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新征程】十九大代表在基層 | 他們帶回十九大“好聲音”

2017-11-03 10:42:14|來源:新華報業網|編輯:張倩楠

  邵中國代表:

  現在要鼓勵鄉親們“鳳還巢”

  

  村部小廣場上晾曬著新收的稻穀,10月29日,十九大代表邵中國和村民周達平在村部聊著今年的收成:老周種了30畝地,養了100多頭豬,老兩口在家一年收入十幾萬元,比出外打工強。和興村黨總支書記周建國補充説:“縣裏開發區到村裏招工,包吃包住3000多元一個月。”邵中國感慨地説:“我出去打工20年,家鄉發展了,打工農民回來有了很好的平臺,跟我們當時出去大不一樣了。回杭州以後,我要鼓勵年輕人回家鄉來!我這個流動黨委書記,過去是幫進城的農民找工作,現在要鼓勵他們‘鳳還巢’。無論是進城,還是回鄉,我的任務都是要幫打工的鄉親過上好日子,為家鄉作貢獻。”

  打工農民出身的邵中國有兩個“家鄉”——一個是灌南縣李集鄉和興村,一個是他帶領鄉親們打工的杭州市下城區。黨的十九大結束後,邵中國回到和興村,幾天來忙著宣講,心裏還惦記著遠在浙江的鄉親——周達銀、劉孝中等幾個支部書記天天打電話問他什麼時候回杭州,那裏的普通打工農民也急切盼望他回去,要聽他親口講講北京開會的盛況、他對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對這句話,我們農民工特別高興。”邵中國説,杭州房價很貴,偏僻一點的地方也要3萬元一平方米,作為“新市民”的打工農民買房很難;租個十來平方米的房子,一個月要3000元。近年來,浙江城市加大棚戶區改造,農民工們只好到更偏遠的地方租房,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又增加了。去掉租房、吃飯,鄉親們口袋裏攢不下多少。在外打工的鄉親對家鄉的變化不是那麼了解,老邵急於把家鄉的情況帶過去。周建國拿出一張“申軒電子招工任務表”,和興村的任務是招工5個人,這個近5000居民的大村裏,2000多人在外打工,青壯年幾乎走空了,月薪3000多元竟然招不到5個人。邵中國連忙拿出手機把表格和招工信息拍下來,並向記者解釋,李集鄉鄉長陳濤跟他約好要跟他一起去杭州,在灌南打工農民中開招工説明會,他要多收集資料帶回去。

  邵中國用“激動和責任”來表達自己心情,他説:“從北京回來,我首要的任務就是和灌南、杭州兩地黨員幹部一起繼續深入學習和貫徹十九大精神。參加十九大,我更真切地感到作為一名黨代表的光榮,這也是黨對我們流動黨委和在外務工群體的重視,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肩上的擔子不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邵中國説,在未來幾年裏,他要努力發揮好自己的橋梁紐帶作用,把灌南縣大力發展園區工業和鄉鎮企業,積極扶持小微企業的做法推介出去,爭取招引更多的企業入駐,吸引更多的家鄉人回鄉創業就業,為家鄉的發展多作點貢獻。

  本報記者程長春本報通訊員管三松孫蓀

  馬靜代表:

  當好服務群眾的勤務員

  

  10月31日,天剛濛濛亮,徐州市下水道四班班長馬靜又和同事們一起“走街串巷”——巡查下水道管網。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馬靜努力在工作中實現更多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要當好勤務員,立足崗位更好地服務群眾,在新征程上幹出更多新業績。”馬靜説。

  工作之外,馬靜最近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做好十九大精神的宣講。10月26日,從北京回到徐州的第二天上午,她就走進徐州市傳達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大會講臺,暢談參會感受和心得。當天下午,馬靜回到班裏,和大夥兒分享在北京的見聞,共同學習十九大報告,她的宣講稿件上密密麻麻做了很多標注。

  “我一直很激動,特別是聽到習總書記多次説到‘人民’兩個字,眼淚就忍不住在眼眶裏打轉。想到我們黨帶著大家奮鬥,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真是太不容易了。”馬靜説,十九大報告中提到養老、醫療等涉及民生的各個方面,讓人聽後特別振奮、對未來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

  馬靜的一番感言,感染了很多人。在四班副班長張耀文看來,班長帶回“好聲音”,更激勵大家腳踏實地加油幹。“徐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基礎設施的標準更高;現在應用數字化管理,隨時發現問題就要隨時解決。這些新要求,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創新,跟上新時代。”

  創新,已成為徐州市下水道四班的共識。馬靜計劃著,下一步通過完善信息系統建設、打造“智慧水務”工程,推行排水設施市場化運作和社會化管理,應用聲納等現代化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推進科學管理水準不斷提升,為城市道路整潔、管網通暢提供堅實保障。

  馬靜的構想,得到了黨的十五大代表、四班第二任班長關永淑的點讚。作為馬靜的母親,老人在女兒回到徐州後一再叮囑:“今後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進一步發揚四班精神,不給組織添麻煩,多給市民謀方便。”

  “十九大説到‘不忘初心’,我們的初心就是堅守多年的‘寧可臟一人,服務千萬家’理念。”馬靜表示,在新的起點上,她將帶領四班大力弘揚新時代勞模精神,繼承四班“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優良傳統,加強基層黨建帶動班組建設,增強班組的戰鬥力和凝聚力,讓四班這面紅旗更加鮮艷,高高飄揚!

  本報記者王岩

  鄭翔代表:

  老百姓説好才是真的好

  

  10月28日上午,在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文昌花園社區活動室,百餘名小區居民和黨員圍住了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十九大代表鄭翔,在其帶領下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從26日早晨下火車後,這已經是鄭翔所作的第七場宣講。

  鄭翔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大會現場的所見所聞所感:“大會第一天,從聽報告到學習報告,深夜11點半才想起這一天中飯晚飯都沒吃,始終處於興奮之中,深深感受到團結氛圍和凝聚力。”這份激動深深感染著大家,社區老幹部黨支部書記張同元説:“我們社區有位十九大代表,大家都很自豪。我想問問,大會收到我們全體居民帶去的禮物沒?”

  十九大召開前,文昌花園社區的居民們集思廣益,用詩歌的形式細數總結這5年裏身邊發生的19個變化:空氣更清新了、水源更純凈了、交通更暢達了……採用雕版印刷精心裝幀的《我們眼中的十九個變化》詩冊由鄭翔帶到北京後,引起與會代表們的共鳴,《人民日報》頭版稿件中點讚:“每首寫身邊一個變化,正是新時代來自基層的聲音。”鄭翔説,這樣的反響,你們還滿意嗎?大家高興地齊聲説“滿意”!

  78歲的退休老職工張俠昌一直有病在身,他很關心這次黨代會給老年人帶來哪些具體利好政策。鄭翔説,習總書記所作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自己作為基層社區代表,最關注基層黨建、居民服務等民生問題,包括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等。文昌花園社區有1.2萬人,是揚州第一個大型拆遷安置小區,老年人佔比達18%,黨員帶頭領辦志願服務工作,目前已成立志願服務隊28支、志願者1348人,形成了自我服務的內生動力。現在開始借助專業優勢、利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承接社區服務。明年初,社區引進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正式進駐,目前3000平方米的場地正在裝修中。“這支專業的康養服務團隊有能力覆蓋社區所有老年人,將採用無償、微償、有償3種方式,努力打造一個頤養社區的典範,積極響應十九大精神。”鄭翔説。

  作為一名基層黨代表,鄭翔已連續兩屆參加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既感到特別光榮,也深覺責任重大:“習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話語,給了我莫大鼓舞和進一步開展好工作的信心。我們將帶領身邊群眾進一步學習、吸收、消化報告精神,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努力實現‘老百姓説好才是真的好’這一莊嚴承諾。”

  記者 汪瀅

  (原標題:黨代表回基層 | 他們帶回十九大“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