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鐵肩擔道義 為庶民求解放

2018-06-30 16:48:59|來源:光明網|編輯:張倩楠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4月18日早上8點半,講解員武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武月是土生土長的河北省樂亭縣人,她已經在樂亭縣城覓園街上的李大釗紀念館工作8年多了。今天她要接待的是來自唐山市路南區教育系統的遊客。對於李大釗的事跡,武月8年來已經講了無數次。每次在她的動情講解下,李大釗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在遊客心中顯得更加飽滿而生動。

  1889年,李大釗出生於樂亭縣大黑坨村。1907年,18歲的李大釗為尋求救國救民真理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參與出版《言治月刊》。辛亥革命後,面對國家尚未真正獨立富強的現狀,李大釗憂國之所憂,哀民之所哀,寫下《隱憂篇》和《大哀篇》,下定決心為挽救中華而努力奮鬥。

  1914年9月,李大釗入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在學校,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理論,為他回國宣傳馬克思主義、走上革命道路起了奠基作用。第二年,他得知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便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抗議鬥爭,他起草的通電《警告全國父老書》傳遍全國。

  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一職。任職期間,李大釗和陳獨秀、魯迅等一起高舉反帝反封建大旗,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大潮。“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釗一生的寫照。

  李大釗率先在中國系統地宣傳馬克思主義。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李大釗用敏銳的眼光看到了民族求得解放的希望,連續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並斷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釗緊跟歷史發展和時代進步的潮流不斷探索,憑著這種不斷探索的精神,當思想條件和組織條件逐漸成熟的時候,李大釗提出建立中國共産黨的主張。李大釗是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為黨的建立在思想上、組織上和實踐上作出了重大貢獻。李大釗在《團體的訓練與革新的事業》一文中指出:“我們現在還要急急組織一個團體,這個團體不是政客組織的政黨,也不是中産階級的民主黨,乃是平民的勞動家的政黨,即是社會主義團體。”

  1922年中共二大後,李大釗受黨組織委派,三赴上海,兩到廣州,與孫中山商談國共合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1925年5月,中共中央北方執行委員會成立,李大釗任北方區委書記。李大釗是中國北方革命運動的偉大領袖,他在北方地區宣傳馬克思主義,領導工農城市運動,建立黨的組織。1926年4月,奉系軍閥張作霖入關後,大肆鎮壓國共兩黨的革命人士,北京處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領導北方區委繼續和各地黨組織保持聯繫,持續鬥爭近1年之久。1927年4月6日,李大釗和其他80名革命志士被張作霖逮捕。4月28日,李大釗高呼“共産黨萬歲”,犧牲在絞刑架上,英勇就義。

  李大釗一生簡樸清廉,他同時代的人這樣描述他:“黃卷青燈,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艱難。”

  唐山市路南區雙新小學體育教師劉珅在李大釗漢白玉像前佇立許久,他説:“我從小就一直去市區的大釗公園遊玩,今天是我第一次來李大釗紀念館。李大釗身上所體現出的革命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們年輕人奮鬥、進步的寶貴精神財富。”

  (光明日報記者 耿建擴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陳元秋)

  《光明日報》( 2018年04月27日 04版)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