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臉書“數據門”醜聞 引發全球對社交媒體帝國的憤懣與憂慮

2018-04-24 09:50:22|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編輯:程亞惠

  央視網消息:臉書用戶隱私泄漏醜聞,就像一部充滿爭議的話題性電視劇,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之後,隨著臉書公司騰轉挪移的轉移視線,隨著扎克伯格帶有強烈名人效應的連消帶打,仿佛突然停播下映,留下一個未知的大結局,讓一眾看客只顧著看熱鬧之餘,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

  用戶或許會因此事件大動肝火,但是走走停停之後,再度打開個人主頁瀏覽。就當一切都沒有發生過嗎?醜聞泄漏事件會不會開啟隱私保護的一扇大門?我們是否應該勇敢的推開這扇門,即使門後僅僅是無盡的未知,又或一頭可怕的怪物?

  誰動了你的個人信息?

  事件的起點始於2013年,劍橋大學學者Kogan開發了一款基於臉書,名為“這是你的數碼生活”的應用軟體,調查受訪者的使用習慣,有27萬人參與了這個調查。根據臉書彼時的隱私條款,Kogan不但獲取了27萬受訪者的用戶資料,還獲得了他們好友的資料,隨後Kogan將數據賣給了劍橋分析公司。事實上臉書已經意識到了存在的問題,在2014年悄悄的修改了他們的隱私條款。事件在2015年曝光後,臉書要求Kogan和劍橋分析雙方都刪除這些資料,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臉書以為可以告一段落的時候,有人爆料數據並沒有被刪除,劍橋分析公司甚至還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競選團隊合作,數據被用在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有可能影響到了選舉的公平性。

  隱私洩露誰的責任最大?

  Kogan收集數據,使用數據,甚至販賣數據,並不違反當時臉書的用戶隱私條款。劍橋分析公司購買數據後是否將其用於違法的行為,目前還沒有定論。目前確定他們違反的,或許僅僅是和臉書公司之間的一個相互信任,並沒有按照要求刪除數據。而臉書公司的隱私協議設置是否合理,事件在2015年首次曝光的時候是否有責任通知用戶,這些問題僅僅只能成為一個事後的討論。因為是用戶,是消費者,是我們給予了他們這樣的權利,去使用這些數據,即便是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哪怕是我們根本沒有弄清楚隱私條款是怎麼一回事兒。這是一個未經發掘的領域,沒有太多法律的約束,走在前面的人,甚至可以去制定規則,作為用戶,享用到了臉書以連結全球之名帶來的便利,只能用出賣個人信息的方式獲取免費的服務,看起來我們只有去接受的份兒。難道是我們錯了嗎?錯在對大公司無底線的信任?難道我們只能在道義上譴責嗎?

  (原標題:臉書“數據門”醜聞 引發全球對社交媒體帝國的憤懣與憂慮)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