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三大城市各顯神通 共築粵西美好未來

2018-10-01 19:41:45|來源:中新網|編輯:靳松

粵西三大城市各顯神通 共築粵西美好未來

湛江港。 主辦方供圖 攝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粵西三大城市各顯神通 共築粵西美好未來

  中新網湛江9月30日電(陳錦堯)“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廣東行活動連日來走訪粵西三大城市:陽江、茂名和湛江。今年7月1日,粵西首條高鐵江(門)湛(江)鐵路開通運營,減低了來往粵西的時間成本,粵西和珠三角地區的聯繫更加緊密,粵西駛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走進今天的粵西,已然出落為青山綠水中集生態文明、經濟發展、文化于獨特于一體的樂居之城。

粵西三大城市各顯神通 共築粵西美好未來
露天礦生態公園。 陳錦堯 攝

  陽江:十里銀灘邊的“海絲”之城

  古代陽江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對外海上貿易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走進陽江“十里銀灘”邊上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屬於海洋的泥沙海腥味混雜在空氣當中,館裏“躺著”一艘宋代沉船。它,就是“南海I號”,迄今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國內首家將宋代沉船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向觀眾開的動態博物館。記者在現場近距離地看到了滿布泥沙的“南海I號”,船邊堆放著各式各樣出土的瓷器、金屬器物等。通過展廳內聲光電多媒體場景,記者體驗了“南海I號”出帆遠洋,感受到古代海上絲路恢宏燦爛的歷史。

  “因海而興”的陽江裏,還有被譽為“中國蠔鄉”的陽西縣紅光村。養蠔30年的紅光村村民謝錦秀用粵語告訴記者,“靠海吃海”(靠海而生,就靠海洋資源為生計),憑藉養蠔,他家家庭年收入超過30萬元。

粵西三大城市各顯神通 共築粵西美好未來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展品。 主辦方供圖 攝

  茂名:生態、文化兩手抓的“廣東油城”

  20世紀50年代,國家發現茂名油頁巖適宜大型露天開採,以年産100萬噸原油計算,可以開發100年。露天礦于1962年1月正式投産,至1992年露天礦區停産,累計共開採油頁巖約1.02億噸,生産頁巖原油292萬噸。歷時十幾年的不間斷開採,留下了一個佔地面積10.07平方公里、最深處距地表超過百米的礦坑。

  據茂名高新區河西工業區管理辦公室主任林誠介紹,從前的露天礦用“臟亂差”來形容都不足夠,沒有誰願意來到這個滿目瘡痍、寸草不生、人員混雜的地方。

  2013年10月,茂名市委、市政府通過“引水、種樹、建館、修路”的總體建設,將昔日的“大礦坑”打造成今天水清沙細、海天一色的“小馬爾代夫”:露天礦生態公園。公園現在成為了當地市民週末遊玩的好去處,還是“新人們”拍婚紗照的頭號取景地。

  茂南區新坡鎮車田村,摘掉了昔日“賭博村”的帽子,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村裏非常重視教育,據車田村第一書記崔亞芬介紹,目前村裏的孩子們上幼兒園和小學全部免費。此外,凡是55歲以上的村民,除了參加免費體檢、領取敬老金、得到“油米醬醋”的補給之外,還可在村衛生站免費看病拿藥,如遇花費超過5萬元以上的大病還可享受村裏全額報銷。

粵西三大城市各顯神通 共築粵西美好未來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廣東行成員合照。 主辦方供圖 攝

  湛江:以海為鄰的鋼鐵之城

  湛江市,廣東省海岸線最長、海島最多的地級市。擁有60多年曆史,30萬噸級航道的湛江港,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自行設計、建造的深水海港,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支點港口。

  據湛江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龍海東介紹,湛江港2017年貨物吞吐量2.8億噸,位居全國25個主要港口的第11位,今年有望衝進前十。

  據湛江港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濱介紹,湛江港目前開通的海外航線覆蓋8個國家及地區,16個港口。如果貨船從泰國出發,4天就能到達湛江。目前湛江港每天進出的貨櫃超過3000T(20尺的標準集裝貨櫃)。

  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是“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四大基地之一,年産鐵水823萬噸、鋼水892.8萬噸、鋼材689萬噸。

  在寶鋼湛江鋼鐵廠厚板軋製車間,記者感受到了高達一千一百攝氏度的火紅鋼板“新鮮出爐”的“熱情”,一進車間就滿頭大汗。記者現場觀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長達52米,每塊14噸的鋼板,逐一接受火和水的洗禮。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廣東行在湛江落下了帷幕,但粵西空氣裏海洋的味道,獨特的城市魅力,迸發的活力生機,都使人難忘,時常回想。(完)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