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走進丹寨小院 體驗非遺文化

2018-12-16 00:05:10|來源:人民日報|編輯:靳松

  小學生學習製作花草紙。黃曉海攝

  遊客體驗花草紙製作技藝。黃曉海攝

  造紙小院內晾曬的花草琥珀紙。本報記者 程煥攝

  蠟染小院體驗區。本報記者 程煥攝

  遊客學習蠟染繪畫。黃曉海攝

  位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丹寨縣,聚居著苗族、水族、侗族等20余個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繁衍生息和交流融合過程中,各民族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丹寨也是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富集地,這裡匯集了23個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非遺”文化資源相對抽象,怎樣才能使人摸得到、帶得走呢?出縣城老城區1.5公里,在清波盪漾的東湖湖畔,一座主打丹寨歷史文化的旅遊小鎮想出了妙招——將丹寨最具典型性的“編、制、染”傳統工藝,分別搬進三座精緻的小院落,讓遊客在小院漫步,觀賞、體驗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編個鳥籠帶回家

  自古以來,丹寨苗族人民對鳥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在一個叫卡拉村的苗寨裏,捕鳥、養鳥、鬥鳥的習俗源遠流長。久而久之,大家對鳥籠的興趣也日益濃厚,家家戶戶練就了一手編制精美鳥籠的絕活。這裡的鳥籠製作技藝還被列入了貴州省“非遺”項目。

  走進丹寨小鎮,首先便來到鳥籠小院。院門前的燈桿上和矮墻上,一個個如燈籠般的鳥籠隨風搖曳,搶眼卻與環境渾然一體。走進廳堂,如同進入一片鳥籠森林,天花板、四週墻壁挂滿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籠子,大者能達1米高,小者能把玩于手掌之間,圓柱狀、球狀、半球狀,讓人眼花繚亂。

  “這些都是我們當地老百姓以楠竹、金竹為原料,手工精心編制而成,再刷上一層桐油,既能保持色澤光亮還能防蟲避潮。”小院店員楊正敏介紹,如今鳥籠已演變為一種工藝品,不僅漂亮,還有一股別具匠心的文化氣息。

  遊客可以現學現用,編一個簡版鳥籠帶回家。店家早已做好了備料、打孔等工作,但要將一根根彈性十足的竹籤精準地拼裝起來並非易事,力道不夠籠絲難以固定,用力過猛又常常發生斷裂。只有沉下心來才能有所收穫。

  花草融在紙張上

  從鳥籠小院出門繼續前行數百米,一處頗具古韻的庭院讓人眼前一亮。小石板壘砌而成的矮墻,院子門拱上的茅草蓋頂,增添了幾分鄉情野趣。

  院內角落裏,一位中年男人正在反復舀動方形木桶內的白色漿液,只見他從水中撈出一塊竹簾,瀝幹水後將濃漿平鋪到身旁的木板上,層層疊加,如同一塊塊白嫩的豆腐……上千年的石橋古法造紙技藝,從石橋村的山洞來到了丹寨小鎮的庭院裏。

  想親手體驗一把古法造紙的樂趣,那就徑直到後院的小作坊。小院提供了配製好的紙漿,遊客在半小時內就能收穫成果。

  石橋古法造紙製品有白皮紙和彩色紙兩種類型,其中彩色紙可分六大系列,在小院最受追捧的當數花草琥珀紙。先將紙漿鋪入一個方形木框內,然後取新鮮花草隨意搭配,在紙漿上組合成自己喜歡的圖案,再在上面覆蓋一層紙漿,一幅精美的花草畫卷便躍然而出。最後把作品框搬到後院進行晾曬,3個小時後,花草琥珀紙就大功告成了。斗轉星移,花草的自然形態和本真色彩將與紙張融為一體,原本短暫的絢爛得以長久保存。

  棉布上畫出“青花瓷”

  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水準制約,丹寨老百姓曾長期處於與外界隔絕的狀態,當地苗族群眾通過栽靛植棉、紡紗織布、畫蠟挑秀、浸染剪裁,將山林裏花鳥魚蟲的形象,以誇張流暢的手法再現到服裝、床單、被面等生活用品上,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蠟染工藝。2006年,丹寨蠟染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走在丹寨小鎮的街道上,幾條高高挂起的藍白相間布簾,讓一座並不雄偉的院落顯得格外亮眼。穿過前院踏入正廳,會有一種進入青花瓷畫境的錯覺。木架上挂滿了一件件蠟染加工後的旗袍、圍巾、手提包等物件,淡藍色基調上閃現著白色的精美圖案和紋樣,典雅中散發出自然靈動的美感。這些服飾的材質選定和款式設計都是由專業設計師操刀,具體的印染加工則由當地技藝精湛的匠人完成。

  與其他兩個小院一樣,蠟染小院也設置了體驗作坊。首先需要點火將蠟熔化,再以銅刀作畫筆,蘸上蠟液在白棉布上勾畫圖案。初學者很難一步到位,可以先勾勒出圖案輪廓,然後用蠟液填充。後院的三個大木桶裏面裝滿了藍靛染料。將繪好圖的棉布放入木桶子充分浸染,棉布的作圖區域由於有蠟液包裹,不會染上藍色。最後,把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鍋中脫蠟,漂洗後晾幹水分,一幅藍白相間的蠟染作品即大功告成。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