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絲路新畫卷③ | 濃情似鐵 絲路如歌

2019-04-23 17:17:0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天哲

  一粒種子,有著怎樣的力量?

  唐末五代,佔城稻的種子從東南亞經海上絲綢之路來到福建沿海,在宋代得到大面積推廣,從此“蘇湖熟,天下足”。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播撒下一粒粒希望的種子。雲間鐵軌近青天,飄渺飛樓百尺連。中國鐵路人在不同國度,目送東去西行的旅人,在長長的銀線上書寫友誼的讚歌。

  中國鐵路為世界“鋪軌”

  昔日是從未見過大海的學生,如今成為走出國門的乘務員,埃塞俄比亞姑娘薩莉哈的命運,因一條鐵路而改變。

  由我國承建的亞吉鐵路,穿行于埃塞俄比亞和印度洋亞丁灣西岸國家吉布提之間。2018年1月運營後,兩地行程由原來的7天縮短為10多個小時。當農田、牛羊群和一個個工業園成為沿途風景,薩莉哈感到十分自豪,一條鐵路由此成為了“國家發展象徵”。

  600多年前,中國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四抵肯尼亞,留下傳唱至今的美好故事。而今,長約480公里的蒙內鐵路,成為肯尼亞獨立百年來建設的首條鐵路,平均上座率超過95%,為肯尼亞創造了近5萬個工作崗位,受到肯尼亞政府和民眾高度認可。

  數一數“一帶一路”創造了哪些“第一”,不乏中國鐵路“走出去”的身影:作為中國高鐵方案“走出去”第一單,雅萬高鐵建成後將使雅加達至萬隆車程縮短近五分之四;中泰鐵路建成後將成為泰國首條高速鐵路;中老鐵路,首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與我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國際鐵路,將使老撾從“陸鎖國”變“陸聯國”;近百年來的第一條現代化鐵路,斯裡蘭卡選擇了中國方案……類似亞吉鐵路帶來改變的故事,也將隨著中國鐵路“走出去”的步伐在鋼軌上不斷延伸。

  截至目前,中國鐵路總公司已與有關國家鐵路公司簽署《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蒙古國、波蘭、俄羅斯鐵路關於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七國攜手合作將以提高亞歐間鐵路貨運市場份額為目標,共同推進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民生改善。對於渴望美好生活的各國人民來説,意味著希望之春已然到來。

  中國鐵路為世界鐵路貨運市場貢獻著“鋼軌力量”。

  絲路快車載來滾滾商機

  “車輪一響,黃金萬兩”。伴隨鐵路基建“走出去”的同時,一列列往返于中歐間的班列,正傳遞著穩穩的幸福。

  每天清晨,專做玻璃、水晶進口生意的徐正國都會給中歐班列運營商打電話,詢問“布拉格—義烏”中歐班列通行情況。玻璃、水晶生産大國捷克,是徐正國的主要貨源地。“我每個月都要從捷克進120個貨櫃,走鐵路能比海運省一半時間,還能直接在義烏提貨。”徐正國説。

  作為推動中國製造走出去的“新引擎”,中歐班列給我國內陸城市進出口貿易打開了一條新通道,自2011年開行以來一直保持著快速的增長勢頭。更值得關注的是,中歐班列返程班列比例穩步提升,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0%,目前回程比例升至去程的72%。初步實現了重車去重車回。這些數據讓我們看到中歐班列利用鐵路運輸的比較優勢將內陸城市推向全球貿易的舞台中心。

  對於國內百姓,中歐班列帶來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檢車員李超傑談起了眼中的變化:“從國外帶到中國市場的東西越來越多了,法國紅酒、奶酪,德國啤酒、牛肉,白俄羅斯的牛奶,俄羅斯的食用油,這些東西如今在中國的超市可以輕易買得到且物美價廉。”

  6年來,中歐班列讓人們看到“世界是平的”,而且“世界是通的”,經濟要素正在全球範圍內更廣泛平衡地流動,各國人民在相知相融中共享發展紅利。

  不久前,中國鐵路參展莫斯塔爾博覽會,中歐班列精彩亮相,受到廣泛讚譽,這是貫徹落實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合作共識的具體舉措,對於展示中國鐵路良好國際形象、助推鐵路加快走出去、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當下,中歐鐵路合作日益緊密,中歐班列快速發展,已累計開行超過1.4萬列,覆蓋中國60個城市與歐洲15個國家50座城市,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標誌性成果。

  中歐班列(重慶)首趟回程試驗班列返渝。

  標準“軟聯通”打破“玻璃門”

  “由於我國境內的鐵軌是國際標準軌,而部分國家使用的是寬軌,國際班列入境時,口岸車輛換裝效率影響著中歐班列的效率。”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機務段火車司機江彤介紹,中歐班列剛開行時,曾因站內設施設備條件不足,導致換裝效率低下。通過近年來的基礎設施優化改造,換裝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設施通、標準通,才有貿易通、民心通。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硬聯通”肩負開路先鋒的重任,標準“軟聯通”則是保障“一帶一路”持續發展,走深走實的關鍵。然而,尚未統一的運單、物權效力缺失……面對鐵路跨境運輸規則不完善帶來的種種問題,我國鐵路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規則、建立規則——與沿線國家海關簽訂一卡通協定,使用統一的鐵路聯運運單;開具第一張具有物權性質的鐵路提單,保障企業資金週轉與貨物安全;根據跨境電商特殊情況,推行電子快遞清單制度……一項項鐵路運輸便利化的創新措施,打破了沿線國家互聯互通的“玻璃門”,在跨國鐵路運輸規則中構建中國力量。

  中歐班列為沿線地區帶來了巨大商機。

  展望未來,為進一步推進鐵路技術標準對接,國家鐵路局將積極組織國際標準項目編制,爭取更多新工作項目提案立項;辦好《鐵道技術標準》國際學術刊物,並加快鐵路技術標準外文版翻譯等,不斷提高中歐班列通行效率。

  但見巨龍呼嘯過,絲霞萬匹映天紅。中國鐵路為“一帶一路”串連起了更便捷的交通,為沿線國家人民傳遞著互聯互通的幸福。這幸福是真金白銀的收入,是便捷出行的喜悅,更是切切實實的民生獲得感。

  數讀

  中歐班列這六年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産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

  目前,中國已在“一帶一路”上佈局了11個邊境鐵路口岸和7個內陸鐵路口岸,累計開行超過14000列。

  親歷者説

  提升“軟實力”才有國際話語權的“硬底氣”

  國家鐵路局鐵路運輸市場研究所所長

  崔艷萍

  這些年來,鐵路實現了一次次跨越式發展。我國鐵路“走出去”在基建、設備、技術、造價等方面很有優勢,但在規則、標準、市場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起,我主要從事國際組織的建立籌備以及國際協定的制修訂等研究工作。

  在接手中國與俄羅斯、越南等周邊國家的國境鐵路協定修訂任務時,為了編制出高品質的中方草案,我在鐵道檔案館仔細查閱了60多年來《國境鐵路協定》歷次修訂的具體內容,還調研了各大鐵路口岸,走訪參與編制或修訂《國境鐵路協定》的老專家,檢索各國鐵路發展現狀……整整3個月,我為制定出科學、規範的中方提案四處尋訪奔波,相信只有以過硬的專業素養,才能獲得國外專家的認可。功夫不負有心人,中方提案提交到俄羅斯和越南後,受到國外專家一致肯定,在對外談判中取得了主動權。

  回想過去,每當提到中國“走出去”,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高鐵技術等“硬實力”。但最近一些年,我國鐵路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等方式,在其他國家成立鐵路合資公司並派出中方技術人員,組織他國相關人員到中國培訓,使中國鐵路技術標準“走出去”的步伐越邁越快,中國鐵路在國際上的“軟實力”不斷增強。作為一名鐵路工作者,我感到十分自豪。

  下一步,我打算致力於填補鐵路國際運輸領域的研究空白,密切關注並積極參與鐵路合作組織、國際鐵路運輸政府間組織等國際政府間組織活動,繼續從制定國際規則著手,不斷提升我國鐵路“走出去”的軟實力。

  “鐵三代”共圓鐵建夢

  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市二連站貨運車間負責人

  楊雨

  二連浩特鐵路口岸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陸路口岸,也是中蒙唯一鐵路口岸。在父親的年代,沉寂了半個多世紀的二連浩特重獲新生,前赴後繼的鐵路工人把這座邊塞小鎮建成一座現代化的邊境新城。

  1986年父親退休,我參加工作,當時是二連站的客運員。那個時候二連站每天只有兩班列車,早上發一趟慢車,晚上接一趟慢車。現在一天最多的時候要接發9對列車,每天都有夜車,這些年加上了包頭和錫林浩特的車,2017年又增加了“口岸號”旅遊列車,比以前忙太多了。

  沒有火車,就沒有二連浩特,沒有火車,也就沒有現在的我。為推進口岸“大通關”建設,二連鐵路口岸先後建成了公路聯檢通道、鐵路口岸H986貨車檢查系統等重點項目,多次對線路、站場設備設施進行擴容改造。在這個站臺上,我看到了越來越頻繁的中歐班列,裝載著越來越多的集裝箱,往返于國門內外。

  如今,我和妹妹楊潔一起,帶著父親的囑託,繼續守護著這座貨運不停的北大門。而維護鐵路安全暢通的接力棒也傳到了楊家的第三代手中——我女兒在鐵路客運部門工作,大妹的兒子從事鐵路基建作業,三弟的兒子負責線路的維修保養。他們從小聽著爺爺的鐵路故事長大,現在去到了故事中出現的一個個車站。逢年過節時,他們常自豪地説起快速發展的高鐵技術增強了我國在世界的影響力。相信未來孩子們一定會挑起長輩曾肩負的責任。

  二連浩特口岸站出入境的中歐班列。

  有創新 有突破 有信心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張瑞萍

  近年來,我國鐵路大規模向外輸出技術、輸出勞務,以亞吉鐵路、蒙內鐵路等鐵路項目和中歐班列為代表的中國鐵路讓“一帶一路”倡議落地開花,實現了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聯通,助推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格局加快形成,為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建立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我國鐵路“走出去”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鐵路運輸規則不一致、鐵路運輸便利化欠缺等。為解決這些問題對跨國鐵路運輸所産生的影響,中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規則。如為解決運輸便利化中存在的問題,國內8個部委組成了國際便利運輸委員會,分別在自己所管轄範圍內,與相關國家進行溝通,協調便利化措施;通過建立海關多式聯運監管體系,逐漸消除國內通關的各種不便,並於2017年實現了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關簽署國際鐵路過境貨運班列快捷通關監管備忘錄,通過實行中歐“經認證的經營者”規則,對符合海關要求的組織機構,給予通關便利。

  在鐵路運輸規則的創新方面,嘗試使用統一的國際鐵路聯運運單、創設具有物權憑證功能的鐵路提單、推行電子貨物清單等。這些實踐對完善國際鐵路運輸規則、促進國際鐵路運輸規則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國鐵路運輸發展提供了機遇,為鐵路建設規則的創新提供了平臺。鐵路運輸率先將“一帶一路”倡議從理論設想發展到務實合作階段。相信未來,我國對跨國鐵路運輸規則一體化建設將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中國交通報實習記者 張雨涵 記者 莊妍)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