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紀實•2018】廈臨協作 山海同行

2018-10-31 10:17: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廈門凱鳳鞋業有限公司在臨夏縣土橋鎮開辦的來料加工基地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林遜汀在臨夏支醫,1個月的時間裏他共參加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55例,進行學術講座4次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詩楠):東西部扶貧協作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2010年,按照國務院扶貧辦安排,廈門市與臨夏回族自治州確立了東西扶貧協作關係。臨夏州位於甘肅省中部,8縣市均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8年多時間,廈門和臨夏開展結對幫扶,在産業幫扶、項目建設、人才支持、勞務輸出等領域密切合作,帶動臨夏州大量貧困人口脫貧,有效地促進了兩地資源、優勢互補。

  2018年以來,廈門市、區兩級財政已向臨夏州投入近3億元幫扶資金,通過為當地培育增收産業,使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是整體幫扶工作的核心之一。

  臨夏縣先鋒鄉丁韓村的貧困戶張何琴從來沒想過,不用背井離鄉,自己就能成為按月領工資的産業工人,而就在兩個月前,他們一家6口還只能靠務農維持生計。今年8月,根據廈臨兩地産業合作的需求,廈門凱鳳鞋業有限公司在臨夏縣土橋鎮建設了來料加工基地,經過培訓,張何琴等一批貧困戶上崗就業。

  張何琴説:“現在保底工資是1800,下個月計件,那就多勞多得。如果長期做,工資上去了,肯定對家庭也好一點,這裡6點鐘就下班了,下班早,能陪小孩睡覺。”

  張何琴接受的布鞋産業加工培訓,也是今年廈門市思明區幫扶臨夏縣的一個重要項目,目前已培訓加工工人1000人,其中貧困戶600多人;建成扶貧車間32個,年內計劃建設扶貧車間60個,使1500戶以上的貧困戶在車間就業並實現穩定脫貧。

  目前,臨夏州所有的貧困縣已百分百實現與廈門市行政區的結對,在集美區的大力支持下,和政縣新營鎮三坪村建成了富民養殖小區,目前牛存欄42頭,預計年底每戶建檔立卡戶可分紅2000元以上。與此同時,集美區還投資在三坪村啟動了光伏發電項目,新營鎮副鎮長買振華指著三坪村四社貧困戶王正峰家屋頂上嶄新的光伏瓦説:“(這是)集美區的援建項目,總投資是280萬,其中86戶建檔立卡戶每戶投資是3萬元,這個投入使用以後,86戶群眾每年分紅是3000到3500元左右。”

  在人才交流、培訓方面,廈臨協作也卓有成效。臨夏州醫院骨科醫生包學文剛剛結束了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為期三個月的學習:“廈門那邊的醫院特別重視,對我們少數民族地區來的學生,從生活上和業務上特別照顧,我在廈門學習了脊柱的椎間孔鏡微創治療技術,這項技術在我們臨夏州目前是空白,我們醫院現在正在招標設備,開展這個業務之前會陸續派我們的醫生去廈門學習。”

為解決易地搬遷點農戶搬遷後緒産業發展問題,廈門市集美區幫扶和政縣三坪村建立了富民養殖小區

  在兩地相關部門的協調下,臨夏州選派了教育衛生、旅遊管理、城市規劃等方面的人才,多批次赴廈門交流培訓,廈門也加大了對臨夏支教支醫的力度。2015年至今,廈門共派出20名黨政幹部到臨夏各縣(市)挂職鍛鍊,臨夏州每年選派10名幹部到廈門交流。人才作為橋梁紐帶,密切了兩地的聯絡,在産業對接、經濟援助、社會事業等領域貢獻了極大力量。

  對臨夏有富餘勞動力,廈門有用工需求的實際情況,兩地人社部門協調配合,對務工人員、勞務仲介和用工企業實施了有針對性的政策補助。2017年,廈門用工企業在臨夏共舉辦了36場次專場招聘會,幫助臨夏州解決就業4161人,其中1830人經培訓後就地就近就業,2331人到廈門就業,為貧困群眾開闢了新的脫貧渠道。

  幾年來,兩地幹部群眾大膽探索,創造了廈臨東西協作扶貧的新模式,廈門和臨夏結對子,已從最初的幫扶走向了協作共贏。廈門的企業將適合幫扶的産業轉移到了臨夏,降低了人力等成本負擔,促進當地脫貧的同時,推動了企業發展;臨夏的貧困人口,直接到廈門就業,解決了當地的用工荒;各種交流培訓機制,加快了兩地幹部人才的成長。在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全國脫貧攻堅交叉考核中,廈門市與臨夏州扶貧協作2017年度考核成績在東部13個城市名列首位。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