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豐收 喜迎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2018-09-22 19:22:01|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金近

共話豐收 喜迎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圖片來源:新華網)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而我們也即將在秋分這天,迎來我國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亂,國家廢興存亡之本也。”千百年來,糧食的豐收與富足都是執政者念茲在茲的頭等大事,是實現發展進步、長治久安的根本與保障。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這唱響在廣袤土地上的“進行曲”,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描繪了最深遠宏偉的時代背景,也為這個節日注入了更為深刻的內涵與使命。

  這是農民自己的節日,也是一場慶祝豐收的盛宴。“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節日主題,“務實、開放、共享、簡約”的節日要求,以及堅持因地制宜辦節日、節儉熱烈辦節日、農民主體辦節日、開放搞活辦節日的自主原則,更是旨在把中國農民豐收節辦成農業的嘉年華、農民的歡樂節、豐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臺。  

  比如,“十里聽見果農笑,百里聞得蘋果香”的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崗底村一片豐收景象,熱鬧非凡;比如,通過民俗技藝展演、趣味運動會、特色美食宴、農牧業産品展銷等活動的內蒙古,盡顯地域特色;比如,帶著“三合大米、白合米酒、黃草山糯米、翠冠梨、有機甲魚、長壽薄脆……”農産品從四面八方趕來慶祝節日的重慶長壽區鄉親們;再比如,依靠科技化種植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實現“人不下田、谷不落地”的湖南省岳陽縣農民……

  説不完的豐收故事,道不盡的豐收喜悅。這種因豐收而得到的興奮與滿足,是農耕文化的傳承與延續,也是農民因“倉廩實”而精神生活富足的寫照。

  正如農業專家唐珂所言,中國農民豐收節雖然是首次設立,但其歷史根基、民意基礎、文化底蘊深厚。豐收節既要塑形,注重儀式感,符號化,更要鑄魂,賦予其文化內涵,凝聚人們的精神力量。只有根植于豐厚的農耕文化,作用於億萬農民的精神世界,才能獲得強大的生命力。

  誠然,當中國農民豐收節成為一個鮮明的農耕文化符號的時候,延續千百年來的農耕文化就會浸潤農民精神生活,繼而散發出強大有力、自強不息的力量,這是億萬農民的期待。

  中國農民豐收節不單單只是個節日,其背後反映著農民文化生活品質、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科技化水準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能夠進一步強化“三農”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引起各個方面對於農業、農村、農民的關注和重視,營造重農強農的濃厚氛圍,凝聚愛農支農的強大力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農業農村加快發展。

  換句話説,中國農民豐收節辦的是否豐富有趣、精彩紛呈,農民是否有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是折射鄉村振興戰略成果的一面鏡子。

  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舉辦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社會進步的有力彰顯。從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吹響改革號角到鄉鎮企業加速現代化建設進程,從農民進城務工提升工業化城鎮化水準到城市經濟發展反哺農村發展,改革發端于農村,也當在農村奏響更加嘹亮的序曲。

  而處在新時代的農民,不僅要腰包鼓鼓,也要在精神生活方面有更富足的體驗,這才是節日的真正價值所在。(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陸玄同)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