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回聲|專家談】社會主要矛盾轉變論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瞭奮斗方向

2017-10-21 09:53:5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要論述為今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瞭奮斗方向,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

  1981年召開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説法,認為這一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從形成這個判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6年,我國的發展已經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矛盾的兩方面也都出現了質的變化。

  在社會生産方面,我國已經不再落後。一是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持續增強。2016年,我國GDP總量達到11.2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穀物、肉類、花生、鋼鐵、汽車等多種工農業産品産量居世界首位;高速鐵路里程達到2.3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末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今年9月末達到3.11萬億美元,繼續保持世界首位。2016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達到8260美元,在世界銀行公佈的216個國家(地區)人均GNI排名中升至第93位。

  二是科技創新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我國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2016年研發經費支出達到15677億元,與GDP之比為2.11%,比2012年提高0.2個百分點。量子通信、高速鐵路、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射電望遠鏡、大飛機、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等一批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科技成果涌現。

  三是産業結構逐步邁向中高端。“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等規劃和行動深入實施,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持續快速發展。2013-2016年,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實際增長9.4%和11.3%,快於規模以上工業1.9和3.8個百分點;今年1-8月,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4%和13.0%,快於規模以上工業4.7和6.3個百分點。平臺經濟、分享經濟、協同經濟等新模式廣泛滲透,線上線下融合、跨境電商、智慧家庭、智慧交流等新業態方興未艾。

  雖然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落後面貌徹底改變,但發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一是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東部發達地區經濟正在穩步轉型升級,産業邁向中高端,而西部地區受制于環境、人才等諸多因素,發展仍較為落後,特別是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滯後,人才流失嚴重,經濟發展面臨重大挑戰。二是産業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傳統産業産能飽和乃至嚴重過剩,而戰略性新興産業仍發展不足。在此背景下,我國正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傳統産業提質增效、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步伐。三是整體經濟發展品質不高,産業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升級。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經濟整體水準仍有較大差距,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在服務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需要進一步體提升。

  在人民需求方面,我國已經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了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此背景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除了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外,還有“非物質”的需求,比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與此同時,上述提到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張茂榮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