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記者震後十年重返都江堰:你是我的牽掛

2018-05-08 13:53: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金近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高飛 鄧晨曦):兩千多年前,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從而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國”的美譽。這樣一座默默無聞的城,卻也躲不過歲月的磨難與洗禮。回首過去的風風雨雨,如今都江堰的寧靜、現代、開放更顯得彌足珍貴。4月24日,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的俄羅斯籍記者謝平來到都江堰,他説,“這是一次重返,也是一次全新的旅行。”

  一碗餃子 一段跨越國別的牽掛

  一個俄羅斯記者,為何會與一座小城結緣?漫步在都江堰街頭,十年前的記憶如潮水般向謝平湧來。他告訴記者,這一故事要從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説起。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3日,聽聞天災噩耗的謝平不顧一切奔赴前線,做新聞報道的同時支援俄羅斯救援隊的工作。十年蹤跡十年心,謝平重返都江堰,正是為了找尋他一直牽掛的兩位老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謝平在都江堰街頭拿著老照片找尋熟悉的印記(攝影:王高飛)

  在那段電、水和食物不充足的日子裏,一位老人卻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謝平告訴記者,他在都江堰街頭路遇一個小餐館,由於面積特別小,反而在地震中存活了下來,正是這個餐館的老人,在缺吃少喝的條件下,給了謝平一碗餃子。謝平説,在危急時刻,這碗餃子讓他感受到的是超越國別的人道主義。2009年,汶川地震一週年時,謝平回到都江堰,再次見到那位老人,激動難掩地給了老人一個擁抱。時隔九年,謝平説,此行的心願之一是找到她,再次向她表示感謝。然而,走在都江堰的街頭,謝平一陣恍惚,喃喃自語道:“這是都江堰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謝平找到了地震後各國救援隊總部所在地,現在已成為都江堰體育場(攝影:鄧晨曦)

  整齊暢通的街道,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夜幕中的虹霓霧靄,一切都和謝平記憶中的都江堰有著天壤之別。 憑著九年前的記憶,謝平認出了現在的都江堰體育場是當時各國救援隊的總部。十年前臨時搭建的一片帳篷,如今成了都江堰的著名標誌之一,謝平感慨道:“太不可思議了,這絕對是中國奇跡。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重建成果如此顯著,很了不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謝平在都江堰街頭尋找似曾相識的街角(攝影:王高飛)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謝平找到當年的那條街道時,那個小餐館早已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大型商場和裝修精緻的店面。 謝平感到遺憾又欣慰,遺憾的是或許他再也無法見到那位熱心老人,欣慰的是如今的都江堰早已從廢墟中站立起來。

  一次相遇 十年溫情默默守候

  4月24日下午,都江堰下著濛濛細雨,謝平尋找的腳步卻沒有停下。“看,這是汶川地震一週年我去看望他們的時候給他們拍的全家福”,謝平拿著一張九年前的老照片給記者看,“我特別想知道他們現在過得好不好”。謝平要找的另一位老人名叫徐榮星,大地震發生後,謝平和俄羅斯救援隊將她從廢墟中救出,從此她便成為心中的牽掛。2009年汶川地震一週年時,謝平回到都江堰看望他們,自此至今,便再也沒有聯繫。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謝平徐榮星家中和他們夫婦敘舊(攝影:王高飛)

  當謝平來到提前打聽好的地址,驀然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忐忑瞬間都化為激動。“十年別淚知多少,不道相逢淚更多”,看到謝平的剎那,徐榮星濕了眼眶,拉著謝平的手念叨著“又見到你了,太難得了,太難得了”。謝平則關切地詢問“你身體好嗎?這些年你好嗎?”徐榮星和丈夫江遊龍現住在都江堰市區,他們一直珍藏著一個相冊,裏面都是當年的照片。江遊龍翻看著相冊説,“現在的房子都是政府建的,分給我們住,沒要一分錢,黨和國家政策好,我們才有今天的生活。”謝平聽後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説:“好政府(good government)”。

  要離開時,謝平把徐榮星一家的全家福留給了他們,依依不捨地和他們告別。出門後謝平感慨道:“看到阿姨(徐榮星)還和十年前一樣,我特別開心,就是叔叔(江遊龍)有點老了”。

  十載春秋,溫情脈脈守候,都江堰也早已如鳳凰涅槃,獲得重生。在謝平眼中,如今都江堰的模樣,在街頭百姓的音容笑貌裏,在華燈初上時的霓虹星光裏,在春夏秋冬的花草樹木裏。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