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

2018-09-19 12:42:52|來源:光明日報|編輯:劉天哲

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

  中國外交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與時俱進、主動謀劃,主場外交精彩紛呈。圖為高空航拍的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外工作取得了全方位、歷史性的成就,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科學指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以深化外交佈局為依託打造全球夥伴關係,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在外交領域的重大理論成果,是新時代中國對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已經並將繼續把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推向新境界。

  1.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新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立足基本國情和時代特徵,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對外工作優良傳統,指引中國外交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新路,體現了中國外交的理論演進、創新方向、路徑選擇、策略運用,彰顯了中國外交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具有非常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堅持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要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貫徹到對外工作的方方面面,確保黨中央對外方針政策和戰略部署落到實處。政黨、政府、人大、政協、軍隊、地方、民間等強化統籌協調,各有側重,相互配合,推動形成協同有力的對外工作格局。

  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反對各種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戰略、政策、策略、行動,鞏固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服從和服務於國內發展。當前,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發展仍然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和基礎。外交必須緊緊圍繞發展這個中心展開,服務發展、促進發展,幫助解決各種不利於發展的問題,為維護中國的發展利益提供有力保障。

  有利於實現國家完全統一。中國是尚未實現完全統一的大國,周邊環境非常複雜。推進國家和平統一進程,完成國家統一大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外交必須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堅決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

  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始終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淩弱。

  弘揚中華文明精髓。中華傳統文化講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崇“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四海一家”等思想;強調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有益理念,在處理國家間關係,應對全球挑戰的過程中彰顯智慧力量。

  2.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良好外部條件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牢牢抓住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要求,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新的歷史方位和世界演進大勢的新變化新特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創造有利條件。

  當前,我國正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經過長期努力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國家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增強,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過冷戰結束近30年,尤其是21世紀以來近20年的演化,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新情況、新機遇、新挑戰、新威脅層出不窮。我國快速發展與世界急劇變化同步交織、相互激蕩。

  以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深入分析當今國際形勢演變,可以看到:世界多極化加速推進的大勢沒有改變,但大國關係深入調整的態勢越發明顯;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大勢沒有改變,但世界經濟格局深刻演變的動向越發明顯;國際環境總體穩定的大勢沒有改變,但國際安全挑戰錯綜複雜的局面越發明顯;各種文明交流互鑒的大勢沒有改變,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現實越發明顯。以正確的大局觀和角色觀準確把握歷史交匯期我國外部環境的基本特徵,抓住本質和全局、廓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自己擺進去、在我國同世界的關係中看問題,可以明確:我國仍然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歷史機遇期,但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而且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就會越多。

  在此背景下,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為引領,切實增強戰略自信,保持戰略定力,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創新外交理論和實踐,強調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完善戰略佈局、創新戰略實踐、開拓戰略新局,在更高層次上營造總體平衡穩定、更加主動有利的國際戰略態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3.深化和豐富和平發展戰略思想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歷史文化傳統、國情、時代潮流和國家根本利益所決定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産黨經過艱辛探索和不斷實踐逐步形成的。中國的發展,立足於自身,堅持從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致力於促進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不斷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和平發展帶來的利益,使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變得越來越堅實。中國的發展絕不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絕不做損人利己、以鄰為壑的事情。習近平總書記對和平發展戰略思想的深化和豐富,可從兩個方面理解。

  把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同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內在統一起來。中國不覬覦他國權益,不嫉妒他國發展,但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中國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中國決不把走和平發展道路與維護國家利益割裂開來;在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同時,決不犧牲國家核心利益;只有有效捍衛國家核心利益,才能更加從容自信地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把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同積極倡導和推動世界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內在統一起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要走通走順,需要世界其他國家也走和平發展道路;需要把世界的機遇轉化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需要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中國,又以中國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中國堅定不移做和平發展的實踐者、共同發展的推動者,同時呼籲、帶動和力推其他國家並肩而行、相向而行。只有各國都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都走和平發展道路,才能和平相處、共同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向世界闡明瞭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和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意志;把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同世界和平發展合作的潮流大勢聯繫貫通起來,把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提升到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的全新高度;從更高的思想水準上闡明瞭中國外交根本取向的堅定性、高度的理論自覺性和戰略自覺性。

  4.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更加注重順應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相互依存和利益共生不斷深化的發展大勢,提出要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就要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堅持以深化外交佈局為依託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求同存異、聚同化異,促進中國同世界融合發展、共同繁榮。為此,要運籌好大國關係,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推動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把周邊放到發展大局和外交全局極其重要的位置,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更加奮發有為,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推動周邊環境變得更加友好、更加有利。堅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以中非、中阿、中拉三大論壇為支撐,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推動形成攜手共進、共同發展新局面。以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角色定位,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深入推動中國同世界廣泛交流、互學互鑒,加強同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交流合作,推進人大、政協、軍隊、地方、人民團體等的對外交往。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要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政治上,以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為基礎,堅持國際關係民主化和法治化,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安全上,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推動各國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安全新路。經濟上,堅定不移做多邊貿易體制的維護者、全球經濟治理的參與者,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文化上,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使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生態上,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推動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執筆:高祖貴)

  (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19日 06版)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