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李君:互聯網技術的出現讓中國億萬小農戶有了新的發展機會

2017-12-04 09:58:0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張倩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李君

  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發言 攝影:沈湜

  國際在線消息:12月4日,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通安廳舉行“共享紅利:互聯網精準扶貧”分論壇。本次分論壇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京東協辦。​

  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四川蒼溪縣白繹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發表演講,演講中李君與大家分享了他的互聯網扶貧感言。他表示,互聯網技術的出現讓中國億萬小農戶有了新的發展機會,也真正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小農戶和農業現代化的有機銜接。

  李君:

  我今天分享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我們用互聯網思維發展農業共享經濟,激發農村閒置生産力的價值。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共享經濟主要在大城市,比如説滴滴、摩拜。到農村也可以發展農村共享經濟,拿最簡單的家禽養殖這個事情來説,每家每戶實際上都有閒置的地方,比如説有糧食,有勞動力,但是因為家禽的市場價格波動比較大,老百姓對行情把握不準,很多老百姓一般的情況下現在只養自己吃的,造成了生産力和生産資源的巨大浪費和閒置,而在大城市大家覺得吃的肉越來越沒有肉味,所以農村的這種肉的味道是讓他們懷念的味道。

  正如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説的,現在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換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社會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包括吃一款很香的肉。農業部結構性改革當中也提到供需矛盾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我們把岫雲村以及周邊村的農戶組織起來共同打造岫雲村這個品牌,我們以市場需求和消費需求為導向,在成都市開設了首家扶貧體驗餐廳,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消費者在這裡可以吃飯,可以購買我們村裏的農産品,還可以定制化的在這個店裏。比如説需求一年的家裏養的雞鴨魚肉都可以在這裡定制,這個店通過體驗解決信任的問題,還解決了損耗問題和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這裡成為了連接農村和城市的一個窗口和橋梁,實現消費需求和生産需求的有效連接,破解了産業扶貧的同質化問題,老百姓按需生産,不用擔心市場風險和銷售問題,也真正通過市場行為激發了貧困戶的內升動力,實現了長效脫貧。

  第二個部分用互聯網思維、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小農戶和農業現代化有機銜接,讓傳統的生産方式得以延續,讓傳統美德實現回歸。怎麼樣最大限度的保證農産品的品質,讓消費者信任,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最大的難題,因為互聯網技術的出現這個問題迎刃而解,甚至還做到了不證自明。開始我們給消費者講我們的農産品來自農村一家一戶的時候,很多消費者告訴我們這個情況,現在老百姓在家裏喂豬,或者養雞等等,一邊是自己吃的,一邊是賣給市場吃的。自己吃的就喂糧食、蔬菜,賣的就喂飼料添加劑,這是我們生活當中真實的情況,因為收購的衡量標準就是稱重,越重價格越高,所以老百姓一定是想怎麼樣才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長大最大,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我們提出的去規模化、去重量化、去中間化、定制化“四化”理論中的去重量化就是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養殖家禽不計重,只管養殖時間,不管多重價錢都一樣,把養殖農戶和家禽實現數據管理,消費者買家禽的時候通過二維碼掃描就可以知道這個家禽是誰養的,養了多長時間,通過家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劉總剛才講你的雞叫做“跑地雞”,我們村的雞叫做時光雞,我們的鴨叫“歲月鴨”,因為不計重,讓農戶的養殖方式得到回歸,養殖利益得到保障,讓勞動的價值得到體現,最終讓我們的傳統美德得到了回歸。互聯網技術的出現讓中國億萬小農戶有了新的發展機會,也真正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小農戶和農業現代化的有機銜接。

  第三方面用互聯網傳播讓我們岫雲村的精神、品牌、模式走的更遠,我今天之所以能夠有幸站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們村的故事也是跟互聯網傳播分不開的。2016年的時候就是找到了我們的故事,後面才有我們岫雲村出現在新聞聯播裏面,才逐漸有了我們村的品牌和模式。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