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海上來 改革進行時】蓬萊常綠紅酒常香 看山東煙臺如何把握改革開放帶來的“色彩”機遇

2018-07-18 18:38:15|來源:未來網|編輯:靳松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煙臺7月18日電(記者 劉文靜)山東煙臺,昔日一個黃海之濱的小漁村,一躍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這裡有著青山綠水的“人間仙境”蓬萊,也有著煙臺製造的“名片”張裕集團和一大批致力於海洋經濟的“藍色”企業。

  近日,“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網絡主題活動暨“開啟新時代邁上新征程”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活動啟動,30多家中央新聞網站和主要商業網站記者跟隨習總書記的腳步,探訪山東煙臺改革開放以來的奮鬥故事。40載韶光,歲月如歌,踏著改革開放的時代節拍,煙臺已經邁上開放新征程。

  蓬萊綠:“人間仙境”用行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還未真正進入蓬萊景區,就能看到絡繹不絕的遊客。“暑假了,特地帶孩子來參觀一下‘人間仙境’,感受一下它的歷史,熱也不怕。”一位帶著孩子的媽媽笑著告訴記者。

  “蓬萊無限風光好,仙閣回眸更壯觀”,被譽為“人間仙境”的蓬萊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40年前的一股春風,將改革開放的福音吹到了這裡,賦予了這個歷史文化名城新的時代機遇,不僅綠水青山常在,金山銀山也隨之而來。今年年初,國家旅遊局正式發佈公告,煙臺市蓬萊旅遊度假區等9家旅遊度假區正式確定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正式升格"國字號"。

  【風從海上來 改革進行時】蓬萊常綠紅酒常香 看山東煙臺如何把握改革開放帶來的“色彩”機遇

  山東省蓬萊景區 未來網記者 劉文靜 攝

  改革開放40年來,蓬萊經濟發展迅速,不斷用生態建設踐行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理,僅去年一年共接待遊客104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0億元。

  登上蓬萊閣主閣,可以俯瞰到蓬萊水城,水城原是古時候的登州港,也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起源最早且延續時間最長的北方港口,從古至今,蓬萊始終傳承著“開放”的精神。

  “領導幹部要多讀一點歷史,從歷史中汲取更多精神營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蓬萊時曾如是説。橫貫古今的蓬萊閣,古代與現代相融的蓬萊城,正如一本生動的歷史書,有著中華千年文化的積澱。愛國將領戚繼光也曾在蓬萊留下操練水兵、抗擊倭寇的青春。

  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目前蓬萊正與廣州、泉州等城市一起聯合申報“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産,並於2018年4月,參加在廣州召開的海絲保護和申遺城市聯盟第一次聯席會議,與其他23個申遺城市共同簽署《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城市聯盟章程》,標誌著蓬萊的“海絲”申遺邁入新的征程,“海上絲綢之路”將走出蓬萊,走向世界。

  張裕紅:一瓶紅酒撬動全球市場 “工業+旅遊”釀出産業“新酒”

  “山東處於北緯30-50度之間,是葡萄種植的最佳區位,山東煙臺更是有著與法國波爾多和意大利西西裏世界著名産區齊名的葡萄種植優勢,被稱為世界第七大葡萄海岸,也是亞洲唯一的被國際葡萄、葡萄酒局命名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剛走進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就不斷能夠聽到身邊的遊客和導遊在討論煙臺的特色酒莊文化。

  【風從海上來 改革進行時】蓬萊常綠紅酒常香 看山東煙臺如何把握改革開放帶來的“色彩”機遇

  山東煙臺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地下酒窖 未來網記者 劉文靜 攝

  在煙臺市芝罘區,坐落著中國第一座專業化葡萄酒博物館——張裕酒文化博物館,目前,這座博物館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達到30萬人次。

  作為中國最大的葡萄酒生産經營企業,張裕在做葡萄酒的同時,將葡萄酒工業和旅遊業結合在一起,打造“工業+旅遊”的産業融合新模式,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新舊動能轉換的先進經驗,頗具代表性。如今,葡萄酒主題旅遊産業成為百年張裕發展新産業、新經濟,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一環。

  此外,據張裕集團董事長周洪江介紹,經過全球優質資源的收購與整合,張裕已經打造了“跨越新舊世界,縱橫南北半球”的全球佈局。其中,張裕在全球佈局近35萬畝葡萄基地,實現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4大洲的産品佈局;在全球13座酒莊、21間生産工廠、一座國際葡萄酒城的支持下,張裕目前在全球擁有27個主流品牌,産品在70多個國家銷售。與其他國際葡萄酒巨頭佈局僅在一個大洲甚至一個國家相比,張裕的佈局更為廣闊。

  “在國際上,中國製造經常被看作低端價廉的代名詞,然而隨著中國新舊動能轉換的深入,這種印象將會被慢慢終結。”張裕集團董事長周洪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他們正在做的一件事。作為煙臺製造的“名片”,張裕集團早已走在前沿,通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品質發展。

  海洋藍:改革開放40年 海洋經濟繪就煙臺“藍”

  煙臺是工業大市,也是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但是在1978年,煙臺工業産值只有27.5億元。32年後,煙臺成為全省首個突破萬億元的地級市,而就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煙臺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042.7億元。

  工業産值的躍進,離不開龍頭企業的付出。16日,“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網絡主題活動暨“開啟新時代邁上新征程”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活動啟動後,採訪團來到中集來福士,見證了這家幾乎與中國改革開放同歲的企業,向海圖強的故事。來福士良好發展態勢是煙臺工業經濟總體運行狀況平穩提升的生動寫照。

  【風從海上來 改革進行時】蓬萊常綠紅酒常香 看山東煙臺如何把握改革開放帶來的“色彩”機遇

  採訪團參觀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圖為“藍鯨1號”鑽井平臺模型 未來網記者 劉文靜 攝

  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煙臺基地時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所屬國有企業,一定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研發和掌握更多的國之重器。國有企業要深化改革創新,努力建成現代企業。

  中集來福士深知肩上的責任,一直致力於高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10年前,中國還沒有自主製造海上鑽井平臺的能力。現在,中集來福士不僅能夠自主設計製造,而且工藝領先。

  2017年5月18日,在南海,我國實現了全球首次海域“可燃冰”大規模試開採成功。承擔這一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藍鯨1號”,正是由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設計建造的全球最先進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連續60天的産氣時長、30萬立方米的産氣總量,雙雙打破海域可燃冰開採的世界紀錄,其間還經受住12級颱風“苗柏”正面衝擊,“藍鯨1號”圓滿完成“首秀”。“煙臺製造”,再次向世界彰顯“大國重器”實力。

  【風從海上來 改革進行時】蓬萊常綠紅酒常香 看山東煙臺如何把握改革開放帶來的“色彩”機遇

  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煙臺基地(圖片來源於膠東在線)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