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青島上流佳苑:從集體經濟0收入到每年5000多萬元

2018-07-18 18:40:28|來源:福州新聞網|編輯:靳松

【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青島上流佳苑:從集體經濟0收入到每年5000多萬元

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採訪團來到青島上流佳苑社區採訪。

【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青島上流佳苑:從集體經濟0收入到每年5000多萬元

上流佳苑便民食堂。

福州新聞網7月18日訊(記者 邱陵)從一個村莊變成城市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從0增至每年5000多萬元,居民人均收入則從六、七百元攀升至6萬元,這是發生在青島上流佳苑的生動故事。18日,“開啟新時代 邁上新征程”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來到這裡,探訪這兩組數據背後的奧秘。

“飛雲疊瀑青臺山,農家耕歇西河畔。春來翠柳桃花舞,秋至果黍香滿園。”這是前人描述擁有600多年曆史、因李村河而得名的古村——李家上流村的美麗詩句。李家上流村正是青島李滄區世園街道上流佳苑社區的前身。

71歲的李存奎是上流佳苑社區的居民,也是社區食堂的常客。從社區食堂開辦以來,他幾乎每天都在這裡買午飯和晚飯,然後打包回家,與老伴兒一起吃。

李存奎告訴記者,老伴兒今年也70歲了,常年患病導致行動不便,在食堂買上一葷一素,外加兩個包子,只要10元,社區還能報銷7元,算下來這一頓飯才花3元。

記者發現,來社區食堂就餐的居民不只是中老年人,還有很多年輕的居民帶著孩子來這買飯。不少居民説,社區食堂是民生工程,不僅乾淨衛生,更為大家提供了便捷實惠的生活方式。

2017年,上流佳苑社區黨委書記李存業獲得“青島市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榮譽稱號,他也見證了社區的變遷。

據李存業介紹,上世紀90年代以前,李家上流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0,村民過得貧苦不堪,人均年收入也不過六、七百元。後來,上流村社區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支部成員從帶頭出資創辦建材廠,到招商引資,再到成立實業股份公司,集中力量壯大集體經濟,並推動村莊改制,僅在2005年,社區集體資産就達到了2278萬元,居民嘗到了“甜頭”。

2009年,社區被列為青島市重點“兩改”項目之一,開始實施舊村改造。2010年1月正式開工建設居民安置房並於同期進行了土地量化改革。

從戶型設計到建設用料的每個環節,社區黨組織都邀請黨員、居民代表觀摩討論、參與設計。“為了讓居民回遷方便,減少裝修麻煩,社區還追加投資進行精裝修,不到兩年實現了居民直接‘拎包入住’。”李存業説。

近年來,上流佳苑社區步入發展快車道。“我們抓住青島國際院士港建設機遇,建設運營了國際院士創業加速器等科研樓宇項目,社區年純收入達5000余萬元,人均收入6萬元。”李存業表示,社區力爭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社區經濟發展,用3年時間實現居民收入翻番。

腰包鼓起來,文化紮下根。社區現有居民1850戶、5000余人。近年來,社區投資400萬元,打造了3000平方米的市民活動中心,涵蓋社區40%以上人口的多支文化隊伍,豐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社區還創建了“黨員精準聯戶”制度,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組織網格體系。每名黨員精準聯繫10余戶居民,通過經常性地走訪慰問等,積極關切居民的日常生活訴求。

現如今,社區先後獲得了“山東省文明社區”“山東省文化先進社區”“齊魯先鋒基層黨組織”等榮譽,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