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人士紀念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十週年 認為奮鬥歷程將激勵繼續開拓向前

2018-05-13 01:57:1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深切悼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遇難同胞”幾個黑色大字肅穆、沉重(張喆炯攝)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喆炯):5月12日下午,“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10週年紀念儀式在十年前地震發生的同一時刻——14時28分,于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地震遺址舉行,社會各界共同深切悼念在地震災害中不幸罹難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災中捐軀的英雄,紀念過去,以更好地開創未來。

  十年前,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地震烈度達十一度,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破壞地區超過十萬平方千米,遇難同胞近七萬,失蹤同胞近1.8萬。

  十年後的5月12日,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門前,“深切悼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遇難同胞”幾個黑色大字肅穆、沉重,數百名中外各界人士一同來到地震遺址前,手持鮮花默哀,深切悼念在特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災中英勇犧牲的烈士。

  14時28分,伴隨著哀思的思念曲,各界人士依次向遺址獻花。遺址一側巨大的紀念表盤雕塑,也將時間定格在地震發生的這一時刻。

  參加悼念活動的七一映秀中學八年級學生吳興羽是那場地震中的幸運兒。地震把她壓在了倒塌的建築下,她清晰地記得,是前來救援的解放軍叔叔挖洞,救出了廢墟中的孩子們。在紀念活動現場,吳興羽説:“我為遇難的人感到難過,也為我們映秀的發展感到高興。因為十週年了,大家都度過了那個危難的時期,也都挺堅強,我覺得映秀還有汶川都會越來越好。如果我長大了我會爭取考出去,然後回來為家鄉做更多(貢獻)”

  十年前的那場特大地震,幾乎將震中映秀鎮夷為平地,全鎮6566名同胞在地震中遇難,基礎設施完全損毀。地震發生後,中國黨和政府立即組織開展了歷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動員範圍最廣、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災,創造了人類抗震救災的奇跡。十年後,曾經滿目瘡痍的地震災區呈現出勃勃生機,全中國人民共同完成了世界救災史上罕見的浩大工程。

  在對口支援映秀的廣東省及東莞市的大力支持下,原址重建的映秀鎮投入17億元資金,建成了93個重建項目。映秀鎮黨委副書記肖文女士介紹:“震後我們這裡全部是統規統建,將百姓進行集中安置,因為我們這邊土地滅失非常嚴重。我們在2011年全部喬遷新居,我們的民房全部是按八度設防來修建的,公共建築比如學校、醫院和銀行等全部都是按九度設防的。所以我們現在的房屋是非常安全結實的,而且所有(建築)都是全框架結構,最安全的是學校,最漂亮的是民居。”

  不僅是映秀鎮,在全國各地的幫助下,汶川地震災區的500多萬受災群眾搬進了更加安全、更加舒適的新房。震後十年,地震災區的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均大幅改善,11條高速公路、61條幹線公路全面建成,災區所有的鄉鎮和村都建成硬化路。災區民眾享受到了和城裏人一樣的公共設施服務。

  四川省統計局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十年來,災區經濟增速始終高於全省平均水準。去年,四川全省39個重災縣(市、區)生産總值是震前的3.2倍,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是震前的2.8倍和3.7倍。

  重建家園的同時,災區民眾也積極進行著精神上的重建。當地不少村民加入了志願者隊伍,從受助者轉變成了幫助者。志願者代表, 63歲的映秀村民劉平對本台記者説:“來緬懷我們逝去的親人,這個時候其實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是國家和全國人民的幫助讓我們重新獲得了現在這種穩定的生活,是全國人民的幫助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變了,心態也在變,讓我們振作起精神,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品質。我們的志願者其實就是接過了曾經在這個土地上播下的愛的種子,所以我們現在姐妹們要讓它在我們的土地上傳播開。”

  各界人士認為,這段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的奮鬥歷程,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繼續開拓前進,正是對特大地震逝去生命的最好紀念。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