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醫師節】百年病歷檔案傳承百年醫學精神

2018-08-19 20:44: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編輯:楊玉國

  今天,我國339萬職業醫師和90.1萬鄉村醫生迎來了首個“中國醫師節”。我國一直關注醫師執業環境的改善,自2009年起一直呼籲並推動設立醫師節的工作進程。

  2016年8月19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指出,長期以來,我國廣大衛生與健康工作者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特別是在面對重大傳染病威脅、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時,廣大衛生與健康工作者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捨己救人,贏得了全社會讚譽。

  2017年11月3日,國務院批復了《關於申請設立“中國醫師節”的請示》,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

  百年病歷檔案傳承百年醫學精神

  病案就是醫務人員對患者患病經過診治的情況所作的記錄,然而病案不僅是科學,更體現了醫學的嚴謹,詳實的描述,客觀的診斷,俊秀的文字,圖文並茂;這些珍貴的病案存放在協和的百年檔案館裏,被稱為中國現代醫學發展的活化石。

  在協和醫院老樓的小閣樓上,這裡存放著10萬份將近百年的醫療病案。自1921年建立至今,北京協和醫院共保存380萬份病案,堪稱世界上保存病案最多的病案室之一。

  北京協和醫院病案科主任 王怡:380萬份病例保存在十個病案庫房。那麼這裡可以看一下我們的第一份的門診病例。

  第一號門診病案的病人叫鄭長壽,就醫日期為1921年7月1日。至今,孫中山、張學良、宋慶齡、宋美齡等歷史名人的檔案仍完好地保存在協和病案庫中。在協和醫院醫生眼中,病案被視為是病人的“命根子”,是病人繼續治療的依據和支持。我們在檔案室裏看到一個患者的病案有七八本書那樣厚。

  北京協和醫院病案科主任 王怡:這個病人,從1981年到現在的37年過程當中,因為病情的反復和加重,是我們的醫療團隊把他從死亡線上給拉回來。有30個科室,260位大夫參與他的救治。

  近百年來北京協和醫院的病案不僅書寫正規、詳細、耐讀,手術記錄的繪圖更是令人擊節嘆賞。

  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林進:腳,很多塊骨頭,然後要畫出來確實費點時間。但是還好,就是説,做完之後,反正畫到後半夜,下手術後半夜了,畫完之後都整理好了,也就該第二天上班了。所以這個習慣了,我們經常是連軸轉的,是要一種精神來支撐。

  林進説,通過自己的繪畫,可以讓別人清晰地知道這個手術的精髓在什麼地方,難度在什麼地方,創新在什麼地方。

  協和人認為,病案是醫生知識和智慧的結晶,協和醫院約85%的臨床科研論文的數據來源於病案。

  這些病案,記錄了患者疾病發生、發展、診斷和治療的真實情況,這不僅是一份客觀的病案文書,更是一本嚴謹的科學報告、一本體現醫生臨床思維的教科書。

  時至今天,協和對於書寫病案的要求仍然極其嚴格,協和醫院21個診室的28位正高級老教授每週抽出1天時間對醫生書寫的病案進行品質檢查,每一份病案按照15項要求分成優良中差,並將這些病案公開並進行討論。

  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副主任 王維斌:對我們年輕一代寫的病例進行評判,打分。所以我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就是真實性,完整性,細緻性,能夠在病例中點點滴滴體現出來。

  在科技和大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手寫病案仍然是協和醫生入門級別的一項基本訓練。保存了97年的病案更是承載了協和醫學發展的歷史,記載著一代代名師的成長足跡,蘊育了協和悠久的文化,堪稱濃縮了一個世紀的醫學圖書館。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