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一二三産從業者眼中的經濟形勢:緊跟需求創新供給 中國經濟砥礪前行

2018-10-22 10:46:17|來源:經濟日報|編輯:金近

  編者按 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繼續顯現,新動能加快成長。中國經濟的新動能從哪來?來自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來自於企業緊跟市場需求變化和産業變革趨勢,來自於企業不斷創新産品、創造優質供給。本報擷取了幾位來自不同行業一線從業者的故事,通過他們今年以來的親身經歷和感受,揭示中國經濟換擋升級、砥礪前行的動力源泉——

  10月18日,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新豐鎮老墩村,收割機在稻田裏收穫水稻(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發)

  閃送快遞員楊風:

  一小時直達 “閃送”速遞忙

  10月11日上午10點多,記者見到楊風的時候,他已經騎著摩托車在北京城裏穿梭了兩個多小時。由於工作的特殊性,楊風每天都會滿城跑,每天的收入與訂單量直接掛鉤,所以記者將採訪地點放在了中關村附近,因為“這邊單子多,而且一般都是長距離的大單”。

  楊風是一位閃送快遞員,加入4年來,真正做全職閃送快遞員也才兩年多。“2014年註冊成為閃送快遞員時,根本沒把這份工作當回事,因為訂單量很少,一天最多也就兩三單。訂單量少,收入就少,所以當時還兼職幹著其他工作。”楊風告訴記者,從2015年開始,閃送平臺的訂單量明顯上升,閃送快遞員也越來越多,“業務多了,收入也就高了。只要勤勞努力,快遞員也可以月薪過萬元”。

  閃送是一種同城即時速遞,用戶可以在同城的任何地點發出需求,閃送快遞員會做到1分鐘響應、10分鐘上門,在1小時內把郵件或包裹由專人直送到同城的任何地點。

  “隨著新零售時代到來,消費者對快遞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電商都開始把貨倉前置以保證發貨速度,這也給同城即時速遞的高速發展創造了機遇。”閃送副總裁杜尚驫介紹,截至目前,閃送同城即時速遞已覆蓋全國222座城市,用戶突破1億,閃送快遞員超過52萬名。

  閃送同城即時速遞業務發展壯大是我國快遞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沈鴻雁介紹,5年來我國快遞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業務量從57億件增長到401億件,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對世界增長貢獻率超過50%。同時,百姓寄遞包裹也越來越便利。截至2017年底,全國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87%,基本能夠滿足6億農村人口的快遞服務需求。2018年,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進一步提升,目前已超過90%。

  採訪結束時,楊風急忙打開閃送快遞員APP進入接單模式,30秒內就收到了訂單。楊風立刻撥通了電話,與用戶確認取貨地點。“這是個大單,從鼎好電子城取貨送到燕郊,全程59.25公里,運費126元,這樣的單子我一天干兩三個就夠了。”説完,楊風騎上摩托車,消失在中關村街頭的快遞大軍裏。

  長安汽車新能源公司電池生産車間主任魏嘉:

  電動車走俏 企業謀擴張

  “産品供不應求,廠裏真忙不過來。”10月11日,長安汽車新能源公司電池生産車間主任魏嘉告訴記者,雖然傳統燃油車産銷量增長放緩,但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增長卻很強勁。“以公司電池包生産為例,2016年産量只有6000套,2017年達到了1.7萬套,今年將達到3.2萬套。”魏嘉説。

  不過,讓魏嘉焦慮的是,這3.2萬套電池包也滿足不了眼下的配套需求。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長安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539輛,比上月大幅上漲43%。今年前9個月,長安新能源汽車已累計實現銷量4.85萬輛。按照這樣的銷量增速,電池包供應缺口還將加大。

  “為此,集團制定了‘香格里拉計劃’。”魏嘉告訴記者,到2025年,長安汽車將通過1000億元全産業鏈資金投入,調動1萬人研發資源,在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的同時,實現全譜係産品電氣化。作為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長安新能源公司正新建一批規模大、水準高的研發生産基地。

  魏嘉透露,如果一切順利,今年年底就能搬進新的生産基地,“新基地一期可年産12萬套電池包和7萬套電驅系統,能大大緩解産能緊張局面”。

  “繼今年9月份在上海推出CS7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之後,10月份長安新能源還在北京新能源汽車展上推出了逸動EV460。這款車續航里程達460公里,可滿足從重慶到貴州或從福州到廈門中途不用充電的需求;也可以從北京天安門廣場到天津市區跑1.5個來回,極大地緩解用戶里程焦慮。”魏嘉告訴記者,到2025年長安新能源將累計推出21款純電動産品、12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産品,涵蓋從小型車到高性能轎跑的全譜係。

  隨著全球能源緊缺、環境污染和駕駛安全挑戰日益加大,汽車産業正朝著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享化方向發展。“從世界範圍來看,全球汽車産業正迎來重大變革,這對於具有百年曆史的長安汽車來説,既是挑戰,更是機遇。”魏嘉表示,有信心抓住機遇,乘勢而上。

  字節跳動公司扶貧高級總監羅驊:

  山貨上“頭條” 百姓巧致富

  “網絡訂餐、網絡約車、共享單車、在線上課……當下,人人都離不開智慧手機和移動網絡,信息消費滲透到了衣食住行全過程,成為我國創新最活躍、輻射最廣泛的新領域,也是增長最迅速的新動能。”字節跳動公司扶貧高級總監羅驊説。

  天天和當下最流行的短視頻打交道,羅驊對短視頻拉動信息消費和互聯網扶貧深有感觸。“不要以為只有城市裏的年輕人玩短視頻,很多農民不光會玩短視頻,甚至還用短視頻做起了農産品銷售,從而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羅驊介紹,字節跳動旗下的“今日頭條”現在已成為全球最大“三農”信息平臺。平臺上活躍著3萬多位“三農”創作者,其發佈的“三農”文章和短視頻涵蓋農村生活、農業技術、惠農資訊、農貿行情、農機農資等各個方面,非常受歡迎,閱讀量、播放量很大。通過平臺流量分成政策和優質內容獎勵計劃,今年8月份有超過120位“三農”創作者月收入過萬元,最高者一年獲得平臺分成超過100萬元。

  羅驊還給記者分享了一個案例,“今日頭條”向全社會公開招募了30位“三農合夥人”,幫助20個國家級貧困縣打造20個扶貧産品。其中一位“三農合夥人”是來自廣西靈山的“80後”農民婦女“巧婦九妹”。她在大學畢業的侄子幫助下,在“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上發佈短視頻,分享自己的農村生活日常。這些質樸的農家內容給她帶來了200多萬粉絲,目前她在“今日頭條”的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了3億,並成功幫助全村賣出300萬斤水果,價值約2000萬元,成為當地最大的電商,“巧婦九妹”靠短視頻帶領了全村脫貧致富。

  “2017年底至2018年4月份,我們還聯合甘肅、貴州網信辦啟動了‘山貨上頭條’扶貧公益項目。甘肅和貴州兩省有不少土特産,我們聯合當地幹部、優秀‘三農’創作者,通過直播方式把土特産介紹給用戶。超過6000萬人看到了視頻,有的直接拉動銷量近萬件,銷售最高增長了80倍,總銷售額超過50萬元。現在,‘山貨上頭條’已經在36個國家級貧困縣落地,共為52款特色農産品提供了超過15億次推廣。”羅驊説。

  羅驊認為,信息消費是新興領域,未來還有很大發展潛力。隨著技術成熟和網絡安全加強,消費者正逐漸養成付費習慣,越來越多人習慣並願意為優質的視頻、音樂、圖書、遊戲、教育等網絡資源付費,互聯網將成為脫貧致富的重要工具。

  黑龍江綏化市嘉鄉農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宋永偉:

  有機米飄香 稻農奔小康

  金秋時節,“大糧倉”黑龍江一派豐收景象。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嘉鄉農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們沉醉在豐收的喜悅中。在合作社負責人宋永偉的帶領下,今年水稻增産又增收。

  合作社社員于萬龍告訴記者,他將45畝地加入合作社,今年産量16500斤,每斤價格比市場價高0.2元,每坰地增收3000元,在合作社務工還可增收5萬元。

  宋永偉這位帶領農民致富的年輕人是個“80後”。大學畢業後,他沒有選擇去大城市,而是毅然回到家鄉當起了職業農民。宋永偉提出了種植“綠色有機健康水稻”理念。2008年,他和30戶農民一同成立了嘉鄉農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他説,“北林區地處寒地黑土核心區,土好、水好、氣候好,我們要利用好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提升稻米品質,帶領農民致富”。

  這些年,宋永偉邊種植邊研究市場。他説,“米好吃,品種是關鍵”。去年,在綏化市組織的活動中,宋永偉帶領農民到南方城市小區裏開展推介品鑒活動,“苗稻2號”得到了市民一致好評。今年,合作社將“苗稻2號”作為當家品種開始大面積推廣。目前,合作社社員增加到256戶,種植面積達到了2.3萬畝,畝均增收200元。

  宋永偉重視水稻種植過程的每個環節。合作社推行統一連片深松整地、統一栽培方式、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優良品種、統一連片播種、統一防治病蟲害的模式,調優了種植結構。特色大米在市場上不僅賣得好、價格更優;與普通長粒香大米比,他們的米每斤高出了0.1元。

  近年來,宋永偉常帶著大米到哈洽會、綠博會、大米節參展,宣傳特色、有機農産品,實現産銷對接。去年,合作社銷往全國各地大米達8萬噸。

  宋永偉説,“我是一個農民,心中有一個夢想,一生只做一件事,帶領更多稻農奔小康”。他表示,優質原糧産區一定要種好地,産出高品質糧食。下一步,將擴大種植面積,運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實現全程可追溯,最終通過“合作社+企業”的方式,把優質特色大米送到千家萬戶老百姓餐桌上。

  河鋼集團唐鋼用戶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倣真組組長張茜:

  研發盯市場 鋼廠路更寬

  8月底,在2018(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輕量化技術研討會上,河鋼集團發佈了首款聯合研發的新能源商務白車身,吸引了眾多知名汽車廠商關注,業內人士和參展觀眾驚嘆:“沒想到,河鋼還有這樣的實力。”回想起當時,河鋼集團唐鋼用戶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倣真組組長張茜記憶猶新。

  “90後”張茜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碩士畢業後,來到了河鋼集團唐鋼公司工作,到今年已是第4個年頭。近年來,河鋼集團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産品升級和結構調整。剛參加工作的張茜,趕上了河鋼唐鋼高強汽車板生産線投産和汽車板研究所建立,這裡成為了她職業生涯第一站。

  “我主要負責跟蹤調試高強汽車板生産線的重點品種鋼。例如,590兆帕高強鋼是能夠生産的最高強度鋼種,如今已經實現了穩定量産。”張茜説。

  2015年10月份,河鋼控股海爾特鋼,打通了進軍國內外高端家電用鋼市場的戰略通道。自那時起,590兆帕級別以上的高強鋼、超高強鋼在汽車板生産線上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産品結構快速升級。

  2017年,張茜所在的汽車板研究所成立了用戶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從研究所成立伊始就入職的張茜,成為了團隊中的“老員工”,工作重心也從實驗室轉移到了市場和客戶單位現場。

  “現在,我們的汽車板産品已順利通過菲亞特、吉利、北汽福田和上汽認證,研發生産的300多個白車身零部件已經通過試用,具備了提供‘整車造’材料和解決方案的能力。”張茜的話語裏充滿自豪。

  2017年,河鋼家電用鋼、汽車用鋼市場佔有率分別位居國內第一、第二位,實現了名牌乘用車“整車造”和國內高端家電品牌“全覆蓋”。今年1月份至9月份,河鋼生産品種鋼2003萬噸,品種鋼比例達70.3%,這一數字,恰好是4年前集團普通産品的比例。河鋼集團實現了從一家以普通建築鋼材為主的鋼鐵企業,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大家電用鋼和第二大汽車用鋼製造商的華麗轉身。

  (經濟日報 記者:吉蕾蕾、楊忠陽、黃鑫、倪偉齡、宋美倩 責編:張葦杭)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