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中德教授論壇助力中德科技教育合作

2019-05-12 09:39:2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斯路

與會人員合影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德國記者 阮佳聞):當地時間10日至11日,由德國華人教授學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德教授論壇在德國中部城市哥廷根舉行。來自中德1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近80位專家和學者出席論壇,圍繞“中德科技與教育合作”的主題進行了探討與交流。

  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傅曉明及其團隊統籌了此次論壇的組織工作。他介紹説,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中德教授論壇不僅規模不斷擴大,所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傅曉明表示:“這一次人數是歷史上最多的,學科方向也是最多的,參與的院校比較多。總的來講,我們歡迎對中德文化、科技、教育各個方面有興趣的人士。所以我們的原則是,第一,在德國任教的華人教授我們都歡迎。因為華人教授們是溝通兩國科技、文化、教育的重要橋梁;第二,對對華合作有興趣的德國人我們也儘量歡迎。每屆論壇都有不一樣的特點,我個人覺得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把現在中德雙方最關心的問題納入新的議程。我相信隨著中德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交流更加深入,我們的論壇也會辦得越來越好。”

哥廷根大學論壇籌備團隊(左三為傅曉明教授)

  漢堡工業大學教授曾安平在10日晚舉行的德國華人教授學會全體會議上當選新一任會長。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德國華人教授學會從2009年成立伊始的10余人發展至今天的60余人,匯集了一批在德國高校任教的華裔教授,致力於為中德雙方提供理論指導、諮詢和建議。而今年的論壇選擇在哥廷根這座學術之城舉辦也是相當適合。曾安平稱:“哥廷根是大學城,在科學發展史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很多新的學科、新的思想都源於這座小城。而且哥廷根大學是德國華人教授最多的高校。當年我拿完博士學位時還很難想像中國人在德國大學當教授,因為真的非常少,只有兩三位。現在達到了60多位的規模説明德國越來越開放、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另外,現在德國明顯感覺到中國在數字化、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非常快,也十分認可相關的學術成果。這方面的留德學生很多,相信中國學子未來在該領域成為德國高校教授的也會越來越多。”

  德國科學院院士、慕尼黑工業大學前常務副校長孟立秋是德國華人教授學會的5位創始人之一。1998年就在德國高校取得教席的她告訴記者,連續10多年參加論壇讓自己很有感觸,而且也從來沒有想到過,最初只是本著加強聯絡的宗旨成立的學會如今能夠成為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臺、為中德科教合作提供助力。孟立秋介紹:“剛開始(學會)只是一個鬆散的聯誼性質的平臺,但發展至今,我們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即發揮橋梁、智囊的作用,就是除了提供我們各自專業領域的決策、建議之外,我們覺得自己應該發出聲音,並且讓這些聲音被聽到。相比之下,非英語國家的華裔教授總體數量要遠遠少於英美體制的。但在建設更好的教育生態環境過程中,(非英語國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們不能一邊倒地只看英美體制的那些名牌大學在做什麼,也應該關注歐洲尤其是西歐的經濟強國。那麼在一線工作的我們自然就會得到一手的資料。這些一手的信息我們很願意把它傳遞到中國去。”

孟立秋教授為論壇總結陳詞

  兩天論壇期間,與會嘉賓們的演講重點關注了兩國學術研究的合作前景以及諸多實際應用課題,還就中德科研合作的未來,季羨林與早期中德學術交流,中德社會經濟、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與醫學的發展現狀,中德計算機、大數據及人工智能領域合作,德國對外漢語教學等議題展開了對話。從國內前來參加論壇的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和職業技術教育學院院長馮曉表示:“雖然我們跟德國的同事一直有交流,但是與華人教授進行這麼直接的接觸的確是第一次,交流以後了解了我們華人教授在德國的發展。我這次到德國主要目的還是來宣傳一下我們國內的發展,希望在留德學子中引起相當一部分人的注意,看看國內的發展是不是能和留德學人的個人發展結合起來、找到新的機會。另外就是希望通過交流能夠發現下一步工作中兩邊教授可以共同研究的合作課題。”

  受邀與會的漢諾威萊布尼茨大學地圖製圖與地理信息工程學院院長莫妮卡·賽斯特同樣是第一次參加中德教授論壇。在她看來,華人學者在德國科研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以這次論壇為契機能夠為中德科學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共贏發展提供新思路。莫妮卡説:“我覺得中德教授論壇意義深遠,而且讓人受益匪淺。這些華人教授雖然就職于德國高校,但對中國相關領域的發展同樣瞭如指掌,能夠基於橫向的對比提出自己的觀點。所以我很認真地聽了他們的分享,無論是科研成果,還是教學經歷,抑或是中德合作項目,闡述的理念與想法都令我十分受啟發。”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