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談】美國學者:21世紀馬克思主義者將肩負更大歷史使命

2018-05-04 15:29:4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雪梅

  約瑟夫.格雷戈裏.馬奧尼 (美國)

  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就一直被視為一門紮根於人類活動客觀現狀、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科學理論,這是它與空想社會主義的一個本質區別。儘管世界範圍內馬克思主義研究分為多個學派,但是眾多學者一致認為馬克思主義的貢獻主要集中于兩方面:第一,馬克思主義著眼于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群眾的關切及種種不公平現象,並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二,馬克思主義是一部倡導改革或革命的政治宣言,通過變革實現社會主義,最終實現人類社會的公平正義。上述兩個領域是一個有機整體,前者理論性更強,後者是前者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如何正確理解並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是過去一百多年來世界範圍內馬克思主義者面臨的重大問題,列寧在其著作《怎麼辦》中對此曾做過深刻闡釋。具體到方法論層面,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中,受馬克思主義影響,世界多國政府或政黨曾推出多項旨在推動社會變革的措施,但上述措施的有效性只有放在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及意識形態大環境下才能得以評判。

  不可否認,20世紀末經歷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後,對馬克思主義的質疑的確存在;但是在世界範圍內,還是有相當數量的國家或政黨在馬克思理論的影響下,通過革命或溫和的改革措施在治國理政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客觀而言,在這個時期內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既有發展中國家政黨,也有歐美發達國家政黨。以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領導的英國“新工黨”及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所屬的民主黨為例,上述兩個政黨的部分措施都可以視為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烙印。

  在當今國際社會,能夠繼承馬克思主義精髓、進行有效執政、受廣大民眾擁戴的政黨的確是少之又少。隨著資本主義制度滲透到全球更多國家,社會不公及環境問題成為上述國家發展過程中揮之不去的煩惱,這無疑給當地民眾身心造成了負面影響。正如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在《二十一世紀的資本論》一書中所言,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問題正在愈演愈烈。換言之,資本的過度集中就是變相的霸權,這也恰恰驗證了馬克思有關兩個對立階級的論斷,即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在階級鬥爭理論面前,某些西方國家引以為傲的中産階級作用正在變得更加渺小。與此同時,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帶來的諸多環境問題正在加劇,這必將給全球生態帶來致命威脅。這並非危言聳聽或一家之言,因為它可以從任何一份嚴謹客觀的科學分析中得到佐證。換言之,如果安葬在倫敦海德公園的偉大思想家馬克思仍在世,面對如此嚴峻的全球變暖形勢,他必定也會深感憂慮並大聲疾呼。

  通常來説,人如果失去希望就會變得悲觀消沉且憤世嫉俗。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面對困境,馬克思主義者總是能保持樂觀並積極思考尋找解決之策。當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民眾呼籲變革的聲音也愈發強烈。具體而言,收入、性別、種族等方面的不平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同階層利益分化、政治及經濟危機是困擾許多國家民眾的長期性問題,上述問題在所謂發達國家中也存在。隨著全球左派運動漸入低潮,右傾思想及民族主義正在抬頭。但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上述思潮只能暫時轉移民眾的注意力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因為它們自身具有局限性,發展形勢具有較大風險且沒有先進的理論作為支撐。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在21世紀,馬克思主義者將肩負更大的歷史使命,儘管人類發展的具體方向還存在一定變數,但是為了子孫後代的長遠福祉,馬克思主義者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作者:華東師範大學美籍政治學系教授 約瑟夫.格雷戈裏.馬奧尼 翻譯:羅丹)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