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換種方式讀懂黃大年

2018-01-21 10:49:47|來源:光明網|編輯:金近

  【藝境觀象】  

  光明日報記者 田呢

  “人的生命相對歷史的長河不過是短暫的一現,隨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這是黃大年在入黨志願書裏寫下的文字,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這句誓言。心有大我,至誠報國。從英國康河的柔波,到中國長春地質宮的燈火,黃大年用自己的報國之行,表達了一個赤子對國家的大愛。為了生動形象地詮釋黃大年的先進事蹟,連環畫繪本《至誠報國 黃大年》近日出版,翻開這部近2萬字、有170余幅畫作的“小人書”,一位赤膽忠心的時代楷模形象呼之欲出。

  黃大年作為享譽世界的地球物理學家,生前係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黃大年毅然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帶領科研團隊辛勤奉獻、頑強攻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為深地資源探測和國防安全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2017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僅58歲。

  《至誠報國 黃大年》創作組採用老少咸宜、通俗易懂的連環畫藝術形式講述人物故事,緊緊圍繞黃大年心有大我的愛國情懷和知識分子的責任擔當這個時代主題,突出其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的“至誠報國”的生命理念,在宣傳時代楷模方面作出了積極的探索。繪本文字作者于姍姍參與過諸多黃大年新聞報道的采寫工作,她和編輯對連環畫文稿進行了20余遍的反復修改。繪本主創、吉林省書畫院創作研究部主任王東明與段吉閩、吉利兩位作者一起,在黃大年滿腔赤子情、一顆報國心的激勵下,夜以繼日,連續創作兩個多月,圓滿完成了這項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

  在談到創作緣起時,繪本主創王東明説:“黃大年生前在長春工作,作為同城的美術工作者,更有責任把這個與吉林息息相關的科學家的精神與風采用藝術的形式展現出來。我在接到這個任務後,讀了大量關於黃大年的材料和書籍,以便在創作上更加真實地展現出黃大年的時代精神。”

  作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連環畫由於在文化普及和思想傳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自20世紀30年代起就受到大眾的廣泛推崇,新中國成立後更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連環畫多幅、連續的樣式適合塑造豐滿有個性的人物,講述內容完整的故事,也容易吸引讀者。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李晨認為,《至誠報國 黃大年》這本書體現了對傳統連環畫的繼承和發展,充分發揮了連環畫在敘事上的藝術優勢,以直觀生動的人物形象,詳實地展現了黃大年光輝而短暫的一生。

  故事從黃大年小的時候切入,講到了他的興趣愛好,如畫畫、打乒乓球等等,也講到了父母、老師對他的影響——“黃大年的父母始終堅信:知識就是力量,知識精英是民族的脊梁。父親常用特殊方法鍛鍊黃大年的記憶力,如記棋局,復述剛看過的內容等,使他養成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簡練的講述既吸引人,又頗具啟示意義。

  對於典型人物的表現,畫家們沒有流於程式化、概念化,沒有一味地追求高、大、全,而是以準確傳神的人物描寫,以樸素堅實的線條塑造,展現黃大年親切樸實和敬業愛國的形象,使黃大年的高尚品質躍然紙上,真實可信。

  《至誠報國 黃大年》在傳統連環畫的設計基礎上,吸收借鑒了現代繪畫理念,線條的疏密排布和構圖的張弛開闔都苦心經營,並在傳統的中國畫線描中融入了富於當代性的構成表現,以貼合現代讀者特別是年輕讀者的審美需求。

  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沈堯伊認為,線描連環畫是我國傳統連環畫的主要形式,造型簡潔,線條明快,既可以表現宏大主題,也可以講述平凡生活。《至誠報國 黃大年》用平實樸素的線描語言生動講述了黃大年甘於奉獻、以身許國的感人故事,畫面構圖飽滿又意境深遠,展現了畫家的藝術功力。

  吉林出版集團圖書出版公司負責人、本書策劃之一曹恒説,“《至誠報國 黃大年》無論在藝術表現力還是思想感染力方面,都稱得上是一部值得推廣發行的佳作,希望能夠最大化地實現這部作品應有的社會功能。”

  翻開《至誠報國 黃大年》深紅色的封面,分為七個章節的內頁圖文並茂、筆觸細膩,讀者可以通過這部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連環畫作品,更加形象和深入地感受黃大年的愛國情懷,讀懂黃大年的無悔人生。

  小學一年級至三年級,黃大年在南寧市建政路的地質大院內上學。他在班裏很活躍,團結同學,尊敬老師,思維敏捷,表現出眾。黃大年喜歡畫畫兒,經常畫一些和日本鬼子打仗的漫畫,一邊畫還一邊給同學們講畫中蘊含的道理。

  當時,黃大年的老師中,多數是下放到農村、身體情況不佳的知識分子,學識淵博,視野開闊,黃大年十分尊敬老師。他們堅毅、刻苦、頑強的品格深深地影響著少年黃大年,也讓他懂得了一個有氣節的知識分子是金子,無論放在哪,終究會發光。

  黃大年參與研製的國內首臺萬米大陸科學鑽探機“地殼一號”在大慶油田投入工作,我國成為繼俄羅斯和德國之後第三個擁有這套裝備和技術的國家。

  時隔多年,一直在地球物理領域鑽研的黃大年對好友蔡瓊透露,他十分想念家鄉南寧,也時刻關注著家鄉的發展變化。直至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最想念的依然是家鄉楊桃的味道。捨棄小我成就大我,黃大年做到了。

  黃大年説:“我們常年在國外的這些專家,對祖國的愛很深,很深!”和他接觸多了,大家漸漸明白,他那麼喜歡《我愛你,中國》《我和我的祖國》這樣的歌曲,每次聽到都會落淚,就是因為歌曲能抒發出他對祖國純真的摯愛。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