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牽掛 殷殷的囑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重慶回訪記

2019-04-19 18:19:56|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玉國

  新華社重慶4月18日電 題:深深的牽掛 殷殷的囑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重慶回訪記

  新華社記者張桂林、陳國洲

  4月的巴渝大地,草木蔥蘢,生機勃發。15日至17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重慶考察。一下飛機,他就轉乘火車、汽車前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深入學校、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實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足跡,新華社記者進行了回訪。

  “不愁吃、不愁穿,脫貧忘不了總書記”

地處武陵山區的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4月1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地處武陵山區的石柱縣中益鄉,山高溝深、土地貧瘠,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

  群山環繞的中益鄉小學,15日下午迎來了習近平總書記。“當時高年級的同學們正在操場上開展課外文體活動,跳著擺手舞。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微笑著走了過來,老師和孩子們一下圍攏過去,紛紛喊總書記好、習爺爺好。”中益鄉小學校長譚順祥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難掩激動。

中益鄉小學學生走進校園(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中益鄉小學學生在課間操時間練習當地土家族傳統舞蹈——擺手舞(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總書記對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情況非常關心,詢問了學校寄宿情況,還專門走進食堂,察看食譜、操作間和儲藏間,了解貧困學生餐費補貼和食品安全衛生情況。”譚順祥告訴記者,中益鄉小學165名學生中有78名貧困生、56個留守兒童,在扶貧配套資金支持下,學校去年啟動改擴建工程,能容納80名學生寄宿的宿舍樓預計6月份就能交房,多功能教室也在抓緊建設,投用後,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條件會大為改善。

在中益鄉小學課間休息時間,教師帶著學生們做遊戲(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中益鄉小學學生在課間操時間練習當地土家族傳統舞蹈——擺手舞(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中益鄉小學的學生在上課(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中益鄉小學食堂工作人員陳益淑為學生們準備午餐(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華溪村村民譚登周老兩口原本2016年脫貧,62歲的譚登周2018年意外摔成重傷,經過緊急救治才逐漸恢復,但喪失勞動能力,一家人返貧。“怎麼也沒想到總書記會走這麼遠來看我。”譚登周説,習近平總書記進屋後,穀倉、灶臺、床舖一樣樣看,對吃穿、看病、收入問得很細。

這是華溪村村民譚登周家(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聽説我去年受傷住院費用報銷90%,村裏又幫助兜了底,總書記很高興。”譚登周告訴記者,“現在低保補助、養老金、土地流轉收入加在一起,生活不成問題。等身體硬朗點兒,我想養幾群蜜蜂,種上兩畝中藥材。”

華溪村村民譚登周老兩口和上門巡診的中益鄉衛生院醫護人員告別(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86歲的馬培清和大兒子陳福明兩人2015年脫貧。為防返貧,在村裏幫扶下,他們家的土地入股合作社按年分紅,陳福明還養起肉牛,當上村裏的保潔員,2018年家庭純收入達到2.3萬元。

  “總書記專門來看我們,他太親切了,拉著我的手看堂屋、看穀倉、看廚房,問我現在生活怎麼樣。我説光是穀子就夠吃三年,真正不愁吃、不愁穿了。”

  春日暖陽下,面對青山、背靠小樓,馬培清坐在院壩裏滿臉笑意:“這幾年我們的日子一年一個樣。大家都説,脫貧忘不了習近平總書記。”

  “産業選準了,才能走對路、走長遠”

  16日,記者來到中益鄉華溪村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看到山坡峽谷的旱地裏,成片的藥用木瓜苗已經長出1米多高,地裏的中藥材黃精也吐出了嫩葉。

  在馬培清家的院壩裏,村支書王祥生正與幾名貧困戶合計著下一步的産業發展計劃。“總書記對産業扶貧很重視,這讓我們更堅定了發展産業促脫貧的信心。”王祥生説。

中益鄉農民汪從興展示種植的中藥材黃精(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一路上向習近平總書記做過彙報的中益鄉黨委書記譚雪峰告訴記者,中益鄉海拔高差大,土地分佈零碎,是典型的“雞爪地”,過去種玉米、稻穀,勉強收些口糧,農戶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

  “總書記説,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麼樣。我理解,只有産業選準了,脫貧才能走對路、走長遠。”譚雪峰説。

  近兩年,華溪村利用高山氣候優勢,發展中藥材等經濟林和蜂蜜産業,並組建合作社,把貧困戶全部吸納進來,帶動增收。

  王祥生告訴記者,目前全村脆桃、脆李、藥用木瓜等經濟林達到1080畝,地裏還套種了黃精、赤芍等,山間搞養蜂。2018年,村集體特色産業收入達到20萬元,帶動農戶戶均增收2500元。

  馬培清的小兒子陳朋2017年開始種植黃精,通過土地入股分紅、管護藥材基地等實現了穩定脫貧。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他對未來充滿希望。“好日子才開頭,等到果樹、藥材都起來了,到時村裏四季有花,我再辦個農家樂,還指望著致富奔小康呢!”陳朋説。

華溪村村民馬培清的兒媳譚明蘭在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勞作(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石柱縣澤泰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負責人何澤奉向習近平總書記報告了産業扶貧的利益聯結機制。“現在,企業佔股44%、農戶以土地和勞動力入股佔股50%、村集體佔股6%,各方能共贏,農戶收入有了長遠保障。”何澤奉説,下一步,參與扶貧的企業將更好發揮帶動作用,讓産業更高效,助農戶快增收。

   “黨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

  山間院壩裏,擺上一個方桌,加上幾條長凳,這就是會場。

華溪村村民馬培清接受記者採訪(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馬培清家的院壩裏,同幹部群眾代表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他強調,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黨的政策對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黨的各項惠民政策要落實好,鄉親們要一起奮鬥,努力向前奔跑,爭取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記者在華溪村村民馬培清家採訪(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聽了總書記的話,我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王祥生説,我們要按照總書記要求,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要帶著群眾一起向前跑。

  王祥生介紹,村里正規劃把特色農業和附近的黃水景區連接起來,搞農旅融合,吃旅遊飯,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我們特別要求黨員幹部當先鋒、做示範,帶著農戶一起幹”。

  “總書記乘飛機、搭火車、坐汽車,不辭辛苦來看望貧困戶,讓我們深受鼓舞。”譚雪峰説,經過這幾年艱苦奮戰,中益鄉脫貧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仍有46戶、121人未脫貧,鄉村振興的任務還很重。接下來,一刻也不能鬆勁,全鄉黨員幹部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繼續攻堅克難,用“吃得了黃連苦,受得了辣椒辣”的精神,換來群眾生活的“蜂蜜甜”。

  “總書記説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也要努力向前跑。”當面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暖心話語的貧困戶張劍峰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張劍峰患有鼻咽癌,治療花費11萬多元,黨和政府雪中送炭補了8萬元,社會捐助2萬元,自己只花了1萬元。因病致貧後,政府將他納入低保,還提供了護林員崗位,他家的土地也入股合作社參與分紅。

  聽了總書記講的,張劍峰有了新打算:“準備養上30群蜜蜂、100隻土雞,爭取今年就脫貧。”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