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丨    外眼看兩會    丨    帶著問題上兩會    丨    直播兩會    丨    代表委員之聲    丨    專家評兩會

兩會直通車 | 深度貧困地區女代表女委員:脫貧攻堅,撐起一片天!

2019-03-13 15:31:5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 劉天哲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就脫貧攻堅發表重要講話,對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出明確要求。

兩會直通車 | 深度貧困地區女代表女委員:脫貧攻堅,撐起一片天!

  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的審議。 新華社記者 王曄攝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女代表和女委員中更是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總書記的講話如響鼓重錘,促人警醒,一定會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老百姓的幹勁兒越來越足” 

兩會直通車 | 深度貧困地區女代表女委員:脫貧攻堅,撐起一片天!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日鄉鄉長貢覺曲珍。記者 劉亞 攝 來源:正義網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日鄉鄉長貢覺曲珍有一個美麗的夢想,讓自己所在的邊境鄉,成為人富景美的小康鄉。如今,在鄉黨委領導和支持下,她和鄉親們的夢想正一步步走向現實。

  歷經風雨,才能見彩虹。

  貢覺曲珍委員介紹,地處中印邊境線上的扎日鄉全鄉共3個行政村610口人,但居住分散。直到目前基礎設施還不是很好,這也成為扎日鄉脫貧致富的瓶頸。“20年前,從縣城到鄉里,207公里的路需要走兩天,現在修通了邊境高等級公路,也還需要6個小時。冬天大雪封山,11月份到來年5月份,需要儲備幾個月的糧食。”

  即使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他們也沒有停止脫貧攻堅的腳步。2016年底,任職鄉長一年多後,貢覺曲珍委員在了解了全鄉産業經濟情況後,決定帶領鄉親們走出一條因地制宜的致富路。她決定在海拔27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種茶,當時面對村民們的猶豫不決,她拿出自己11萬多元的積蓄,買了四五噸茶種,和當地致富帶頭人先行試驗,一起引領村民種植茶葉。

  “2018年我們鄉脫貧了,生活越來越富足,老百姓的幹勁兒也越來越足。”貢覺曲珍委員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採訪時自豪地説。“現在我們提出一村一業的産業扶貧政策,一個村子種植高原茶,全村村民每年總收入120萬元,另一個村建了一個藏白酒廠。藏白酒是個傳統行業,以前都是家庭作坊,現在建了酒廠,2016年的産值就達30萬元。另外一個村子因處在交通要道,正在發展邊境貿易,希望通過貿易發展經濟。”

  貢覺曲珍委員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現在國家提出建設邊境小康村,我們正依託政府的力量,發動廣大女性,通過傳統工藝手工編織增加收入。”

  “讓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助推當地脫貧”

  98%以上的面積是高山峽谷,25度坡度以上的耕地佔到總耕地面積的76%,生態脆弱、災害頻發是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特性”之一。就是在這麼惡劣的地理條件下,世代居住在此的獨龍族居然全族脫貧了。

兩會直通車 | 深度貧困地區女代表女委員:脫貧攻堅,撐起一片天!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茸芭莘那在少數民族界別聯組會中發言。攝影 周燦 來源:中國小康網

  “近年來,我們怒江脫貧攻堅成效很大,主要是國家支持力度越來越大。比如,獨龍族的脫貧得益於獨龍隧道的打通!”來自雲南普米族唯一的全國政協委員茸芭莘那在接受採訪時自豪地説。

  茸芭莘那委員説:“制約怒江發展的最大原因就是交通,怒江的自然條件比較惡劣,交通設施比較落後,現在還有75個村民小組不通公路。如果打通了這一瓶頸,我們的脫貧攻堅就會完全不一樣。”

  除了交通,她還關心著另一個問題。3月9日小組發言時,茸芭莘那委員建議,在脫貧攻堅中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進行有效保護,讓民族同胞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雙豐收。“這是我今年的提案,去年提案也和這個有關,我去年是和28個人口較少民族委員聯名提案,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大力度重視人口較少民族的傳統文化保護,並儘快開展典藏工作。”

  她希望政府部門能充分利用當地少數民族文化軟實力這個優勢,把各自獨有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融入美麗鄉村建設中,用文化旅遊助推當地脫貧攻堅。

  茸芭莘那委員告訴記者,脫貧攻堅也為婦女發展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當地婦女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在我們少數民族地區,越來越多的婦女從傳統觀念中走出來,從繁瑣的家庭負擔中走出來,在當地政府部門裏任職的女性越來越多,通過手工刺繡、養殖,主動創業,甚至通過電商在網上賣當地土特産的也大有人在。”

  “教育扶貧推動根本脫貧”

  雲南省福貢縣匹河怒族鄉老姆登村是全國人大代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實驗小學教務處副主任余小勤的老家。

兩會直通車 | 深度貧困地區女代表女委員:脫貧攻堅,撐起一片天!

  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 (資料圖)

  在她的記憶裏,怒族村子的房屋大都是木楞房、土坯房。如今,在國家扶持下,村裏蓋起了許多磚瓦房,修了集中統一的排污下水設施,衛生條件明顯改善。“公路鋪成了柏油路,汽車可以直接開到村裏;新農合、生態公益林補貼、良種補貼、低保兜底,群眾享受的保障和優惠政策越來越完善。現在,老家的面貌煥然一新,在2014年還入選了‘中國最美村鎮’。”

  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余小勤代表更關注教育扶貧。她結合自己的情況向記者介紹:“我讀書時,讀完高中的同齡人都沒有幾個。現在,隨著國家對基層教育的扶持,特別是在怒江州實施14年免費教育,教育普及率,教育品質穩步提升,老百姓看在眼裏,樂在心裏。”

  她自己家也是受益多多:2014年,表妹桑舒平成為怒族的第一位博士。説到這裡,她臉上充滿了自豪喜悅之情。她説,自己所在的怒江州實驗小學現在有38個教學班,在校生1792人,在職在編教職工101人。

  隨著軟硬體條件的改善,學校在正常開設的各種課程外,還可以經常組織開展各種校園活動、民族文藝興趣班等,2017年還被授予“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余小勤代表説,聚焦難點,圍繞交通扶貧、教育扶貧,興邊富民、維護邊疆穩定等幾個方面,自己帶來了幾份建議:“進一步助推怒江的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新成果。”

  來源/中國婦女報

  統稿/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耿興敏

  采寫/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姜軍旗 袁夢佳 耿興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