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居安不忘思危

2018-04-20 16:13:27|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春曉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意識形態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歷史性變革,但是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依然複雜,唯有時刻居安思危,才能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主動權,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一、居安思危是當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客觀要求

  意識形態工作關乎國家道路和政治安全,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根本性、戰略性、全局性地位。就國際情況而言,隨著國際金融危機逐漸向制度危機和價值觀危機延伸,西方制度和文化的頹勢已經彰顯。同時,伴隨國家綜合實力快速提升、中國文化的優勢和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國外敵對勢力因此把我國發展壯大視為西方價值觀和制度模式的威脅,加大對我國實施西化和分化的戰略圖謀。他們利用網絡優勢和話語霸權,以非政府組織、基金會等為掩護,尋找和培養代理人,唱衰中國經濟、虛無黨的歷史、消解文化自信、放大社會負面信息,配合國內敵對勢力,加大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與和平演變力度,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就國內情況而言,隨著我國改革力度的加大,社會階層日益分化細化,不同階層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産生了複雜的社會聲音和社會事件。國際敵對勢力總是趁火打劫,善於利用國內的社會事件,如勞資矛盾、刑事案件、醫療事故、民間糾紛等,無中生有、借題發揮、興風作浪、炒作熱點、造謠生事,煽動民眾不滿情緒,將矛頭指向黨和政府,製造黨群幹群對立,進一步加劇了我國意識形態尤其是網絡意識形態鬥爭的嚴峻形勢。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意識形態鬥爭形勢日益複雜多變。文字與音頻、影像、圖片、動畫等結合運用,不僅使傳播內容更加立體化,而且容易張冠李戴、移花接木、以假亂真,從而製造一些歪曲黨和政府形象、攻擊社會主義制度、詆毀國家政策的信息。有的信息就直接把一些社會事件的責任引向黨和政府、軍隊和警察,進而鼓吹搞西式民主就不會出現類似事件,矛頭直指我國現行政治體制。此類事件往往利用網絡技術的開放性、信息流通的迅捷性、意見表達的全球性造成事件的負面效應成幾何級數增長,因而使意識形態尤其網絡意識形態鬥爭更加複雜。

  就意識形態的受眾對象看,中小學生、大學生是最大群體,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缺乏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系統了解、缺少對中國歷史尤其是近現代史、黨史、國史知識的系統學習,也缺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優良傳統等基本常識的了解,因而對敵對勢力鼓吹傳播的各種錯誤思想觀點缺乏政治鑒別力和政治免疫力。同時,西方意識形態多借助青年人喜歡的網絡娛樂形式如遊戲、電影、文學、音樂等,潛移默化地向他們灌輸西方價值標準,培養西方意識形態的信眾。隨著網絡受眾群體低齡化越來越嚴重,思想處在叛逆期的未成年人,極易受到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蠱惑和毒害,這進一步增加了網絡意識形態鬥爭的艱巨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部門在意識形態領域採取有力措施,堅決處理了一些故意擾亂主流意識形態工作的人物和事件,但形勢仍不容樂觀。例如,在史學界,某些學者打著學術研究的幌子,用野史稗史取代正史,篡改歷史定論,用非常隱蔽的手段傳播歷史虛無主義,迷惑了不少民眾。又如,在文學界,有的人往往利用帶有政治傾向性的文藝作品,否定五四運動以來的革命文學史,從而達到否定中共黨史的目的,如某作家在其文學作品中“控訴”共産黨和人民政府領導的土地改革不人道,借此指責土改運動。再如,在藝術界,某作家用媚俗的方法把《沙家浜》中的抗日英雄郭建光重塑為品位低下、遇事窩囊的猥瑣之徒,把阿慶嫂塑造成賣弄風情的蕩婦;某影視作品以偏概全,用徹頭徹尾的控訴將共和國軍人塑造成爾虞我詐、恃強淩弱、居心不良的形象,把中國社會描繪成好人沒好報、人心險惡的一團漆黑,扭曲黨和政府對復轉殘疾軍人的政策,既引起民眾對人民軍隊和軍人的誤解,又加深部分復轉殘疾軍人對政府的不滿。還有,在一些學術會議上,有學者公然為漢奸招魂、為反面人物翻案,把給偽滿洲國服務的某下級軍官稱為偽滿“合作者”而不稱之為漢奸,説其既要自保又被迫屈從,但內心裏還是愛國的,字裏行間透露出不該苛責這些“合作者”的觀點。這些觀點和做法帶有極強的隱蔽性、欺騙性和危害性,使意識形態鬥爭呈現更為複雜的局面。

  黨的十九大強調,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要求“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但是,一些領導幹部在意識形態領域仍然不敢擔當,面對錯誤思潮不敢旗幟鮮明站出來,有的態度曖昧甚至姑息縱容。一些同志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複雜性認識不足甚至存在錯誤認識,把敢於亮劍的言行視為極“左”,把堅持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與“以階級鬥爭為綱”混為一談,把批駁錯誤思潮和錯誤言論視為“惹事”等等。這些錯誤認識使不少人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採取回避、躲避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意識形態工作的被動局面,也將對未來的意識形態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還要強調的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過程中,國際上“唱衰論”“捧殺論”“威脅論”等此起彼伏,國內兜售走老路邪路的方案與主張也不斷花樣翻新,國際國內一唱一和、彼此呼應,再加上傳播手段網絡化、傳播受眾低齡化、思想觀點隱蔽化、理論外衣新潮化,使意識形態工作的社會環境和現實條件發生深刻變化,這要求我們必須安不忘危、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以積極進取、嚴肅認真的態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

  二、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積極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

  中國共産黨一直有居安思危的優良傳統。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在《新華日報》發表,引起了毛澤東同志的高度重視,他號召全黨學習該文並將其作為整風文件,要求全黨“永遠保持清醒與學習態度,萬萬不可衝昏頭腦,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轍”。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同志列出了“十七條困難”,如“黨內出現悲觀心理、疲勞情緒”“其他意想不到的事”等。這是針對當時人們準備慶祝抗戰勝利而提出的,實際是他對抗戰勝利後對包括意識形態在內的社會工作的憂慮和深思,反映了他居安不忘思危的工作作風。他曾在《爭取時間在粵北湘南創立五嶺根據地》一文中指出:“凡事要設想一切可能的困難,例如嚴重的敵情,打敗仗,無飯吃,部隊不但無擴大而且很大縮少,內部意見分歧,不團結等等。只有對這一切預先想透,有了充分精神準備,並使幹部有此種準備,然後才能想出克服困難的辦法,走向光明的前途。”(《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45頁)這顯然是毛澤東同志處安慮危和憂患意識的體現。毛澤東同志在《關於重慶談判》中強調:“我們應當把世界進步的情況和光明的前途,常常向人民宣傳,使人民建立起勝利的信心。同時,我們還要告訴人民,告訴同志們,道路是曲折的。在革命的道路上還有許多障礙物,還有許多困難。”(《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3頁)“道路是曲折的”“道路上還有許多障礙物”同樣是毛澤東同志居安不忘思危的表現。新中國建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又提出“兩個務必”的著名論斷,表現了中國共産黨人防微杜漸、知危圖安的憂患意識和居安思危思想。毛澤東與黃炎培在延安談論的“歷史週期律”,也是居安思危作風的表現。新中國建立之際,黨和政府把《義勇軍進行曲》定為國歌,意即時刻提醒每個中國人要時時刻刻居安思危。

  不僅僅是毛澤東同志,我們黨的其他歷代領導對意識形態工作都有安不忘危的遠見卓識。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搞四個現代化,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業。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後,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鬥的過程。”(《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頁)這是鄧小平同志對事關意識形態的教育、科學、文化工作的居安思危。江澤民同志指出:“我們現在總的形勢是好的,但也面臨著不少問題,既有內憂也有外患,切不可掉以輕心。”“意識形態的陣地,馬克思主義、無産階級的思想如果不去佔領,那麼多種非馬克思主義、非無産階級的思想、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就會佔領。”(《論黨的建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442—443頁)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指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較量和鬥爭依然是長期的、複雜的,有時甚至是非常尖銳的,在西方國家加緊向全世界傳播他們的價值理念的情況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將長期面對西方反對勢力的西化與分化的政治圖謀。這些論述,不但是他們對包括意識形態在內的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安不忘危的表現,也深刻反映了共産黨人的憂患意識。

  習近平同志對意識形態工作同樣有居安思危的政治理念。2005年他在浙江任省委書記時曾發表《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一文,該文就寫到:“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處盛慮衰,以共産黨人的胸襟和眼界觀察世界、判斷形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意識形態工作。2012年12月,他在一次重要會議上指出,我們在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等方面都與西方國家存在完全的不同,這就決定了我們同西方國家的鬥爭和較量是不可調和的,因而必然是長期的、複雜的、有時甚至是十分尖銳的。在2013年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他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習近平同志把意識形態工作與經濟建設相提並論,表明他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高瞻遠矚。針對敵對勢力試圖利用網絡輿論扳倒中國,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把應對互聯網挑戰作為創新和發展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的重點方向,牢牢鞏固和搶佔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守護好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確保黨的主張成為網絡空間最強音。針對黨員幹部信仰信念缺失導致非主流意識形態的乘虛而入,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加強對領導幹部的理想信念和馬克思主義教育,增強黨性,從根本上增強抵抗非主流意識形態的能力。

  在習近平同志看來,只有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圖安,才能在治國理政實踐中、在意識形態工作中,下好先手棋、把握主動權,有效化解風險挑戰、確保完成目標任務,確保承載中國夢的航船破浪前行,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在肯定了意識形態工作取得的成就後特別指出:“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依然複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反映出他對當下和今後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問題高度清醒,居安不忘思危,沒有盲目樂觀。

  歷史經驗表明,每當黨和國家處於關鍵時刻,意識形態領域鬥爭就會更加尖銳複雜,影響安全穩定的因素會明顯增多。我們要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作為思想理論工作者,我們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既要深刻了解當前意識形態工作的嚴峻性和複雜性,又要清醒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始終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為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意識形態工作朝著黨和人民需要的目標不斷邁進。

  (作者:胡安徽貴州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教授     稿件來源:紅旗文稿)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