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網絡中國節·中秋】擦亮中秋“明月”底色

2018-09-20 11:51: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天哲

  每逢佳節倍思親,正常的人情來往當屬情理之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記得小時候,每至中秋佳節,便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在皎潔的月光下,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團聚在桂花樹下的院子裏,品嘗著各種口味的月餅。這時天真的孩子們會對著月亮指指點點,談論著裏面的嫦娥和吳剛的傳説。這時候,父母便會嚇唬我們,不要亂指月亮,如果不聽話,月亮婆婆會在晚上趁你睡著的時候來割耳朵。時間悄悄地斑駁了兒時的記憶,月亮婆婆割耳朵的傳説也封存在了我們內心最深處。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小小月餅寓意著闔家團圓。月餅最早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在古代作為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每逢八月中秋,民間都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明代田汝成在《西湖瀏覽志余》中記:“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意。”隨著歷史的變遷,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聯繫在一起,象徵著闔家團圓,而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如今,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中秋節的傳統文化味道反而越來越淡了。眼下,離中秋節還有不到四、五天,各大商家月餅銷售早已搶“鮮”上市,琳琅滿目、花樣百齣的各色月餅紛紛擺上了貨架。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中秋節送月餅也開始變了味。吃月餅的不買月餅,買高檔月餅的捨不得吃,更多的是託人辦事所需,正所謂買的不吃,吃的不買。每到節日關口,寓意著團圓的月餅在某些人眼中便成了利益交換的籌碼,讓中秋“明月”也蒙上了功利的色彩。俗話説,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每逢中秋、國慶雙節,各級紀檢監察部門都會提前發佈廉政提醒,公開監督舉報曝光專區,認真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明確要求黨員幹部時刻將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拒腐蝕永不沾,乾乾淨淨“廉潔”過節。

  值得欣慰的是,經過這幾年的“四風”專項整治,利用中秋、國慶等節日違規收禮送禮的不良風氣已經得到基本遏制。在今年8月23日開幕的第24屆“中國月餅文化節”上,新出爐的《2018年中國月餅行業發展趨勢》報告顯示:“過度包裝”和“天價月餅”正逐漸消失,新品種、新口味的月餅銷量將有所增加,月餅産品已經基本回歸到傳統食品和文化載體的自然屬性上來。

  每逢佳節倍思親,正常的人情來往當屬情理之中。中秋節將至,希望小小的月餅始終保持傳統的“味道”,更希望無論天涯海角,在外漂泊的人都能回家團聚,一家人沐浴在皎潔的月光下,喝著桂花酒,品嘗著家鄉的月餅,話家常、談變化、説未來,過一個傳統而有意義的節日,共同擦亮中秋這輪“明月”的底色!

  孫綱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