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為建設美麗長江作出貢獻

2018-01-05 15:42:1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杜軍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參與、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強力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全力抓好“五個綠色”,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促進百姓富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一、牢牢把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這不僅是對自然規律的尊重,也是對經濟規律、社會規律的尊重”。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根本遵循,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大力實施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同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全力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努力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特別重視、格外關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貴州這樣一個自然生態比較脆弱的省份,尤其要把生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對此決不能掉以輕心”;“貴州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發展路子”;“貴州在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方面難度更大,對生態環境保護更是大意不得”;“必須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此一點大意不得”。從“決不能掉以輕心”到“更是大意不得”再到“一點大意不得”,既深刻精準又令人警醒,既深切關懷又寄予重托,為貴州參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貴州省委、省政府始終站在政治、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專門召開省委全會研究部署生態文明建設,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將大生態上升為全省三大戰略行動之一,成立了以省委書記、省長為雙組長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作出了發展綠色經濟、建造綠色家園、築牢綠色屏障、完善綠色制度、培育綠色文化“五個綠色”和推動大生態與大扶貧、大數據、大健康、大旅遊、大開放“五個結合”的總體部署,對長江經濟帶發展各項工作進行了統籌安排。明確提出,貴州堅決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守著綠水青山苦熬”的窮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歪路,堅定不移走百姓富、生態美兩者有機統一的新路,確保中央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各項決策部署在貴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認真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根本要求

  我們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五個綠色”為抓手,強化系統思維,統籌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完善各項政策,全力參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持續用力築牢綠色屏障。一是實施“碧水”工程。開展十大污染源、飲用水水源地“雙源”治理工程。集中整治烏江總磷污染,實行磷化工“以渣定産”,對開磷集團34號泉眼實行總磷特別排放限值,烏江沿河斷面總磷濃度從2013年的0.5毫克/升下降到了0.2毫克/升。採取疏堵結合的辦法,取締烏江流域網箱養魚,烏江總體水質從中度污染變為優質,I至III類優良水質斷面超過90%。赤水河部分河段達到I類水體,對水質要求高的以中華倒刺鲃為代表的34種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得到了有效保護。推進草海綜合治理,實施退耕還湖、退寨還湖、治污凈湖、造林涵湖、退城還湖五大工程。全省水生態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進一步豐富,主要河流水質優良率達94%。二是實施“青山”工程。開展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攻堅戰”,全面綠化宜林荒山荒地,近兩年來完成退耕還林607萬畝,治理石漠化面積2116平方公里。三是實施“藍天”工程。加強大氣污染防治,開展火電超低排放改造,累計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171台、385.9蒸噸,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25.9萬輛。四是實施“凈土”工程。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治理歷史遺留重金屬廢渣746萬噸。五是嚴格環境執法。用好環境保護“六個一律”和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兩把利劍,強化生態紅線保護和環境污染防治“兩個問責”,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簽訂《川滇黔三省交界區域環境聯合執法協議》,探索開展跨省區域聯動執法。六是狠抓中央環保督察整改。3478件群眾舉報投訴件全部辦結,責令整改企業1538家,約談1208人,問責375人。

  與時俱進完善綠色制度。一是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開展省級空間規劃、自然資源資産管理體制、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環境監察執法機構垂直管理等國家試點,全面推行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二是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法治保障。率先出臺首部省級層面生態文明地方性法規《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頒布實施30余部配套法規。率先設置環保法庭並成立公檢法配套的生態環境保護專門機構,率先開展由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司法專門機構達108個;全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各類資源環境違法案件2263件,檢查機關起訴1185件,審判機關受理1006件。三是嚴格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取消了地處重點生態功能區的10個縣GDP考核。對各市(州)黨委、政府生態文明建設開展評價考核。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實行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問責。

  因勢利導建造綠色家園。一是加強規劃引領。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快城鎮規劃編制,30%的縣(區、市)完成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全省國土空間開發強度控制在4.2%以內。二是打造綠色城鎮。安順市、遵義市建設全國“城市修補”、“生態修復”試點。市(州)中心城市和經濟強縣均建設了兩期以上的污水處理廠。市(州)中心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省城鎮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90%以上。三是建設美麗鄉村。實施新農村環境治理“百鄉千村”建設項目100個,創建“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省級新農村示範點157個、新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省級示範點192個。

  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經濟。一是做好綠色産業佈局規劃。印發綠色經濟“四型産業”指引目錄,將15大類産業細化為400個具體條目;編制實施旅遊發展、大健康産業、水産業等專項規劃,2017年全省綠色經濟“四型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37%左右。二是狠抓生態環保項目實施。發佈實施大生態和綠色經濟“工程包”項目332個,完成投資456.6億元。三是大力推進綠色改造提升。實施“千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改造企業1597戶、項目1643個,完成技改投資943億元;關閉地條鋼産能167萬噸。四是加快發展綠色金融。貴安新區獲批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積極探索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綠色金融産品助推綠色經濟發展。五是實施生態扶貧。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對遷出地進行土地復墾或生態修復,盤活搬遷戶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塊地”;開展生態産業扶貧,引導貧困群眾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林下種養等産業,2017年全省林業産業總産值可達2000億元。

  久久為功培育綠色文化。一是設立“貴州生態日”。將每年6月18日確定為“貴州生態日”,並舉辦了“保護母親河·河長大巡河”等系列活動。二是注重生態文明教育。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編制了大中小學、黨政領導幹部生態文明讀本。生態文明建設相關博士、碩士授權點達20個。三是開展綠色創建活動。全面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累計創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11個、生態縣2個、生態鄉鎮56個、生態村14個;省級生態縣4個、生態鄉鎮332個、生態村490個。四是加強區域合作。制定《關於建立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的協議》《2017年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重點工作方案》,增強區域互動合作。五是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堅持既要“論起來”又要“幹起來”,連續9年成功舉辦生態文明貴陽會議、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對生態文明建設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發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聲音”。

  通過積極參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我省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越守越牢,綠水青山變為了金山銀山。全省經濟增速連續六年位居全國前三位,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達10.1%,居全國首位,五年減少貧困人口650萬人。全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主要河流水質保持優良,森林覆蓋率達55.3%,市(州)中心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6%以上,公眾對貴州生態環境滿意度居全國第二位。

  三、以新時代新思想為引領共建美麗長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確定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把“美麗”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內涵,明確提出“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儘管近年來我們參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然面臨不少困難挑戰: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石漠化治理等生態建設任務仍十分艱巨;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配套管網、收運設施建設不足,鄉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欠賬還很大,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置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仍較滯後等。下一步,我省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部署,始終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強力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與沿江各兄弟省市一道共護一江清水、共建美麗長江。

  大力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完善主體功能區佈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入推進綠色貴州建設行動計劃,切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生態工程,築牢“兩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深入實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嚴格環境執法和督察問責,加強聯防聯控,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圍繞建設“多彩貴州公園省”總目標,探索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打造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堅盾”,形成助推綠色發展的制度“利器”。完善多元化、市場化投入保障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健全綠色發展市場規則和管控機制。加強綠色績效考核評價,健全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和責任追究制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司法機構全覆蓋,健全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創新生態扶貧機制,實施生態扶貧十大工程。深化生態文明對外交流合作,堅持辦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實施傳統産業提質工程,加快能源工業轉型升級,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推動生態要素向生産要素、生態財富向物質財富轉變,實施數字經濟倍增計劃、旅遊經濟倍增計劃、綠色農産品“泉涌”工程,發展大數據、山地旅遊、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等産業。推行綠色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推動綠色富民、綠色惠民,持續釋放綠色紅利,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秦如培)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