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一個人的“乘警組”(一線探訪)

2019-01-31 10:33:02|來源:人民網|編輯:谷士欣

  製圖:張丹峰

  楊安文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 鐵路售票全面實行了實名制,小偷慣偷和有案底的人不敢肆意妄為。

  ■ 列車車廂及車站等公共場所都裝有監控設備,對犯罪行為是很好的抑制。

  “大家注意,手機充電時人不能離開!”“這是誰的手機,人呢?”“你也太不小心了,手機也這樣亂放!” 春運正酣,1月26日夜裏,廣州開往北京的Z36次列車非常擁擠。乘警長譚淩雲撥開人叢一路巡查,他的眼睛在各個角落迅速掃描,雙手不時摸摸消防器材、車內監控攝像頭、行李架,嘴裏一直在“嘮叨”著手機。

  幹了26年鐵路警察的譚淩雲説,在過去半年約30萬公里的執勤中,他已經沒有碰到刑事案件甚至是嚴重的治安案件,惡性案件已經很多年沒有發生了,現在他最多的事情是幫著乘客找手機和找行李。倒回10年前,他怎麼也不會料到,鐵路能變得這樣安寧。

  7天4次穿越春夏秋冬

  在北上廣等中心城市,人們的上班距離最遠能達到多少?30公里?50公里?

  這些數字對譚淩雲來説不值一提,他從家裏去上班超過500公里。1月26日上午,譚淩雲整理好行裝從湖南衡陽的家中啟程,搭乘最便捷的列車前往廣州,到他的工作地點——位於廣州火車站的鐵警廣州公安處乘警支隊報到,領取警具警械及各種執法裝備,進行各項上崗前準備,下午4時30分準時上車執勤,這一上車就是7天。

  與他7天相伴的是一個行李箱,裏面裝著春夏秋冬四季制服,這7天中他的執勤路線是廣州—北京—海口—北京—廣州,約1萬公里,4次穿越春夏秋冬。

  在車上,他是乘警長,也是警員,這個乘警組就他一個人,所有的大事小情,都靠他一個人處理。“10年前不是這樣,這樣的長途執勤至少2個人,有時候3個人。” 譚淩雲説,車內乘警減少與很多因素相關,但歸根到底還是治安好轉,一個人的“乘警組”應對日常勤務已經夠了。

  高鐵開通之後,客流向高鐵轉移的趨勢明顯。今年春運,廣鐵預計發送旅客6000萬人次,高鐵發送量佔到七成。相對來説,譚淩雲執勤的普速列車乘客大幅度減少。但進入春運以後,普速列車乘客急劇增加,硬座車廂超員50%,已經達到目前所控制的超員極限,列車通道、洗手臺、兩車連接部位……到處都擠滿了旅客和他們的大件行李;跟著譚淩雲在縫隙中穿梭巡車,每一趟差不多要一個小時,沒走幾個車廂記者已經開始出汗了。

  譚淩雲説,現在的工作環境比以前好多了,過去的車廂內連行李架上都是人,沒辦法通過,車廂內發生小的治安案件,只能等前面靠站了下車繞到對應車廂去處理。如果出現緊急情況,需要立即抓捕犯罪嫌疑人,只能從旅客的肩膀爬過去。

  在譚淩雲的記憶中,最驚心動魄的一次處警是在2006年春運期間。當時他所在的乘警組正在廣州開往重慶的1076次列車上執勤,當列車開行到桐梓至遵義區間時發生了惡性案件,5個劫匪爬上列車,反鎖住一列車廂兩頭的門後持刀搶劫,逼著旅客一個一個掏錢。列車上旅客太多,等乘警組趕到事發車廂時他們已經趴到了車頂高壓電網下躲藏。譚淩雲既不能讓他們逃掉,又不能逼他們太急導致觸電身亡的事件發生,雙方就這樣僵持了4個小時。劫匪們最終熬不過,跳車逃跑,譚淩雲和同事們也立即跳車追捕,5個劫匪抓到3個。他在追捕過程中不小心踏空崴到了腳。

  “10年前,我上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身著軍裝或看起來像軍人的旅客,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立義務安全員隊伍,以維護列車內的平安,震懾不法分子。當時每趟車最少都有十幾個人,現在已經沒這個必要了。”端起他的旅行玻璃茶杯,譚淩雲悠然地喝了一大口,過去的辛苦都成了往事。

  不能有一點疏忽

  “警察同志,我的手機不見了。”

  “你剛剛不是在邊凳上充電嗎?我提醒你小心的嘛,再仔細找找?”

  “不好意思,我塞到旅行袋裏去了……”

  記者與譚淩雲一起巡查到臥鋪車廂時,遇到一個“丟”手機的旅客。譚淩雲説,現在他在車上的工作,離不開兩類案件,不是替旅客找行李,就是替旅客找手機。也有部分見財起意的盜竊行為,真正上車來盜竊財物的慣偷已經很少見了。

  記者問,為什麼這短短的幾年,列車上的治安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譚淩雲説,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全社會治安環境的好轉,列車上的治安狀況也從中受益。其次是鐵路事業的發展,鐵路售票全面實行了實名制,每個旅客身份透明,小偷慣偷和有案底的人不敢肆意妄為;列車車廂及車站等公共場所都裝有監控設備,各種安防科技的運用對犯罪行為是很好的抑制;以前有人會爬上車來偷盜,現在車輛基本都是全封閉的空調車,爬不上來了。

  “上一個班一共接了3起報案,都是丟手機和行李。” 譚淩雲説,對乘警來説,最費時費力的是乘客間互相拿錯了行李。就在上一個班,兩位旅客旅行箱相似,一位旅客下車拿錯了竟渾然不覺;另一位發現隨身行李包並不是自己的,自己包內有重要證件、銀行卡、現金等,他堅稱一定是有人將他的旅行箱掉包了。譚淩雲調出車內監控一幀幀畫面查找,費了很大的力氣認定,應該是旅客拿錯了行李。確定另一位旅客的身份,找到聯繫電話,聯繫上對方,幫著兩位旅客交換行李……整個事件處理下來,幫助譚淩雲處理案件的列車員都忍俊不禁,一個治安報案變成了一件好人好事,而譚淩雲還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一絲不茍地處理,做筆錄、寫報告、結案。

  “不認真不仔細不行,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譚淩雲給記者講起了1996年春運的一次經歷。事情發生已經20多年了,但他一直記得。那年,廣州到重慶的列車硬座車廂嚴重超員,很多農民工旅客不敢喝水,不敢起身,不敢上廁所。在這種極端擁擠、極端壓抑的情況下,列車上連續發生幾起旅客意識出現幻覺的事件,譚淩雲每次都是踏著旅客的肩膀爬過去將出現幻覺的旅客隔離出來,穩住他們的情緒,讓他們安靜下來。“現在條件好多了,這類情況已經很少碰到了。”譚淩雲説。

  憑聲音判斷行車區間

  “現在車正在湖南宜章縣白石渡車站附近,這裡鐵軌的聲音我太熟悉了。”一路上,譚淩雲向記者展示了一項“絕技”,聽鐵軌聲音判斷地名和行車區間。“車已經行駛到大瑤山隧道第九號斷層”“前面是株洲”……在鐵路上24年風風雨雨,他能辨識不同地方不同的鐵軌聲音,Z36上的列車員打趣説,“有譚乘警長在,衛星導航都省了!”

  但是所有鐵軌聲音中,譚淩雲對白石渡車站情有獨鍾。“你可能不知道,2008年春運雨雪冰凍災害期間,我和1700名旅客被困在區間小站白石渡整整29個小時。”那時候沒有高鐵,維繫廣東3000萬農民工返鄉的大動脈就是老京廣線,但由於電網的原因京廣線中斷了,廣州火車站先後滯留了超過200萬等待回家過年的旅客,還有數十萬人被堵在回家的路上……

  譚淩雲就和1700名旅客一起,被滯留在白石渡車站。

  “我的職責就是維護車上1700名旅客的安全與秩序,即使車開不動,車上也不能亂。”在非常時刻,乘警長就是秩序,就是信心。

  沒有吃的,沒有飲用水,長時間的等待,旅客情緒開始波動了,這是一個不好的兆頭,要讓乘客情緒穩定下來,最好的安撫就是一碗熱騰騰的米飯。

  譚淩雲立即帶著車上的精幹人員,踏著結冰的道路徒步數公里,在村裏老鄉家買來半扇豬肉和一些米麵蔬菜,這遠遠不夠車上1700名旅客的量,他們當即作出決定,免費供應老人小孩,同時做好其他旅客的安撫工作。此舉讓旅客情緒逐漸平復下來。

  短時間沒有吃的可以忍受,沒有水卻萬萬不能,白石渡車站沒有給水車,譚淩雲和大家一起用水桶肩挑手提,灌滿了幾噸的水箱,保證列車上水不中斷。

  “那時候沒想其他的,就想盡一切辦法確保旅客安全。” 譚淩雲説,直到20個小時之後臨時調配的內燃機牽引車抵達冰雪封凍的白石渡車站時,他才松了一口氣。

  平平安安才是真

  在和記者聊天的時候,譚淩雲一直在用手機忙碌著,他説他現在不得不做“低頭族”,旅客現在向他“報警”也不是以前那樣扯著嗓子喊乘警了,而是微信掃碼“報警”。

  在車廂的各個顯眼位置,都能看到列車報警二維碼。乘客在車廂任何位置遇到情況,掃二維碼即可向系統報警,系統再將其分配給當班乘警,乘警支隊的指令也通過微信系統下達給乘警。“很多乘客都在使用這個報警系統,但多數還是找手機、找行李。” 譚淩雲説。

  不過也有例外。就在不久前,微信報警平臺轉下來協查通知,剛剛確定有一個犯罪嫌疑人張某可能在車上,如能查證立即抓捕。譚淩雲臉色一下子嚴峻起來,他立刻整理好警械裝具,按平臺提示前往查證。但位置是空的,全車徹查也沒能找到張某蹤跡,周邊旅客説,這座位從開車起就一直空著,估計是張某買了這個座位的票但並沒有上車。虛驚一場之後,譚淩雲説,沒有發現犯罪嫌疑人。車票實名制和人臉識別技術逐步在車站使用後,乘警們直接與犯罪分子鬥爭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了,因為他們在車站外就會被識別、被攔截、被抓捕。但反過來譚淩雲又覺得很欣慰,這樣一來列車上旅客們就更加安全了,“平平安安才是真。”

  “聽鐵軌的聲音,現在是在衡陽,快到我家了。” 譚淩雲指了指窗外,窗外黑沉沉的什麼也看不清,“我可以和古人相比了,古人三過家門而不入,我一個班縱橫中國上萬公里,來來回回四過家門,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感覺了。”説完他自己都笑了起來,笑容是那樣燦爛。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31日 19 版)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