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潮起海之南】黨建在基層:石屋村的堅守與潮流

2018-04-12 10:50:4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石屋村胡松精神館(攝影:駱雲飛)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姚晶堯):中國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鎮石屋村這個名字很多人並不陌生,“北有大寨,南有石屋”是上個世紀60年代周恩來總理對這座村莊的美譽。的確如此,這座小村莊曾在50多年前就創造了“銀行存款一百萬,倉庫存糧一百萬”的雙百萬成績,並且在國家困難時期,無償為國家捐獻2萬斤糧食的貢獻。面對新時代,石屋村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在村莊建立起互聯網站,創造了一條新農村的創新發展之路。在海南省建省辦特區30週年之際,我們走進這座小村,來感受石屋人的堅守與變革。 

  堅守傳承胡松精神 

  石屋村,原名五角嶺,生活在這裡的百姓原來都居住在低矮的茅草屋裏。住上用石頭壘砌的房子,是這個地方百姓的夢想與期待。在1959年全國大旱大災,石屋村連續11個月未下雨。而正在此時,時任石屋大隊黨支部書記的胡松提出“番薯下田,木薯上山,向荒山要糧”的口號。胡松書記帶領著僅6個人,每天早上6點上山,砍荒山、種番薯、種橡膠苗,砍了117個山頭,種了20萬橡膠下去。 

石屋村(攝影:駱雲飛)

  范華慶説:“到了1960年,冬季木薯大豐收,自己吃的吃不完,但是胡松這個同志是共産黨員,真正的共産黨員,他號召大家不發國家困難的財,當時市場上3塊錢一斤木薯,他三分錢賣給國家,10倍價,他只要零頭。” 正是憑藉著這種精神,胡松又帶領群眾挖溝開渠、興修水利。很多人並不相信水能上山,面對這種情況,胡鬆動員大家説,愚公敢移山,我們就能開山鑿渠,117頭山都開發出來了,還怕一條渠開不成,大夥在胡松書記的帶領下,經過10年艱苦奮鬥,建起了一條長91千米的引水渠,同時興建了16個電灌站。”而這條渠後來被稱為“海南紅旗渠”。

  糧食問題解決後,胡松又提出“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種養結合、辦農業加工廠、搞農業機械化”等長遠的發展目標,這樣石屋人從有糧變成了有錢。1964年,石屋村出現了兩個一百萬,銀行存款一百萬,倉庫存糧一百萬,除了100多個熱帶作物園和水果園外,還辦起了橡膠廠、澱粉加工廠、發電廠。范慶華説,那時的石屋人,孩子上學不用錢,看病不用錢、看電影不用錢,住的房子是集體蓋的,還用上了電燈電話,老人還有養老金”,“現在我們為了紀念胡松老書記,我們把辦公的地方變成了胡松紀念館”,石屋村黨支部書記范國文告訴記者,“胡松精神也是我們中國村官精神的一部分,它所代表的是信念堅定、艱苦創業、科學求實、敢於擔當、為民奉獻、清正廉潔的村官精神”。 

石屋村村官精神館(攝影:易成)

  “互聯網+黨建”為石屋村開闢出一條創新發展之路 

  一個村莊建立起一個互聯網平臺並不少見,而擁有自己的掌上app卻為數不多。海南省那大鎮石屋村互聯網站站長李秋俊介紹説:“我們一支團隊做三件事,第一個是“互聯網+基層黨建”,第二個是“互聯網+鄉村旅遊”,第三個是電子商務。” “互聯網+基層黨建”顧名思義就是將有關黨的信息、建設情況及時在互聯網平台中呈現出來。據了解,石屋村以互聯網平臺為支撐,為石屋村及周邊的村莊統一辦理了黨員卡,將黨員信息統一入庫到互聯網平臺上,成為了全國的先例。李秋俊告訴記者:“互聯網+黨建也是新生的,每個月28號我們要組織黨員培訓,因為老黨員的學歷大多都是小學學歷,現在經過學習對黨的認識提高很多。”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石屋村舉辦了首屆和第二屆村官的黨建論壇,在論壇上石屋人首次啟用了平臺直播的方式與全國優秀的村官進行現場互動,並通過“互聯網+基層黨建”的方式促使了石屋村與浙江的七一村和江蘇的華西村結為了對子村。 “在這個app中除了有黨員專區的板塊,還有介紹石屋村旅遊特産、掌上沙龍和生活服務的板塊”。

  李秋俊介紹説:“這樣不僅方便基層黨員直接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黨建知識,也有利於將石屋當地的特産通過這個平臺來進行展示與銷售。” 通過互聯網平臺,石屋的特産可以直接向全國銷售,為石屋人帶來了上百萬元的收入。也為石屋村打造一個集黨、集旅遊觀光、培訓學習為一體的黨建綜合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