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眼科大夫麥迪娜:內地發展機遇多,但我要回新疆做貢獻!

2018-12-14 17:26: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麥迪娜為患者做檢查

  迪娜為患者做治療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戴貝、劉婷、徐曉勤、高翰倫):2000年夏初,在距北京數千公里的中國西部邊陲城市喀什,就讀于喀什第六中學的麥迪娜正沉浸在初三中考前的緊張學習中。對成績優異的麥地娜來説,當時最理想的選擇就是深入本校高中部。然而,一次升旗儀式後,校長公佈的一則招生報名通知改變了麥迪娜的想法。她説:“當時沒有參加過任何一個全疆的統一考試,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去上,我只知道在我們學校還可以。這個通知發了以後,我回家説,爸爸很支持,媽媽也很支持。我是覺得我肯定要上,必須上,沒有人找我談。我覺得有這個機會,能給我提供在內地上學的機會,我説我肯定能上,我要去上。”

  2000年,中國政府開始在經濟發達的內地城市優質高中開辦“內地新疆高中班”,招收新疆優秀初中畢業生。當年,麥迪娜以喀什地區名列前茅的成績考入百年名校北京潞河中學,成為全疆首屆內高班1000名學生中的一員。夏秋之交,前往北京的行程令她畢生難忘。8月23日從喀什出發,24日抵達烏魯木齊,與其他被潞河中學錄取的80多名同學匯合後,27日從烏魯木齊火車站出發,29日抵達北京西站。麥迪娜説:“我們忘不了8月29號這個日子。他們帶了一個班的同學,40來個同學,跟我們同歲的,來接我們。下了火車,就接我們的箱子,然後就主動跟我們説話。學校想的應該是讓你下火車就有朋友,你適應起來也就快一些。學校專門給我們安排了食堂,宿舍被褥都鋪好的,就跟我們回去過了個暑假回來一樣,所有的東西都有,碗筷、暖瓶,細緻到這個程度。”

  火車到站,時任校長張世義帶著老師和一個班的同學早已等候在了火車站。北京師生的熱情週到很快消除了新疆同學初次遠離故鄉、家人的不安,就這樣,麥迪娜開始了在北京預科一年、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

  為了讓少數民族同學克服漢語普通話授課等各種困難,潞河中學的老師可沒少下功夫、花費心力。就連麥迪娜的丈夫都能感受到,“潞河”兩字飽含愛的能量,深深地銘刻在了妻子的心裏。地力木拉提·艾克熱木説,“我們談戀愛的時候,她一直説‘潞河’‘潞河’‘我在潞河’,我就問她‘潞河’是哪兒?她説‘我就在北京上的潞河中學’‘噢,就是説你的內高班在潞河上的’。後面,再讓我看她與同學之間照的照片、學校裏面的照片,還有老師們。講當時在班裏發生的一些故事。一説潞河,她就有那種比較特殊的感情,就好像愛上了潞河一樣。我每次去北京,就特別想跟她一塊去看看她所經歷的、回憶的那些地方。”

  麥迪娜説,北京的四年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不僅在求知的關鍵時期得到了最好的學習條件,學校提出的培養健全人格的育人目標和方式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她説,“當時‘健全人格’這個東西可能感覺特別大,但後面上班以後、自己融入到社會以後,感覺這個‘健全人格’不是説你要做多大的事情,而是你作為一個小單元,在單位,在家庭,大到在社會,你要把你自己本分的事情要做好,才能去做到你想要做的事情,當然你想要做的事情肯定是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這個理念的形成,跟我在潞河受到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高中畢業後,麥迪娜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後,她赴新疆醫科大學繼續攻讀眼科學碩士研究生。現在工作時間雖然不長,麥迪娜的專業素養已獲得醫院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在醫院眼科主任丁琳教授看來,麥迪娜專業基礎紮實,在眼底病的認識上表現出較強的專業能力,對一些特殊患者的手術設計也有獨到見解。丁琳説,“她這個孩子讓我們感覺就是素質比較高,平時對病人、或者是對醫護人員,或者是對科主任,她就講話比較有禮貌,而且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就是人際關係方面比較融洽,她各方面替別人考慮,工作中也沒有那種推卸,或者是有的時候找一些藉口不完成工作,不是這樣的。”

  作為低年資主治醫師,麥迪娜目前還不能主刀諸如復明類的手術,但她對所參與的治療都兢兢業業,對待每一位病人都十分細緻週到。

  醫生:“病人幾點下來的?”

  護士:“晚上八點下來的,血壓是平穩的,脈搏也是平穩的。”

  醫生:“脈搏80次/分,血壓是90,130……”

  在眼科病房裏,剛接受手術治療不久的患者司淑菊女士説:“她每天都過來看,問我們一些病情什麼的,做手術之前也給我們解釋得特別詳細。她説普通話説得特別好,做手術之前我們特別慌張,但是她説得讓你一點也不害怕,要不然的話做手術肯定緊張得很。”

  麥迪娜説,高中畢業時選擇上醫科大學,以及後來選擇考研究生回到新疆,都源自一個誠懇的想法。她説,“我們去(北京)潞河(中學)接受教育,國家提供這麼好的一個平臺去接受教育。內地非常好,對於個人發展來説機遇多。但是過了九年,自己長大了,想的是該回報了。該回報,這是一個非常誠懇的原因。我14歲的時候還不太懂,很多人生方面、理想方面沒有太多的認識。認識到了以後,還是覺得應該回來做貢獻!”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