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鋪設“健康之路”

2018-10-13 01:29: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編輯:楊玉國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經濟要發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

  每年的10月13日為“世界保健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身體健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從維護全民健康和實現國家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全面部署、持續推進。

  2015年,“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印發;2017年,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被納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的重點工作……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下,一條以人民為中心的“健康之路”正在鋪設。

  “大衛生”護航 引領健康中國

  “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

  2012年11月,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便表達出對人民健康的格外關心。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來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了解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4年歲末,習近平來到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考察。他走進衛生院,察看醫療設施、問詢藥價、了解村民看病情況。他強調:“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係人民身體健康。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民之所繫,政之所向。

  從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到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從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到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一項項惠民舉措在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的同時,也使醫改成果真切地惠及到每家每戶。

  12大類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覆蓋居民生命全過程;7大類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累計覆蓋近2億人;居民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例為20年來最低水準;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建立……

  截至2017年底,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中,超過40%的醫院開展了預約診療和遠程醫療服務,超過80%的醫院開展了臨床路徑管理和同級檢查結果互認;93.9%的城市公立醫院取消了藥品加成,帶動醫療費用整體漲幅下降;2017年末,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44人、註冊護士2.74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5.72張,分別比去年增加0.13人、0.20人、0.35張。

  “大健康”入萬策 保障人民生活

  “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健康中國的內涵,不僅是確保人民身體健康,更涵蓋全體人民健康環境、健康經濟、健康社會在內的大健康,習近平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主張“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2014年8月15日,習近平來到南京青奧會運動員村,親切看望參加本屆青奧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建設健康環境”層面,習近平強調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習近平強調:“食品企業要生産出高品質的放心食品,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生命在於運動。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中國獲得2022年冬奧會承辦權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申辦北京冬奧會,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快速進步,推動全民健身廣泛開展。”

  ——大健康領域還涵蓋了養老。早在2014年元旦前夕,習近平深入北京市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時便指出:“要完善制度、改進工作,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接連出臺,新《環境保護法》、新《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正式實施。“天藍”“水清”“土凈”的“三大戰役”齊頭並進,保健食品等非法添加專項治理工作不斷強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貫徹落實。

  國民體質監測和群眾體育活動狀況調查定期開展,全民健身計劃持續發展,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基本形成,群眾科學健身的品質和水準總體提升。

  健康+扶貧 助力奔小康

  “健康扶貧屬於是精準扶貧的一個方面。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現在是扶貧硬骨頭的主攻方向。”

  “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途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成了“絆腳石”“攔路虎”。2016年數據顯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在所有貧困戶中佔比44.1%。如果把這部分人的脫貧工作做好了,無疑意味著脫貧攻堅戰打贏漂亮的一仗。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社

  預防病魔,方能驅逐“窮魔”。鬥贏“病魔”,才能拔掉“窮根”。在2016年8月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要求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

  2016年,《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設規劃》編制實施,多措並舉補齊貧困地區醫療衛生能力短板。2018年8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方案》印發,重點加強對已簽約貧困人口中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病患者的規範管理與健康服務。

  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為553萬戶因病致貧返貧家庭、734萬名患病群眾建立了健康扶貧工作臺賬和動態管理數據庫;截至2017年5月底,分類救治貧困患者260多萬人。

  生命是最寶貴的財富,健康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更是一個國家開創美好未來的根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補上貧困地區醫療服務“短板”,持續推進落實“大衛生”“大健康”政策,凝聚13億多人的力量,定可鋪就“健康中國”之路。(文/李珊珊)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