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中國·致情懷】國醫,李濟仁

2018-02-19 09:59:00|來源:央視網|編輯:楊磊

  央視網消息:稍顯擁擠的客廳,一縷藥香縈繞,陳舊而整潔的傢具,訴説年輪故事。不遠處街道的車水馬龍,讓這裡顯得愈加靜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位“國醫大師”就住在這樣一間再普通不過的老房子裏。

  “中醫本身就是科學,能把病看好就是實事求是的科學。”已退休19年的李濟仁,至今仍堅持每週四坐診。按照往常慣例,早晨6點起床,晨練、看報、吃飯……然後徒步十分鐘去安徽蕪湖弋磯山醫院出診。

  作為當代中醫藥教學的開創人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張一帖”傳人,李老懸壺近70載,以濟人濟世之情懷,親身傳播中醫國粹的精華與智慧,廣施仁愛,惠及四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我國現代中醫的振興之路。

  初心是仁心

  醫在民間,大醫情懷充滿人性溫度。

  李濟仁,原名李元善,生於上個世紀30年代。上中學時,他不幸染上瘧疾。在那個醫療條件奇缺的年代,看個病都要走很遠的路才能找到醫生,他不得不休學在家養病。病痛折磨期間,正值戰亂,百姓的病患之苦,他感同身受。

  

  首屆國醫大師李濟仁、國家非遺“張一帖”第十四代傳人張舜華在安徽亳州華佗故居。

  “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生病期間,李元善萌生了學醫救人的想法。病癒後,李元善就做出了棄文學醫的決定,當時,他只有十二三歲。後來,長兄不幸夭折,更加堅定了他學醫的決心。

  李元善先是在汪潤身老先生處學醫,後聞定潭“張一帖”之名,又拜其傳人張根桂為師,抄方巡診、採藥制藥。“轉益多師是汝師。要想為人民服務,技術上必須要精,再就是醫德要好,那就必須進一步學習深造。”後來,張根桂將女兒張舜華嫁給他,夫婦倆由此成為“張一帖”第14代傳人。

  “一帖”傳世 400 載,至今猶記“趕定潭”。張氏一脈是北宋名醫張擴的後代,擅長治療傷寒。明朝嘉靖年間,傳人張守仁獨創藥方“張一帖”。張氏一門醫者仁心家風傳世,直到民國,定潭“張一帖”還常年在路邊免費供應“藥茶”,為年紀大的病人或家庭困難的病人免費看病。此即當地人人稱道的“趕定潭”。

  歷時六年學醫出師的李元善打算大展鴻鵠之志,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李濟仁。“所謂元者,善之長也,做醫生必須要濟世救人,要濟世為懷。”在此後的從醫日子中,他一直踐行著這一初心。

  20 世紀 70 年代末,李濟仁夫婦先後調入皖南醫學院工作。但“‘張一帖’在老家定潭的根不能丟。”於是二老把當時年僅 17 歲的次子李梃留在了家鄉,成了“張一帖”在定潭的守護者,延續著當地“趕定潭”的傳説。

  孜孜以求醫、教、研

  執著與創新,有時是一種責任。

  中醫藥學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述,凸顯了中醫藥學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李濟仁(攝影:魏愛林)

  李濟仁先生正是掌握了這把“鑰匙”,開啟了中華文明寶庫,同時開創了屬於他自己的中醫藥傳承之路:源於新安,立足國學,重視臨床,走向科學。

  新安醫學是徽州文化中“寶庫中的寶庫”,並素以“南新安、北華佗”而蜚聲杏林,而歙縣定潭“張一帖”又是新安醫學中影響最大的世醫家族之一。

  作為世醫傳人,前人給李濟仁設定的人生軌跡或許是要其傳承“張一帖”的醫術,守住其祖輩遺産,但李濟仁並沒有因循守舊。學成後,李濟仁先後從鄉村走到縣城,又從縣城走到城市。為了傳承中醫文化,開始從事當代中醫藥教學工作。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醫藥教學還是個新生事物,沒有人知道該如何授課,從何講起,更沒有人告訴你該如何教學。李濟仁靠著自己的努力,刻苦鑽研,認真摸索,與中醫界同仁一道,硬是闖出了一條新中國有史以來的中醫藥教學之路,甚至連教材也是自己編寫。

  改革開放後,李濟仁積極提倡開展新安醫學研究,主張發掘新安醫學這座豐富寶藏。結合西醫研究成果,他為中醫內科、婦科病創造了多個效方驗方,提出“痹痿統一論”等系列學説,制訂“辨治頑痹四法”,注重融匯新安醫學學術思想以及《內經》理論與診治方法,從臨床實踐中加以體悟。同時,還原 668 位新安醫家和 400 余部新安醫籍的原貌,傳承發展新安醫學。

  中醫的臨床手段很多,各種方法都有不錯的療效,但在標準化上做得還遠遠不夠。李老説,對於“中醫”,我們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所以要“立足國學,走向科學”,國學是“溯其源”,科學是“解其因”,兩者都是在為中醫學尋找話語權。

  國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可以使人們重塑中華民族的信仰、找到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要研究古代的東西,必須要結合到今天,要繼承必須要發展,要將古和今結合。”談及中醫藥傳承,李老頗喜歡引用《內經》進行闡釋。

  少年李濟仁從師前後學醫6年,其中就花了2年時間攻讀《內經》;青年時期又兩次進入安徽中醫學院和北京中醫學院《內經》師資班各學習1年。正是這部被中醫界奉為圭臬的經典著作,把他引進了研究中醫理論的殿堂。

  

  李濟仁和孫女張涵雨(攝影:楊小淼)

  自古有雲:“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中醫方藥劑量與療效的關係是中醫藥學術的關鍵問題,也是困擾中醫藥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難題。

  “中醫不能封閉著傳承,有創新才有發展,發展好才能發揚光大。”李濟仁一直鼓勵子女勇於探索未知,用現代方式來傳承和研究中醫。

  對此,李濟仁四子李梢率先提出“網絡靶標”的概念,通過這種方法,他不僅已從中藥方劑中發現多種抗血管新生中藥成分組合,而且很可能開創了一種與傳統的、以大量試驗為基礎的“試錯”研究方法完全不同的、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該成果于2008年申請了中國、美國發明專利並獲授權。論文發表于《BMC系統生物學》後,被國際千名醫學家(F1000)作為“必讀論文”推薦給全世界的醫學和生物學工作者研讀。

  2016年,國務院新聞辦發佈《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昭示中醫藥在國家戰略中佔有重要地位,並將真正為中國形象代言。中醫藥已成為中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代表,逐漸受到世界矚目。

  不宥門規傳後學

  “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點睛之語。

  在傳統醫學界,包括“張一帖”在內的眾多新安醫學世家,每一支每一脈或多或少都存有祖傳下來的獨門絕技,或叫看家本領。看家本領一般來講是秘不外傳的,這是古代保護“知識産權”的一種方式。

  但為了中醫藥事業的明天,李濟仁以寬廣的胸懷、高瞻遠矚的視野,不宥家族師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無私傳授自己的心術。“我們的技術再高明也還是要為人民服務,讓更多的人學會看病不是更好嗎?”

  早在 1958 年,李濟仁、張舜華夫婦就響應國家號召,將“張一帖”家傳秘方無償獻給國家。2009 年,他們又與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簽署協議,無償捐建了醫藝館。而更令人津津樂道的是,這一門還有“五子登科”的故事。

  

  國醫大師李濟仁夫婦和四子一女

  李濟仁長子張其成(隨母姓),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以文化傳揚中醫國粹;

  女兒李艷,現為皖南醫學院主任醫師,弋磯山醫院中醫科主任,全國第六批名老中醫專家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安徽省名中醫,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痹病學”學科帶頭人,在臨床實踐中傳播發展中醫;

  二子李梃,大學畢業後應父母要求,回到定潭經營診所,繼續“張一帖”家傳,並一手創建出“新安國醫博物館”,踐行“醫在民間”的價值理念;

  三子李標,是中國科學院博士、德國洪堡學者、旅美科學家,現開展物理學與生物醫藥探索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際獎勵;

  四子李梢,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開闢“中醫藥生物信息學”、“網絡藥理學”新方向,研究成果入選“2014世界中醫藥十大新聞”,致力於用科學發展中醫。

  此外,李濟仁還培養了973首席科學家、著名中醫糖尿病專家仝小林教授,形體醫理學專家、“中國百名傑出青年中醫”胡劍北教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江蘇省方劑學重點學科帶頭人孫世發教授等一大批英才。現如今,“張一帖”已不再是一枝單傳,而是春滿杏林。

  “大醫隱于林”。當被評為全國首屆國醫大師時,李濟仁的身影方才顯山露水於世人面前。時光流逝,人生如卷。李濟仁如今已成為中醫界一方重鎮,但仍很謙虛:“其實我的水準還夠不上大師一級的水準,所以我覺得慚愧啊!怎麼辦呢?只有學習學習再學習。”(文/李姍姍)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