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改革足跡——上海

2018-12-14 12:02: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編輯:黃蓉

  編者按

       回顧習近平總書記的從政生涯,恰好契合了中國波瀾壯闊的40年改革開放歷程。在正定,改革開放初潮涌動,他帶領當地百姓解放生産力、脫貧致富;在福建,他辦經濟特區、為外商投資營造良好環境;在浙江,改革開放已取得一定成果,他開始將目光投向開發較少的藍色海域;在上海,他抓黨建、發展高新技術,鼓勵上海當好“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梳理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地主政期間的改革措施,不難看出其中的一脈相承與不斷豐富發展。

  值此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特別推出《習近平的改革足跡》系列特稿,帶您一起沿著總書記的改革足跡回顧我國波瀾壯闊的改革歷程,領略人民領袖的改革思想與開放胸懷。

  2007年10月27日,習近平離開上海赴中央任職。回顧在上海的工作經歷,他深情地説:“我與上海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濟,對上海産生了難以割捨的感情。”

  習近平任上海市委書記雖然只有短短7個月,但他下基層、做調研,抓黨建、謀創新,為上海發展明確目標、指引方向,贏得了當地幹部群眾的廣泛認同,也為全國改革開放大局作出重要貢獻。

  2017年10月31日上午,習近平等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來源:新華網

  其作始也簡 其將畢也必巨

  2007年秋日的一天,即將調離上海的習近平特意來到市委各部門告別。離開市委組織部,他走到大門口,一隻腳已經踩上了汽車踏板,卻又回轉身,對組織部的幹部們説:“上海的黨建要成為中央的一個點。”

  在習近平心中,黨建工作始終具有特殊重要性。在上海工作7個多月,他先後三次前往瞻仰一大會址。

  2007年4月17日,上海大雨。習近平冒雨前往靜安區,專門考察國企和基層黨建情況。

  借此次靜安調研,習近平提出一個命題,就是隨著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上海作為一座特大型城市,如何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黨建工作規律,具有上海特大型城市特點的基層黨建新路子。

  這次調研後一個多月,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開幕。會議召開前夕,習近平對黨代會報告初稿框架作了調整,明確要求起草黨代會報告、謀劃上海未來發展,必須著眼“四個放在”: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的總體部署中思考和謀劃。

  黨代會後,習近平又主持起草了新一屆市委常委會議事決策規則和加強自身建設意見,之後又帶頭起草了新一屆市委工作規則。時任上海市委辦公廳秘書處處長的周蔚中説,一般來講,市委換屆後,都要制訂常委會議事決策規則和市委工作規則,但當時習書記特別提出要制訂加強自身建設意見,這在以往並不多見。

  地方調研,習近平亦十分重視黨建工作。在盧灣區,他提出要抓好基層黨建,重點是社區黨建和“兩新”組織黨建,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在長寧區,他提出要進一步提高社區黨建工作的整體水準……

  按照習近平的要求,2007年9月底,上海基本完成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的組織覆蓋任務,組織覆蓋率98.5%。2007年,上海基層黨建全覆蓋工作佈局基本完成,達到90%以上的覆蓋率。

  10年後,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週,習近平專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習近平指出,“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裡誕生,從這裡出征,從這裡走向全國執政。這裡是我們黨的根脈。”

  笑傲藍天 展翅飛翔

  從張江高科的上海光源,到寶山大場的ARJ21,2007年,一批國家級科技創新項目在上海緊張建設。習近平對這些項目高度關注,要求上海聚焦國家戰略,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擔起應有的重任。

  2007年,國産新支線飛機ARJ21進入總裝最關鍵階段。彼時報紙上形容中國製造民用飛機,用了“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悲壯説法。

  為了確保2008年ARJ21順利首飛,2007年9月20日,中航工業組織了ARJ21總裝“百日會戰”誓師大會。

  上飛廠黨委成立了由黨員組成的突擊隊,時任上海飛機製造廠副廠長的陳明德擔任隊長。誓師會上,陳明德舉起寫著“突擊隊”字樣的大旗,高喊“奮勇拼搏、決戰決勝”的口號,帶隊繞主席臺跑了一圈。

  誓師結束,陳明德接到通知,説習書記特地請黨員突擊隊隊長一同合影。陳明德被安排在習近平右手邊,他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情形:“我有些緊張,沒注意鏡頭,結果照片裏,我正做著手勢與習書記説話,而他則微笑著認真傾聽。”

  習近平在這次誓師大會上説:“新支線飛機項目承載著黨和人民的重托,承載著中國民機産業發展的歷史使命。”這番話讓新支線飛機項目團隊倍感振奮。

  此後,中國的民機事業從“屢戰屢敗”的挫折中走了出來。

  2013年,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特別強調,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更加自覺地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加大創新驅動力度上來,不斷為創新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第二年5月,習近平又專程來到中國商飛公司考察,特別了解了C919研製情況。他再次鼓勵大家:“中國大飛機事業萬里長征走了又一步,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飛機!”。

  2017年5月5日,C919首飛成功。習近平提出“笑傲藍天、展翅飛翔”的期望,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上海港洋山港區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

  2007年3月31日,擔任上海市委書記僅一週的習近平來到浦東新區——這裡,是他開啟全市19個區縣調研的第一站。

  那是一個春天的下午,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習近平首先來到浦東新區展覽館。他仔細觀看一張張珍貴的老圖片,了解浦東開發開放的歷史進程。

  當天在展覽館給習近平當“講解員”的,是時任浦東新區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宣傳部部長的陳高宏。“浦東開發開放的歷程,習書記非常感興趣。”10年後回憶起當日的情景,陳高宏記憶猶新。

  這次調研,習近平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深刻認識開發開放浦東這項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

  包括陳高宏在內,不少浦東新區的幹部都是一路見證浦東開發開放,並參與其中建設的“新上海人”。他們對於習近平提出的“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16字上海城市精神,有著深切感受。

  2007年8月18日,習近平在浦東陸家嘴聽取上海中心設計方案的彙報。(資料照片)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習近平不僅對浦東開發開放寄予厚望,還要求浦東的工作要更多地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出發。因為浦東開發開放的戰略指向,不僅是建設一座新城,更是要為全國探索一條新路。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習近平多次引用這句話勉勵大家。他説,上海能成其大,就是靠內聯外拓,才成為現在的國際化大都市,今後還要這麼走下去。

  截至2018年6月,上海自貿區掛牌後新設外商投資企業8696個,吸引合同外資1102.4億美元,擴大開放措施累計落地項目超過2600個。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張江科學城上海光源、浦東機場、中國商飛基地、黃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如今的上海處處彰顯著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上海有責任繼續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擔起這份責任,上海需要有進取的精神、寬廣的胸襟、開闊的視野,“為全國改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