶洞洞口,龍先蘭笑著説:“我對未來的打算就想把這一片地全部能夠流轉起來,養蜜蜂,或者是開個什麼住宿的地方。在這一片,這裡風景特別好,對面就是十八洞洞口,這個位置特別好。我想把老百姓一起帶過來,一起養蜜蜂,一起致富奔小康。”

  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引領下,十八洞村的經濟收入提高了,村民的思想更開放了,致富的道路也越走越寬。站在村頭放眼望去,那曾經阻隔了村民與外界交往的高山深溝,已經成了村民的金山銀山。

  

村民從事養豬業脫貧致富

  

吳式文隊長(右)與村民一起收割

  

記者採訪養蜂農戶龍先蘭

  

記者採訪村委會主任龍吉隆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