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家】新中國經濟建設70載的輝煌成就

2019-05-30 12:55:27|來源:光明網|編輯:聶崢

  作者:清華大學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國情研究院副教授 周紹傑

  1949年,新中國正式成立。我們終於結束了自1840年以來百餘年遭受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侵略和掠奪的屈辱歷史,贏得了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從“一盤散沙”“文盲充斥”“民不聊生”的極端落後狀態開始,開啟了由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自主發展道路。歷經70年艱苦卓絕的探索和努力,現在我們實現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滄桑巨變。這一偉大躍遷的基礎是中國的經濟發展。理解這70年的經濟發展成就,需要在不同時期中國發展所處的國際環境以及在黨的領導下發展治理模式不斷演化的框架下展開。

  1949—1978年:“站起來”

  1949年到1978年期間是新中國實現“站起來”的三十年。1949年的中國是一個經歷百年動蕩、百廢待興的極度貧困國家。僅三年,中國就完成了國民經濟恢復的艱巨任務,主要工業産品産量高於歷史最高水準,並且穩定了財經,初步顯示了中國共産黨經濟治理的卓越能力。

  1953年到1957年,中國通過學習蘇聯建立了計劃經濟體制,開啟了工業化歷程,初步建立中國工業化的雛形,推動中國進入現代經濟增長時期。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30年,中國是在極其不利的國際環境中開展經濟建設。對發展落後的焦慮以及外部安全壓力,使得這一時期國家主導的工業化戰略脫離了客觀國情以及正常的發展軌跡,導致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走了彎路。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啟的“三線建設”也是迫於外部安全壓力所採取的防禦式發展戰略,降低了中國工業化的效率。計劃經濟時期中國的實際經濟增長率遠低於潛在增長率,新中國成立後的前30年,在黨的領導下贏得了國家獨立,開闢了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探索之路,中國逐漸進入現代經濟增長時期。

  從發展成就來看,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探索和實踐,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新中國經過30年的發展建設真正實現了“站起來”,取得了如下主要成就。第一,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例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第二,初步建立了工業化體系,工業化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進入現代經濟增長時期的推進器。從經濟發展來看,1978年中國GDP規模和人均GDP規模分別為3678.7億元和385元,經濟增長速度與世界平均水準相當,遠遠好于建國前的發展時期。第三,人力資本總體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基本建立了現代教育體系,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5.5%,基本普及小學教育。各項衛生指標大幅度提升,人均預期壽命從建國初的41歲上升到66歲,實現從顯著低於世界平均水準到顯著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的躍升。人力資本水準的提升既與教育和衛生事業的顯著發展有關,也與建國後先後展開的掃盲運動和愛國衛生運動等社會動員機制有關,體現了黨在這一發展時期對於社會發展的治理能力。第四,中國抓住有利時機回歸國際社會,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逐步實現與世界主要大國關係的緩和,為中國實施對外開放創造了條件。這些成就為實施改革開放戰略奠定了制度基礎、物質基礎、人力資本基礎、國際環境基礎。

  1978—2012年:“富起來”

  1978-2012年期間是中國實現“富起來”的發展時期。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溫飽問題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緩解,但是整體上仍舊是一個貧困大國。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1981年的貧困發生率高達84%,明顯高於印度(60%)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51%)。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探索和實踐,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中心的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征程,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停止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路線,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開闢了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水準不斷提高,從封閉型經濟體逐步轉向開放型經濟體。改革和開放相得益彰、互相促進,先後經歷了從改善到脫離計劃經濟體制,以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兩個主要發展階段,並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改革開放以後的經濟發展成就使得中國從貧困大國(或低收入國家)逐步邁向中高收入國家。這一時期的發展成就,從外因講主要是外部國際環境的明顯改善,從內因上講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得黨的領導保持戰略定力,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前提下,依據中國各階段發展國情,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實踐中形成發展的接力賽機制。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審時度勢,抓住有利時機實現中美建交,積極爭取和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通過設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等舉措創造對外開放的有利格局。與此同時,積極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激發各類經濟主體的活力,積極為人民創造經濟機會,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工業化和城鎮化水準不斷提高,城鄉人民生活得到持續改善。也正是因為有這些發展基礎,使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國際局勢動蕩的條件下站穩了腳跟,沒有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也沒有走封閉僵化的老路,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

  1992年以後,黨的十四大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決策。此後,中國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建設,包括財政體制、金融體制、投融資體制、就業制度、土地制度、外貿體制、社會保障體制等。通過推進一系列改革,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建立、完善到深化的不斷升級。對外開放事業也進入新階段,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推動經濟建設的外部動力,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以及對外直接投資的大國。2012年中國的GDP規模和人均GDP規模分別是538580.0 億元和39874 元;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從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12年的36.2%和39.3%。

  2012—2050年:“強起來”

  2012年以後,中國開始從“富起來”的發展階段逐步邁向“強起來”的發展階段,開啟強國時代。之所以這樣判斷,是基於以下幾個主要標誌。從經濟發展水準來看,2012年的世界銀行發展報告按照人均GDP水準首次把中國列為中高收入國家。按照匯率計算的中國GDP規模在2010年超過日本,按照購買力平價衡量的中國GDP規模在2014年超過美國。從工業化基礎來看,中國在2011年發電量超過美國(而這個指標在1950年僅為美國的1.2%)成為世界第一,各類基礎設施的規模和現代化水準有力地支撐了中國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從工業體系來看,中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行業齊全的強大工業體系,201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製造業國,2015年中國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産品當中,大約有220多種産品的産量居世界第一。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下,新發展理念不斷在實踐中得到落實,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品質效益穩步提升,經濟逐步邁向高品質發展軌道。與世界其它國家相比,中國經濟突出地體現為體量大、韌性好、潛力足、活力強。體量大是指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空間大,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韌性強是指抵禦外部風險能力強,地區之間的迴旋餘地大。潛力足是指中國人均收入水準仍舊顯著低於發達國家,仍舊存在較大的追趕空間,經濟仍舊處於中高速增長髮展階段。活力強是指創新驅動動力足。以數字經濟為例,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正在不斷與實體經濟進行深度融合,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創造就業的重要動力。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佔GDP比重32.9%,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

  從人力資本支撐來看,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教育公平程度明顯提升,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5年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預計到2020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將達到10.8年,其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將突破4億人,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從科技創新基礎看,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已經大大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基礎研究領域,2018年《自然》增刊的統計顯示,2012年至2017年中國對自然指數的貢獻增長了75%,增幅顯著超出多個排名領先的國家,中國在自然指數中所佔的全球科研産出份額也由9%上升到16%。從技術創新來看,根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的報告,中國的全球創新指數已經從2012年位列世界第34位的“創新學習者”提升到2018年的第17位,成為“世界創新領先國”之一。

  從社會發展基礎看,中國建立和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養老保障網絡和基本醫療保障網絡。從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來看,2017年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已達到9.15億人。從醫療保障來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等三項基本醫保制度參保人數在2017年超過13億,參保率穩固在95%以上。2018年,《柳葉刀》發佈的全球醫療品質和可及性排名顯示,2016年中國排名為第48位。中國醫保制度成為提高人均預期壽命的重要制度性保障,人均預期壽命已經從2000年的71.4歲上升到2017年的76.7歲。此外,農村貧困人口比重在2018年降低到1.7%,距離全部消除貧困僅一步之遙,結束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貧困歷史。

  從參與經濟全球化來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貿易大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大國和對外直接投資大國,人民幣國際化水準和影響力不斷提升。2013年,中國貨物貿易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中國擁有世界上把中國作為最大貿易夥伴的國家數;2018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2017年,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排名世界第二。2013年後,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國際發展和全球治理的新機制,獲得世界各國的廣泛參與和響應。截至2018年末,中國銀行已經累計跟進“一帶一路”區域重點項目逾600個;至2019年4月30日,中國已經與131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87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013—2018年期間,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

  從參與全球治理來看,中國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和而不同、包容共存”的價值理念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彰顯了中國智慧,為未來國際治理體系提供基本價值追求和精神實質。在參與國際治理的實踐中,中國在全球氣候變化談判、可持續發展、減貧等國際發展領域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在G20、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發揮積極的作用。

  總體來説,中國已經具備推進強國戰略的經濟基礎、社會基礎、人力資本基礎、科技創新基礎、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國際治理基礎。“強國戰略”也成為有意識的國家發展戰略。黨的十八大明確了“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逐步形成了“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國時代,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十二個強國目標:製造強國、科技強國、品質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由此構成中國特色強國目標體系和中國特色強國大戰略,推動中國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和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共産黨歷經七十年的探索和實踐,領導中國開闢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開啟了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起來”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基本確立,這條道路包含有三個內涵。其一,中國特色,即立足中國國情、文化傳統與發展實際,獨立自主地開創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其二,社會主義,集中體現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為最廣大的人民謀福祉,滿足了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即更富裕的生活、更有保障的生活、更加公平的發展機遇。其三,現代化,其本質是人的現代化,包括物質層面的現代化,依靠科技進步,大力推進和挖掘創新發展動能,實現發展生産力;制度層面的現代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解放生産力;文化層面的現代化,既體現為以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為主體,也包含在對世界其它文明的借鑒、交流、互動、融合的過程中形成的文化創新。

  中國用實實在在的發展成就證明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