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融通,擁抱繁榮未來——國際社會積極評價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主旨演講

2018-04-13 14:16:01|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楊磊

  放眼全球,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人類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開放還是封閉,前進還是後退,人類面臨著新的重大抉擇。面對複雜變化的世界,人類社會向何處去?亞洲前途在哪?

  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提出時代之問,強調“不畏浮雲遮望眼,善於撥雲見日,把握歷史規律,認清世界大勢”,指出和平合作、開放融通、變革創新是滾滾向前的潮流。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外國專家學者認為,中國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未來的發展方向,各國應攜手共創和平、安寧、繁榮、開放、美麗的亞洲和世界。

  “開放才是面向未來的最佳做法”

  “開放!開放!開放!這才是面向未來的最佳做法。”法國前總理拉法蘭連説了三遍“開放”來表達他對習近平主席觀點的高度認同。

  外國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習近平主席對於歷史規律和世界大勢的判斷充分展現了一個大國領袖的寬廣胸襟、深邃目光和歷史擔當。

  “觀察當下的世界形勢,有兩種力量在相互撕扯:一種是挑起戰爭的力量,這種力量過去幾百年來從未消失;一種是維護和平的力量,這種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壯大。”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議會大會前副主席、德國前國防部國務秘書威利·溫默對本報記者説,西方一些國家還抱著戰爭思維不放,企圖用衝突來改變現有國際秩序和法律框架。這是對世界發展形勢的錯誤認識。“面對複雜變化的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合作,維護和平,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博鰲所講的那樣”。

  美國《全球策略信息》雜誌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認為,習主席的演講表明瞭他堅決維護國際秩序的決心,並明確反對任何單方面採取行動破壞該秩序的企圖。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十分認同習主席提出的和平合作理念:“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孤立地解決全球經濟發展、打擊恐怖主義、消除饑餓或社會不平等以及環境等問題。這也證明,在當前的世界背景下,固守保護主義、獨善其身是沒有生存餘地的。”

  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自己發展得好、生活得舒適,也要讓別人同樣發展得好、生活得舒適。哈薩克斯坦—德國大學國際問題專家伊戈裏·伊萬諾夫表示,阻礙別國發展進程的冷戰思維、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思維,甚至是赤裸裸的武裝衝突,只會進一步加劇國與國之間的猜忌和矛盾,為解決問題設置重重障礙,“堅持和平發展與合作是人類社會繼續生存與進步的唯一正確選擇”。

  由中國農業銀行和剛果(布)政府共同出資成立的中剛非洲銀行日前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舉行大廈落成儀式,新辦公大樓正式啟用。中剛非洲銀行副總經理帕特裏克·奧邦比告訴記者,“只有開放融通才能擁抱繁榮發展的未來。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帶動了非洲的發展,布拉柴維爾市貌的變化正説明瞭合作共贏的重要性。”

  “我們必須與中國建立起良好關係”

  位於美國中南部的阿肯色,近年來成為吸引中國投資的一片沃土,多家中國企業已經或計劃在該州投資興業。該州經濟發展委員會執行主任邁克·普林斯頓曾率商務代表團到中國多個省市招商,今年5月他將再次踏上訪華行程。

  邁克·普林斯頓説,“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指出,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日益相互聯繫、相互影響,推進互聯互通、加快融合發展成為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從習主席的演講中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我們必須與中國建立起良好關係。”

  在日本國際貿易投資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江原規由看來,習主席説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互聯互通。互聯互通目的在於互利共贏,與不斷抬頭的保護主義和反全球化形成鮮明對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之所以在世界範圍內獲得廣泛支持也正因為如此”。

  因為“一帶一路”建設,中國西北內陸省份擁有了從東南亞成規模進口水果的“直通車”。

  因為“一帶一路”建設,幾年前不少地方每天只能供電15小時的巴基斯坦總電力供應極大改善,全國一半以上的地區不再停電。

  因為“一帶一路”建設,挪威北部以帝王蟹聞名的濱海小鎮希爾克內斯,也擁有了成為“冰上絲綢之路”樞紐港口,成為中國通往歐洲的一個新門戶的夢想。

  ……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旨在讓全世界所有人都幸福。“一帶一路”建設讓所有參與國,乃至全世界都能從中受益,將增進所有國家人民的福祉。“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帶一路’是具有跨時代意義、非常了不起的倡議。”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這樣評價。

  “我在2018年最重要的事務就是提升與中國的合作水準,進一步推動兩國在經貿方面的互惠合作。”泰國商務部部長頌提拉告訴記者,他已向內閣提議,增加泰國駐中國使領館商務處工作人員,以將更多的泰中經貿合作落到實處,“泰國希望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

  “‘中國製造’是創新産品的聯想詞”

  瓊斯告訴記者,只有像中國這樣,從國家層面支持創新發展,才能期待在變革創新上實現突破、取得成果。

  “‘中國製造’不再是廉價産品的代名詞,而是創新産品的聯想詞”。首個通過醫師資格考試的中國人工智能機器人“曉醫”讓瑞士《阿爾高報》駐華記者菲利克斯·李發現,中國近年來在機器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水準不斷提升。他認為,高度重視創新的中國正處於“彎道超車”的關鍵點上。

  “沒有變革創新,發展將無從談起。”伊萬諾夫高度認同習近平主席關於變革創新的判斷。他説,人類社會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各種制度都是時代的産物,必須與時俱進,按照歷史規律調整完善、合理改革。科技創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制度創新讓政治、經濟以及其他社會系統的運轉更加高效。變革與創新是引領科技發展、完善社會制度、推動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説,“打造更加繁榮的亞洲和世界既是我們的共同利益,也是我們的共同責任。各國應當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繁榮的夢想。”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説,“當今世界很多和平與發展問題,需要通過全球合作來解決,相信中國未來數十年會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影響力。”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堅持開放共贏,勇於變革創新,各國一定能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共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

  (本報北京、布魯塞爾、華盛頓、裏約熱內盧、阿拉木圖、約翰內斯堡、東京、曼谷、柏林4月12日電  記者王新萍、任彥、章念生、高石、張夢旭、張遠南、周翰博、李志偉、劉軍國、孫廣勇、馮雪珺)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