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2018-03-21 10:45:04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 杜軍帥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涉及民生的內容佔了很大篇幅。“要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政府工作報告廣泛聚焦民生問題,各項舉措務實落地,彰顯了我們黨和政府人民至上的執政情懷,在代表委員中引發強烈共鳴。

  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民眾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5年來,我國城鎮新增就業6600萬人以上,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城鎮調查失業率納入預期目標,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就業的重視與關注。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就業平穩的狀態持續延續。

  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成為改善民生的最大戰果之一。5年來,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定西市委書記唐曉明説,近年來,定西市主動適應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全市貧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84.23萬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36.5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31.7%下降到13.91%,“對定西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邁入小康社會充滿信心”。

  5年來,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持續超過4%。營養改善計劃惠及3600多萬農村學生。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善竑説,安徽省已累計投入膳食補助資金40多億元,切實減輕了貧困家庭經濟負擔。

  全國人大代表、古井集團董事長梁金輝認為,改善民生就是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隨著我國多項改革發展舉措不斷推進,人民群眾心中有了沉甸甸的獲得感。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搞建設、促發展、抓改革,都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在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涵蓋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據統計,我國現有農民工2.87億人,已成為我國産業工人主體。依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特別是勞動報酬權益,關係廣大農民工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也關係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和諧穩定。對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治理拖欠工資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青海省委會主委、青海省政協副秘書長張周平認為,根治農民工“欠薪”頑疾,需要健全預防和解決拖欠農民工勞動報酬問題的長效機制,完善和推進施工單位繳納農民工勞動報酬保證金制度,確保農民工勞動報酬按時足額支付。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萬千家庭的共同心願。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隨著多地加速建設培育住房租賃市場,房地産行業正從重購輕租到租售並舉轉變,從而促使房地産真正回歸居住屬性。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建議,應切實推進“租購同權”,在戶籍、子女上學等基本公共供給服務方面,給予租房者同等待遇。

  今年兩會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政協委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饒克勤認為,這體現了黨中央對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視,順應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組建,體現了以治病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全國人大代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張滌説,把醫療服務、康復養老、健康管理等融為一體,強調了未病先防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僅能緩解看病就醫難問題,更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服務。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係國運。就業、求學、購房、醫療……這些民眾普遍關心的事情,都是關乎民心的大事。代表委員們表示,各級政府應以更大力度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民心工程真正造福於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姜 帆 韓秉志 杜秀萍)

標簽:
2018全國兩會 NPC&CPP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