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新興産業看貴州】小麻鴨大産業:貴州三穗縣的養鴨致富路

2018-08-31 23:00:1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謝詩佳):金色的八月,稻田已初現金黃,莊稼人期待著豐收的喜悅。現在能在土地上收穫的不僅有稻穀,還有散佈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瓦寨鎮各個養殖場中的三穗鴨。8月30日,“見證貴州改革開放40年——特色新興産業看貴州”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三穗縣,了解當地村民靠養鴨實現脫貧致富的經驗。

  三穗縣素有“麻鴨之鄉”的美譽,至今已有六百餘年的養鴨史。作為中國地方四大名鴨之一的三穗鴨,具有肉質細嫩、味美鮮香等特點。三穗縣內,60%的農戶有著豐富的養鴨經驗,專門從事養鴨農戶達5萬餘人。

  2017年,三穗縣利用生態優勢,全力打造三穗鴨産業示範園。園區位於三穗鴨産業核心區瓦寨鎮觀音閣村,總投資415.7275萬元,規劃面積330畝,以貴州省三穗縣興綠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載體,是一個集三穗鴨養殖、水産養殖、農耕文化體驗等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園。

位於瓦寨鎮觀音閣村的三穗鴨産業示範園  攝影 謝詩佳

三穗鴨是中國地方四大名鴨之一,肉質細嫩、味美鮮香。   攝影 謝詩佳

  園內,負責興綠洲鴨蛋産銷的張廷良正在給鴨蛋打包裝箱。他説:“以前我也養過鴨,但自家養的規模小,賺得不多,一年下來也沒幾個錢。”來了養殖場後,張延良可忙壞了,撿鴨蛋、裝鴨蛋,還要驅車將鴨蛋送到各地。

  “的確很辛苦,但是每月能拿到5000多塊的工資,還是很值得的,”張廷良樂呵呵地告訴記者。

  和張廷良一樣高興的是飼養員石水發。在來興綠洲養殖場工作前,他在家務農,偶爾幫人打理一下苗圃。談及今昔對比,石水發説:“肯定是這裡更好啊,一個(原因)是收入增加了,另一個就是(這裡)穩定。”在興綠洲養殖場工作,他每個月能拿到2200元的工資和200元的全勤獎,過年過節還能收到紅包。

鴨蛋是興綠洲養殖場三穗鴨産業鏈的重要收入之一 (三穗縣政府供圖)

  興綠洲養殖場的總經理饒文順今年剛滿26歲,家在貴陽。2016年,他拉上8個同學來三穗縣創業,一待就是兩年。

  説到自己的創業初衷,饒文順有些不好意思,“其實我是學計算機的,因為軟考(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準考試)考了兩年沒考上,就選擇來這裡養鴨。”

  養殖場的效益在饒文順的經營下蒸蒸日上。2017年,養殖場發展成為了集“育鴨苗、育魚苗、賣鴨蛋、鴨蛋加工、農家樂體驗”于一體的全産業鏈養殖場,年産值達3000萬元,提供直接就業崗位30個。

  除了為本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公司還將觸角延伸到了當地的貧困戶,與26戶貧困戶建立代養關係,實行訂單代養,保價回購。 2017年,養殖場保價回購鴨蛋27.8萬枚,回購商品鴨3200羽,回購資金31.2萬元,貧困戶戶均增收12000元。

  三穗縣內,像興綠洲這樣年養殖5萬羽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有15個,養殖場與零散養鴨戶合作,對其實行統一規範鴨舍、統一物資採購供應、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回收、統一品牌銷售的管理幫扶模式。

  “這樣不僅讓農戶實現了零風險養鴨,農戶每養殖一隻鴨子還可獲得4-10元的利潤,你説他們有沒有動力?”三穗縣外宣部副主任吳子勇對記者説。

  據統計,截至2018年8月,三穗縣鴨養殖量已突破640萬羽,養鴨綜合産值達4.1億元, 涉及養鴨貧困戶5500戶。三穗縣以公司帶農戶的方式,摸索出了自己的脫貧致富之路。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