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亮點閃閃 憂患仍在 長期向好

2019-01-23 11:05:3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可預期今年物價溫和上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18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其中,國內生産總值達90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數據表明,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繼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2018年國內外形勢複雜嚴峻,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不確定性增多,但中國經濟迎難而上,紮實前行,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回看2018年中國經濟,成績來之不易,亮點閃閃。

  經濟體量進一步增大。2018年國內生産總值邁上90萬億元新臺階,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位置。在經濟中高速增長的推動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尤其是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近三年來經濟總量連續邁過70萬億元、80萬億元和90萬億元大關,讓中國經濟持續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之錨”,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

  “穩”的局面進一步鞏固。“穩”突出體現在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從就業方面看,2018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比上年多增10萬人,連續6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完成全年目標的123.7%。其中,全年各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4.8%-5.1%之間,實現了年初提出的低於5.5%的預期目標。從物價方面看,2018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1%,處於溫和上漲區間,漲幅低於3%左右的預期目標。就業形勢保持穩定,物價處於比較合理的水準,再聯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進出口形勢來看,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保持了中高速增長。

  “進”的態勢持續發展。“進”主要體現在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和新動能發展壯大。産業結構優化,服務業發揮了“壓艙石”作用。2018年全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52.2%,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産業11.5個百分點;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9.7%,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需求結構調整,消費的基礎性作用繼續增強。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高於資本形成總額43.8個百分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去産能方面,鋼鐵、煤炭年度去産能提前完成任務,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也取得新進展。新動能加快成長,市場主體大量增加,高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1.8%、8.6%和8.8%,顯著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有看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繼續面臨下行壓力。從內部看,短期與長期問題疊加,週期性與結構性問題交織,經濟仍面臨轉型陣痛;從外部看,國際環境具有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民粹主義活動也比較多,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在減弱。

  “增強憂患意識”“妥善應對經濟領域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對清醒認識當前經濟形勢並採取有效措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了根本遵循。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要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抓住並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宏觀政策強化逆週期調節,結構性政策強化體制機制建設,社會政策強化兜底保障的功能,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把握好節奏和力度,精準研判經濟形勢,及時回應各界關切,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必須從長期大勢認識當前形勢,認清我國長期向好發展前景。更大力度的改革開放、巨大的內需市場、完備的産業體系和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和足夠的工具手段……,我國經濟韌性十足,足能夠抗禦經濟領域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並推動經濟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從而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張德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研究員)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