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巴伐利亞選舉為默克爾第四任期畫下“催命符”

2018-10-16 15:01: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德國巴伐利亞州議會選舉開始投票

  德國聯邦政府由聯盟黨和社民黨組成,常被稱為“大聯合政府”,其中聯盟黨包含總理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及其在巴伐利亞州的“姐妹黨”基社盟兩個政黨。上世紀50年代以來,基社盟始終在巴伐利亞這一德國最古老、最富饒且最大的聯邦州保持絕對的霸主地位。多年來它與基民盟達成默契,始終盤踞在巴伐利亞州當個“土財主”,絕不向其他聯邦州擴張,以防分流基民盟選民。作為回報,基民盟也絕不插手巴伐利亞州選舉,並與基社盟組建聯盟黨,共同參加聯邦議會選舉,幫助基社盟實現從聯邦州向聯邦政府層面的飛躍。

  10月14日,巴伐利亞州選舉,“大聯合政府”中的基社盟與社民黨皆遭遇了歷史性的“滑鐵盧”:一向“統治”巴伐利亞的基社盟遭遇60年未有之慘敗,支持率下滑10.5%,雖仍以35%的絕對優勢保持第一大黨地位,但議會議席未能過半,將被迫於四週內尋找執政夥伴,“只手遮天”的時代宣佈告一段落,恐輝煌不再。與基民盟相比,社民黨在巴伐利亞州一向表現不佳,這次更是慘烈,支持率遭“腰斬”,在本就不高的背景下仍下滑了10.9個百分點,僅為9.7%,由第二大黨降至第五。

  鋻於基民盟並不參與巴伐利亞州選舉,且在民眾眼中與基社盟實屬一家,此次選舉,基社盟與社民黨的失利可以看做是德國民眾對聯邦政府投下的反對票,巴伐利亞選民用手中的神聖一票給了“大聯合政府”響亮的一巴掌。

  執政夥伴蠢蠢欲動

  早在2017年9月聯邦議會選舉,基社盟就將支持率下滑歸咎於默克爾的難民政策,社民黨則認為是默克爾無節制地吸收社民黨政策導致兩黨趨同,不斷向中間靠攏,致使社民黨在大選中喪失中左翼選民。兩黨本就不甘再當執政聯盟中“沒有個性的小夥伴”,希望在執政中多展現政黨特色、捍衛自身主張,以贏回選民,但偏偏事與願違,巴伐利亞州選舉直接宣佈其希望破産。加之媒體推波助瀾,選後第一時間,德國《世界報》就刊文稱,對基社盟和社民黨在巴伐利亞州慘淡的選舉結果,總理默克爾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無論是哪個聯邦州選舉、無論執政夥伴是哪個政黨,只要默克爾依然是總理,它們就無法避免失敗的宿命”,兩黨不滿情緒再次被推高,內部“出走派”、“倒默派”聲勢再度壯大。

  基社盟高級成員阿明·加斯特爾稱,選民拋棄基社盟的根本原因在於默克爾,總理已日薄西山,是屬於過去的女人,不能代表未來,希望默克爾早日下臺。社民黨主席納勒斯在選後將社民黨選舉失利歸咎於“大聯合政府”表現不佳,稱“社民黨一定要有所改變了”。社民黨秘書長拉爾斯·克林拜爾更直言,執政聯盟在聯邦層面持續“內訌”是社民黨慘敗的根源。社民黨青年團主席屈納特更直接呼籲,“要麼我們再嘗試一次,讓執政夥伴恢復理智,要麼我們便離開”。

  默克爾黨主席一職恐不保

  本屆“大聯合政府”自成立之初就根基不穩,無論是聯盟黨內針對難民問題的內鬥,還是憲法保衛局局長風波都使得政府險些夭折。此次巴伐利亞州選舉,默克爾及其領導的聯邦政府再次成為最大罪人,聯邦政府也因此愈發搖搖欲墜。正如《明鏡》週刊所言:雖然這場政治地震震源在巴伐利亞,但其餘波也有著摧毀聯邦政府的威力,但即使社民黨退意漸濃、基社盟怨念加深,這次選舉也只是為默克爾的第四任期畫下了一道催命符,尚不足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基社盟而言,其支持率斷崖式下滑就始於其與基民盟的內訌,基社盟雖希望通過更強硬的難民政策贏回中右翼選民,備戰巴伐利亞選舉,卻被民眾指責“見風使舵”、“不識大體”,反而失了民心。基社盟的失敗嘗試也為社民黨敲響了警鐘,無論德國民眾對默克爾及其領導的聯邦政府有多麼不滿,都希望執政黨以大局為重,維持政府平穩運行。社民黨現寄希望於10月28日的黑森州選舉,期待取得好成績,保住第二大黨位置。

  基社盟作為地方性政黨,其在巴伐利亞的執政地位直接決定了它在聯邦層面的影響力與底氣。此次巴伐利亞選舉對基社盟可謂當頭棒喝,正如巴伐利亞州長馬庫斯·索德所言,基社盟當務之急是重塑政黨形象、組建負責任州政府,在下屆選舉中打個翻身仗,無意對默克爾多加指責。

  但無論如何,巴伐利亞選舉後,默克爾壓力已驟增。12月份,基民盟將舉行黨代會,重新選舉黨主席,現黨內的反對派已經開始抬頭,提名了新的主席候選人。即使該候選人現在仍不具備與默克爾一戰的實力,但一旦基民盟在黑森州選舉中再次失利,默克爾將不得不選擇放手以緩解壓力。(劉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