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弘揚偉大民族精神】邵明安:為綠水青山奮鬥一生

2018-12-03 10:34:4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王瑞芳

  今天的弘揚偉大民族精神系列報道,我們要帶大家來認識一位玩泥巴長大,卻把自己的興趣和國家需求結合起來並作出貢獻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邵明安。

  他生長在南方的魚米之鄉,卻在西北黃土高原默默耕耘了36年;他常年與荒山野嶺為伴,尋找生態修復的關鍵密碼,讓黃土高原生態恢復取得重大進展。

  在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邵明安正在指導研究生進行一項前瞻性研究,分析土壤、動物對土壤水循環的影響。這次實驗的研究對像是常見的蚯蚓,土壤是生命的載體,邵明安所做的就是探尋土壤中水的秘密。

  中科院院士、土壤物理學家 邵明安:土壤當中的水它怎麼運動的?他(它)原來有個方程,那個方程從來沒有被人求解過,我把這個求解了。

  尋找黃土高原生態恢復的種種關鍵密碼,這就是邵明安一生求解的內容。邵明安出生在湖南常德的農村,1982年,他毅然報考了位於西北的水保所土壤物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當時這個26歲的小夥,就歷時6天輾轉1000多公里,用扁擔挑著100多斤行李,隻身來到位於陜西楊淩的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從小時候的玩泥巴,到用科學知識來研究土壤,紮根西北36年,邵明安成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土壤物理領域唯一的一名院士。他一邊踩著黃土地,一邊緊跟國際科學前沿的步伐,求解了多項生態修復的關鍵難題。

  中科院院士、土壤物理學家 邵明安:以前我們灌水,就是70%的田間持水量我們就開始灌,實際上80%到40%都是一樣的,那就暫時可以不灌,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水。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邵明安曾經到英國和美國進行訪問學習,並攻讀了美國愛荷華州立科技大學博士學位。多次有機會留在國外,但邵明安卻在完成博士論文答辯的第二天,就帶著行李回到祖國,回到了這片他從未真正離開的黃土高原。這些年,邵明安帶著學生,跑遍了黃土高原43萬平方千米的核心區,測量了近3000個樣點,取樣幾萬份,通過一系列實驗數據,建立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模型,為黃土高原植被建造提供了合理的科學依據。截至目前,陜西榆林沙區造林保存面積就達到136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3.5%,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

  中科院地理資源所副所長 高星:一個鐵骨錚錚的知識分子,是把這個自己的這種個人愛好,跟國家的需求能結合起來,我覺得這一點恐怕是值得現在年輕人學習的。

  在學生眼中,邵明安就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機器。他曾在病床上為學生講授“土壤物理學”,也曾挂著心臟和血壓動態監測儀為研究生作報告。去年4月,邵明安準備駕車去中國科學院大學上課,心臟病突然發作,幾乎命懸一線。多年來,邵明安共培養了100多名研究生。因為他知道,綠水青山不是一朝一夕可成,需要幾代人不斷接力。

  中科院院士、土壤物理學家 邵明安:昨天是難忘的,昨天我父母都是農民,今天我根本想不到在黃土高原就是跟土壤打交道,最後還成為院士;輝煌的明天,就是我還是想要立足楊淩,紮根黃土,報效祖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