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貴州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守住了鄉愁 走上致富路

2018-01-04 13:12:42|來源:光明日報|編輯:王高飛

  守住了鄉愁 走上致富路

  ——探訪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

  光明日報記者 呂慎 李苑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黃小異

  鄉愁,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因這美好的情愫而聞名。在這裡,迎接遊客的是滿眼的田園野花和一幢幢風格別致的黔北民居。村民們雖然不會把文縐縐的“鄉愁”挂在嘴上,但大家心裏明白:家鄉變了,大家富了,要讓鄉情更濃,就要留住鄉村的文化、習俗和風貌,因為這些最能撥動所有人的心弦。

  “最近幾年遊客多了,大家日子越來越紅火!”村民們都沉浸在這幾年快速發展帶來的幸福感中。花茂村,這個貴州省新農村建設的樣本,正處在加速發展的跑道上。如今,天更藍,水更清,土地更肥沃,農民更富有;田園旅遊經濟飛速發展,大棚種植技術日漸成熟,傳統土陶造紙工藝煥發生機。

  看得見的鄉愁

  田園旅遊帶動鄉村發

  楓香鎮花茂村,名字透出花香。但村民們忘不了,以前村裏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一個“出行難、飲水難、看病就醫難、農田灌溉難、村民增收難”的典型貧困村。

  這裡靠天吃飯,外出打工是年輕人的首選。1980年,17歲的村民王治強跟親戚借了5塊錢,走出了大山。二十幾年裏,他四處打工,什麼苦都吃過。2013年,年屆半百的王治強決定落葉歸根,回鄉養老。他用20多萬元積蓄,把老家翻修成“小青瓦、坡面屋、穿鬥枋、轉角樓”樣式的黔北民居,打算開個農家樂。房子修好了,機會也降臨花茂村。2014年,花茂村被列為“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創建試點,以“富在農家增收入、學在農家長本領、樂在農家爽精神、美在農家展新貌”為主題的鄉村建設開始了。村裏請了專業的旅遊規劃師,泥土路變成水泥路,老房子變成黔北民居小樓,連片的農田與青山遠目相接,木棧道與花壇相映成趣,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遊客來了要吃飯,王治強的農家樂大受歡迎。

  村委會也看到了機遇,順勢成立了鄉村旅遊協會和旅遊開發公司。公司取名“鄉愁花茂”,意在“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名聲傳了出去,遊客紛至遝來,花茂村陸續發展起40余家農家樂和鄉村旅館。田園旅遊的受益者不僅僅是農家樂,趕上旺季,賣烤紅薯的村民一天也能有600余元收入,賣陶瓷的村民一天則能有上千元收入。越來越多的村民思量著圍繞旅遊産業開發項目。

  “花茂村現在是名副其實的花繁葉茂。”花茂村黨總支書記潘克剛細數著村裏的變化,這兩年鄉村旅遊帶動群眾就業300余人,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250余人,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35億元,村民王治強光靠農家樂,每年就有純收入100余萬元。潘克剛希望,在田園旅遊經濟的帶動下,村裏出現越來越多的“王治強”。接下來,村裏準備請烏鎮的設計總監和高校教授,來為花茂村設計旅遊發展藍圖。

  忘不掉的鄉愁

  農業升級帶動環境發展

  “鄉村旅遊只能帶動一部分老百姓,農業産業決不能丟。”潘克剛意識到,花茂村要讓更多人致富,還得因地制宜,從農業産業轉型入手,在土地上做文章。

  幾年前,花茂村引進了山東壽光九豐公司,通過採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村委會+農戶”模式,開始探索村民以土地入股、平時務工、年終分紅機制,用市場力量帶動脫貧致富。目前,在九豐農業園工作的村民有100多人,一個月有2000多元工資,守在家門口,照顧老人孩子也方便,大家都搶著幹。

  2016年,花茂村與九豐公司合作,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遵義綠動九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王文寬當上了負責人。合作社不再使用化肥,改用有機肥,冬天到鄰近鄉鎮去收豬糞牛糞,發酵後撒到土裏,肥力強,也有助於鬆軟土壤。隨後,合作社陸續嘗試種植番茄、黃瓜、絲瓜等蔬菜,畝産值均達萬元以上。站在蔬菜大棚旁,王文寬難掩笑意:“以前看天吃飯,再精心,一畝地也就産6000斤黃瓜,如今引入新技術,一畝地産12000多斤沒有問題。”育苗技術日漸成熟的花茂村,已經開始向周邊相鄰省份輸出蔬菜苗。

  “土地是我們致富的寶,我們要用技術帶動周邊村鎮共同發展。”潘克剛計劃明年適時增加耕地種植面積,帶動更多人致富。“做大做強農業産業,花茂村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可能。”在潘克剛的計劃中,還將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要求,“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如今,村裏全面小康總體實現程度預計為99.18%,並已被評為省級同步小康示範村。“今年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計劃突破2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可達1.6萬元以上。”潘克剛言語間信心滿滿。

  留得住的鄉愁

  打造鄉村文化特色産業

  參加黨的十九大之前,潘克剛既緊張又期待:緊張的是,小小的花茂村會有人注意嗎?而期待的是,這兩年村裏交出的答卷能否令人滿意,不辜負為新農村建設付出努力的人們。作為十九大代表,潘克剛來到北京後,顧慮瞬間打消,大家不但知道花茂村的名號,更對村子的發展充滿好奇。潘克剛一遍又一遍地講述著村子的發展歷程,越來越多的人期待著到花茂村看看。

  潘克剛説:“我下一步最關注的,就是對鄉村旅遊作分析和預測。如果村裏旅遊市場趨於飽和,就要提前採取措施,必須讓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

  誠如此言,沒有文化支撐、沒有形成地方特色,鄉村旅遊就難以保持吸引力。花茂村從自身歷史文化開掘,從代代相傳的手工技藝中,找到了自己的“過人之處”。

  花茂陶瓷業有些歷史。從有據可查的清代光緒年間算起,距今約有140多年的歷史。村裏就此專門打造了一條集旅遊休閒、陶藝展示于一體的陶藝一條街,母先才的店是街上最顯眼的一家,他家的手藝已經傳了四代。村裏還送了幾位有家傳手藝的人出去學現代技術,母先才就在其中。回來後,他申請到小微企業鼓勵資金,再加上貸款和借來的本錢,總共投資近百萬元,擴大了陶藝館的規模。“如今收入翻了幾番,手藝我不丟了,還得傳給孩子。”母先才説。陶藝一條街成為村裏的特色,在這裡不僅能看到各式土陶藝術品,還可以親自動手,製作一件土陶産品帶回家。

  這條街上還開了一家古法造紙體驗館,館裏坐鎮的是隔壁茍壩村的村民敖坤。敖坤剛從河南科技大學畢業,學的是國畫專業。從外省歸來後,敖坤施展所學,使具有400多年曆史傳統的古法造紙煥發了新生機:一系列依託古法造紙技術、融合當地藝術特色的文創産品出現在大山裏的花茂村,馬燈、書本、手賬、明信片等,讓遊客愛不釋手,一到旺季産品供不應求。

  “我們計劃形成鄉村旅遊、農業産業和特色文化産業三足鼎立的經濟格局。”潘克剛説,花茂村不僅守住了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還形成了獨具個性和歷史傳承的文化特色。如今,村裏各項産業齊頭並進,全村外出務工人員從2012年的3356人,減少到現在的不到1000人,甚至吸引了不少周邊地區的人員來就業。

  花茂村人守住了自己的鄉愁,也因此走上了致富路。“花茂村的鄉愁,就是讓人來了不想走。”潘克剛笑著説。

  《光明日報》( 2018年01月04日 07版)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