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哈裏裏去向確定 黎政局依舊迷離

2017-11-17 18:11:11|來源:新華網|編輯:靳松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全球熱點)哈裏裏去向確定黎政局依舊迷離

  新華社記者

  黎巴嫩總理哈裏裏本月初境外突然辭職引發的政治危機出現新轉機。法國總統府16日宣佈,目前滯留在沙特的哈裏裏已經確認接受法國總統馬克龍的邀請,將於18日抵達法國巴黎。黎巴嫩總統奧恩隨即發表聲明稱,哈裏裏將在巴黎待上幾天,然後回到黎巴嫩,“就辭職事宜作出決定”。

  分析人士指出,哈裏裏辭職危機背後實為沙特和伊朗之間的較量。民族和教派多元化的黎巴嫩如何化解此次危機,將最終取決於新一輪國際政治博弈的結果。

  【新聞事實】

  馬克龍稱,邀請哈裏裏來巴黎只是訪問,無關政治流亡。沙特外交大臣朱拜爾16日則表示,有關沙特控制哈裏裏的説法“毫無根據”。

  黎總統奧恩16日説,希望此次危機能夠就此結束。他將等待哈裏裏回國,以決定接下來的安排。

  哈裏裏曾于15日在社交媒體上説,他目前狀態良好,並將最終返回黎巴嫩。他此前曾表示,如果本地區衝突中的某些參與者“停止干涉黎政府的行動”,他將“重新考慮辭職決定”。

  哈裏裏本月初在訪問沙特期間突然宣佈辭職,並指責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操縱”黎巴嫩內政。此後,他一直沒有公開露面,直至12日才在沙特接受黎巴嫩媒體採訪,在電視節目中現身。

  【深度分析】

  法國與黎巴嫩在歷史上有深厚淵源。馬克龍邀請哈裏裏前往巴黎,意在通過斡旋這一危機重塑法國在黎巴嫩的影響力,增加法國在中東地區事務中的話語權。

  從目前來看,法國這一提議對各方都有利,容易被各方接受。對哈裏裏來説,去法國可以讓他的人身安全與自由得到保障;對沙特政府來説,哈裏裏去巴黎可以洗脫沙特扣押他的嫌疑,緩解外界的輿論壓力;而對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來説,哈裏裏去巴黎總比繼續留在沙特要好。

  哈裏裏辭職後,黎國內一時難以找到一位有相似影響力、能被各方廣泛接受的人來接替他,黎巴嫩政府恐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陷入無人掌舵的境地,地區局勢的不穩定因素也將因此增加。

  【第一評論】

  此次政治危機正是黎巴嫩這樣教派林立的小國在中東地區大國激烈爭鬥角力中淪為犧牲品的典型案例。

  1943年黎巴嫩獨立前夕,黎國內各教派曾就國家權力分配達成協定:總統和軍隊總司令由基督教馬龍派人士擔任,議長和總理分別由伊斯蘭教什葉派和遜尼派人士擔任,議員和部長的職位按各教派人口比例分配。在地緣政治敏感複雜的中東地區,這種特定的政體設置使得黎巴嫩政局非常容易受到地區大國的影響。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孫德剛指出,本月以來,在俄羅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共同支持下,敘利亞政府軍在敘境內的代爾祖爾省迅速推進,結束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對這一地區長達3年的佔領。沙特擔心伊朗和真主黨在敘的軍事部署長期化,因此對黎政府施壓,試圖迫使其將真主黨掃地出門。

  此次危機再度打破黎巴嫩國內脆弱的政治平衡。可以預見,圍繞哈裏裏的去留,各方還將繼續發力,局勢有可能進一步複雜化。

  【背景連結】

  自1975年開始,裹挾在宗教矛盾和巴以衝突間的黎巴嫩持續了15年的內戰。戰爭結束後,這片原本富饒的土地上充斥的暗殺、爆炸、爭鬥仍綿延至今。

  作為具有黎巴嫩和沙特雙重國籍的總理,哈裏裏的家族靠在沙特經商發跡,許多資産都在沙特。2009年,哈裏裏首次出任總理,組建包括真主黨在內的聯合政府。後來,因在其父、黎前總理拉菲克·哈裏裏遇刺案的調查工作上存在分歧,真主黨內閣成員辭職,導致政府解體。

  2016年底,哈裏裏再次出任總理。然而,以他為首的遜尼派陣營立場傾向沙特,同伊朗支持的什葉派組織真主黨再次陷入不睦。(記者:于榮、李震;編輯:孫萍)

  原標題:哈裏裏去向確定 黎政局依舊迷離哈裏裏去向確定 黎政局依舊迷離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