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建言加強創新 讓傳統文化教育更具吸引力

2018-03-15 13:24:50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 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爽):從去年開始,中國教育部加大了中小學生語文教材裏中國傳統文化的比重。在今年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如何更好的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讓傳統文化更具吸引力,也成了全國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傳承好傳統文化,教材至關重要。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周曄透露,她今年的提案之一就是希望國家層面可以編纂一部適合孩子們學習的中國傳統文化教材:“目前我們基礎教育中關於傳統文化的教育都是校本課程,可能這個學校有一個弘揚傳統文化的書,那個學校有一個,都是比較散的,零星式的,怎麼能夠從國家層面有一個更好的體系,體系的建設、課程的建設、教材的建設。”

  據悉,從去年開始,中國中小學生語文教材中傳統文化的比重已經大幅增加。目前,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本中共有古詩文一百餘篇,佔課文總數的三成左右,而高中課本中古詩文背誦篇目也達到了七十多篇。古詩詞也受到了學生們的喜愛,李子蘇是北京一所學校的小學生。她説:“我最喜歡《惠崇春江曉景》,因為畫出畫來比較的美麗。我也挺喜歡學詩的,可以長一長見識,了解一下古代是怎樣的。”

  對於學習古詩詞,正在讀高中的徐昕也有自己的看法:“我感覺學點背點古詩文還是挺好的,雖然我背起來要花好長時間,還容易忘。古詩文可以説是中文最漂亮形式之一,我們學的又大多數是經典,還是值得去閱讀背誦。讀多了還能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認為,英文版出師表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多學科結合和融匯貫通,“我們每年有一個讀書活動,這個讀書活動有很多都是中國傳統文化,還有一個經典誦讀,我們也編了一套書給中小學的推薦讀本。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不能是單純的特殊教育,我們每一門課都有傳統文化教育的影子在裏面,每一個老師,每一門學科都可以去挖掘。”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王泓告訴記者,也可以在相應的節日中帶孩子體驗傳統習俗,真正感受古人留下來的文化,“在去年的中秋節,我們也辦了一場活動,其中有一個項目就是找學生扮演嫦娥,之前給學生大概三十多句跟月亮相關的詩句。中秋節有這個飲酒的習俗,學生不能喝酒,我們就用梨湯當酒。小朋友到嫦娥面前,如果可以對出嫦娥的詩,嫦娥就給一杯梨湯喝。”

  傳統文化教育涵蓋廣泛,教材如何研發、課程如何設置,在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看來,要解決好這個問題並不僅是在原來的教材裏面加幾篇古詩文那麼簡單,“要有一個整個的課程體系,要有一個新的安排,來鼓勵中小學的校長和老師,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在教材編寫、課程組織、教學方法上,能夠做出令學校、家長和社會滿意的成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今年的提案也是跟傳統文化推廣有關。他表示,傳統文化教育其實也是一種美學教育,把音樂教育和詩詞教育結合在一起,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形式。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全國政協委員們表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可以提升個人修養,更可以凝聚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信。他們認為,隨著不斷創新,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會越來越好。

2018全國兩會 NPC&CPP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