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以創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陜西文旅産業再出發

2018-05-13 13:32:25|來源:光明網|編輯:韓宇辰

  

  第三屆絲博會陜西文物展館 劉超 攝/光明圖片

  光明網訊(記者 劉超)陜西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華夏文明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常有人開玩笑:在陜西修道路很難,因為説不準修著修著就挖出一個古墓來,然後就得改規劃。

  這不經意的玩笑顯示出陜西厚重的文化底蘊,而文化也一直是西安的一張“名片”。但不論是西安古城墻、兵馬俑還是驪山,過往的陜西在文旅方面都在給人一種“吃老本”的錯覺:依靠祖輩留下來的遺産就能分享當前的文旅産業的紅利。

  真的那麼簡單嗎?

  “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在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城市經貿往來、加快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的同時,也給予了各區域發現自身發展的不足並取長補短的機會。

  “西安之前一直在強調過去,而現在西安也要著眼未來。”西部網副總經理劉曉彬很有感觸。

  改變發生在近些年。去年,針對陜西文旅産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融合發展力度不夠,缺乏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市場化程度不足、創新不足等問題,陜西省制定了本省的“十三五”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確立了“到2020年,文化産業增加值達到1500億元、接待境內外遊客人數達到6.4億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6020億元、文化旅遊投資總額達到3100億元、文化旅遊新增就業達到20萬人“的“五個翻番”的發展目標。

  其中,提升陜西的文化軟實力、打造特色文化進而提升陜西的文化吸引力是下一步改變的關鍵。

  光明網記者在華僑城西安國際文化中心的《珍物盒子》公共藝術展上看到,有很多老物品被展示出來,故事通過音頻的方式向參觀者傳遞每個物件背後的故事。

  像這樣的文創項目,華僑城集團還有很多,當前已然形成了文化主題景區、文化主題酒店、文化藝術、文化演藝、文化創業等五大産業格局,並“中國文化産業領跑者”與“中國全域旅遊示範者”納入其集團的中長期規劃,陜西正是實踐其規劃重要區域之一。

  事實上把文旅産業與其他産業結合起來只是陜西在發展創新上的一個方面,在深挖文旅産業自身內涵、提升價值方面,陜西也做了不少探索。

  

  貼合陜西文化的文創産品 劉超 攝/光明圖片

  “這一個娃娃98一個,網上也有,賣的挺好。”絲博會特色産品館的一名工作人員向光明網記者介紹的是一款人偶周邊,這款名叫“秦親寶貝”的毛絨布偶倣照的是兵馬俑士兵,加以卡通化,很受遊客的喜愛。像這樣的産品還有很多:兵馬俑鑰匙鏈、卡通宮女形象的U形枕還有士兵玩具,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都是陜西文化底蘊的延伸,在日益頻繁的文化交流中充當了一個“推廣使者”的角色。此外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些周邊産品也在進一步提升陜西文化遺産的商業價值。

  “陜西有千年文化遺留下來的眾多古跡,這既是它的優勢,也是它的劣勢。”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馬莉莉分析到,這些文物古跡讓很多人有意願來看,但是只有這些東西的話,如果不是對歷史文化特別有研究的人,是不會駐留很長時間的。

  眾所週知,如果只依靠“門票經濟”,即便有再多的文旅資源,一個區域的文旅産業也難以得到快速發展,而且較高的門票價格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扼殺潛在遊客的遊覽意願,無異於“殺雞取卵。”

  “所以我們就要考慮怎麼樣把文化不斷産業化、規模化,延長文旅産業的産業鏈條,賣産品、賣創意而不是只賣門票。”馬莉莉強調。

  2017年,陜西省秦嶺國家植物園、昆明池景區等45個重點項目建成運營。陜西的文旅産業漸成規模,這帶來的結果是,2017年陜西接待境內外遊客5.23億人次,同比增長16.41%;旅遊總收入4813.59億元,同比增長26.23%。其中,接待入境遊客383.74萬人次,國際旅遊收入27.04億美元。同時,新的文旅項目也在實施中:投資670億元的灃東華僑城大型文化旅遊綜合體、投資660億元的西安浐灞萬達文化旅遊城、投資近2000億元的漢中興漢新區等。

  “逐步規模化、産業化、特色化。”這是近幾年來陜西文旅産業留給人們的印象。“事實上,文旅産業的發展除自身對陜西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外,還能帶動更多的人員、要素向陜西集聚,推動陜西經濟社會發展。”馬莉莉告訴光明網記者,憑藉“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新機遇,人員匯聚在陜西,就能帶來思想上的碰撞,而且當高素質的人口在陜西聚集的時候,就會對産品的品質有更高需求,間接帶動産業發展與産品升級。

  陜西的千年文化地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擁有更廣闊的平臺,文化交流、思想碰撞,創新、創業、創城,新時代,陜西文旅産業再出發。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